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

文档序号:37052483发布日期:2024-02-20 20:5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现代育种,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花生品种快速选育的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既可以当油料使用,也可以作为蛋白加工被食用;还可以出口创汇。随着花生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庞大的油籽加工行业对花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而,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油酸是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类似于橄榄油,油酸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越强,食用高油酸花生或高油酸花生油有助于改善血清脂蛋白谱,降低胆固醇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还能抗衰老。我国淮河流域种植的花生品种以鲁花8号、白沙1016、皖花4号等老品种为主,随着多年种植,品种种性退化,产量优势也明显下降。而现有技术中,在淮河流域培育新品种时,为了缩短培育时间,通常都需要到海南地区加代,这是由于这些地方的气候原因,基本上做不到一年两代,因而导致成本高。而不到海南加代的方式存在培育时间较慢等缺点。这就造成了这些地区适宜种植的花生品种更新慢,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2、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适宜在淮河流域培育花生新品种、无需到海南加代,以缩短育种时间,节省工作量和成本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第一年大棚温室盆栽覆膜加可移动拱棚播种父母本,并进行杂交后,获得第一代花生;其中,

4、播种时间为2月1日-15日;

5、播种方法为:先整地,土壤深翻,按50kg/亩施用复合肥,将种植盆埋入土壤中,盆口与地面齐平,在大棚温室内的地上架设可移动拱棚,测土壤温度达到15℃、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5%之间时在盆内单粒播种;播种后控制苗期土壤日均温度在18℃-20℃之间,以及控制花期土壤日均温度在20℃-25℃之间,保持土壤湿度在50%-70%之间;

6、杂交时间为4月5日-4月15日,在进行杂交期间,去雄后保持土壤水分为70%;在5月初,将盆栽移出大棚温室外;

7、(2)第一年在大田播种第一代种子,收获第二代种子;其中,

8、将(1)中收获的种子,晒干或晾干至水分为10%,在6月10-20日,在淮河流域地区进行大田种植,收获第二代种子;

9、(3)第二年大棚温室覆膜加可移动拱棚播种第二代种子,收获第三代种子;其中包括:将(2)中收获的种子于第二年的2月1-15日进行大棚温室播种,温室内架设可移动拱棚覆膜播种,6月初收获第三代种子;

10、(4)第二年大田播种第三代种子,收获第四代种子;其中,包括:

11、将(3)中收获的种子晾干至水分为8%-15%后,选择在6月10-20日,在淮河流域进行大田播种,收获第四代种子;

12、(5)第三年大田播种第四代种子,收获新品种,其中,包括:选择在4月20日-6月20日在大田播种。

13、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复合肥为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为15∶15∶15;架设的可移动拱棚的高度为40厘米-50厘米;所述步骤(1)还包括:

14、当室外温度高于25℃时,或者当光照强度高于6万lx时,将种植盆移至室外且有光照的地方;当室外日均温度持续保持在25℃以上或持续有光照时,将种植花生的盆栽埋入室外大田土壤中,盆口与地面齐平。

1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当出现杂交果针时,需压针入土,开花后期和下针饱果期喷施叶面肥1-2次,所述叶面肥为:1%尿素溶液或2%~3%过磷酸钙浸出液或2%硫酸钾60kg/亩。

1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大田播种之前需要先进行田间施肥、整地、起垄,按50kg/亩施用复合肥,所述复合肥为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为15∶15∶15,播种方式为单粒播种;苗前土壤水分需要保持在65%~75%;苗期需要土壤水分保持在50%~60%。

17、优选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播前按亩施50kg用量施用复合肥,所述复合肥为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为15∶15∶15;使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5%;当所述可移动拱棚内的土壤温度达到15℃-20℃,且土壤水分保持在65%~75%时,单粒播种,穴距9厘米;播种前按15kg花生种子使用30ml的浓度为60%蚍虫林、60ml的浓度为62.5%精甲霜灵·咯菌腈勾兑水300ml进行拌种,播种后覆地膜;出苗前,保持土壤温度15℃以上,土壤水分60%~70%,所述可移动拱棚内温度20℃-25℃;出苗后,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左右;开花后,控制所述可移动拱棚内温度在30℃-35℃,土壤温度在20℃-25℃,并使土壤湿度控制在60%~70%。

18、优选地,所述步骤(4)还包括:大田播种前需要施肥、整地、起垄,播种方式为单粒播种;苗期保持土壤水分为50%,开花下针期保持土壤水分为60%-70%,饱果期保持土壤水分为50%-60%,10月初收种。

19、优选地,所述步骤(5)还包括:采用一垄双行播种,在播种前需要整地、起垄、覆膜,垄宽设置为80cm,一垄双行,株距9cm。

20、优选地,所述步骤(5)还包括:采用宽畦播种,在播种前需要整地、畦宽设置为1.5m,行距30cm,株距9cm。

2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南繁的情况下就能一年两代培育,由此降低了新品种培育的成本。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完成培育一个花生新品种的时间总计为两年半,相较于传统的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新品种的方法,大大节省了培育时间,加速了新品种的培育。



技术特征:

1.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复合肥为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为15:15:15;架设的可移动拱棚的高度为40厘米-50厘米;所述步骤(1)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当出现杂交果针时,需压针入土,开花后期和下针饱果期喷施叶面肥1-2次,所述叶面肥为:1%尿素溶液或2%~3%过磷酸钙浸出液或2%硫酸钾60kg/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大田播种之前需要先进行田间施肥、整地、起垄,按50kg/亩施用复合肥,所述复合肥为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为15:15:15,播种方式为单粒播种;苗前土壤水分需要保持在65%~75%;苗期需要土壤水分保持在5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播前按亩施50kg用量施用复合肥,所述复合肥为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为15:15:15;使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5%;当所述可移动拱棚内的土壤温度达到15℃-20℃,且土壤水分保持在65%~75%时,单粒播种,穴距9厘米;播种前按15kg花生种子使用30ml的浓度为60%蚍虫林、60ml的浓度为62.5%精甲霜灵·咯菌腈勾兑水300ml进行拌种,播种后覆地膜;出苗前,保持土壤温度15℃以上,土壤水分60%~70%,所述可移动拱棚内温度20℃-25℃;出苗后,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左右;开花后,控制所述可移动拱棚内温度在30℃-35℃,土壤温度在20℃-25℃,并使土壤湿度控制在6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大田播种前需要施肥、整地、起垄,播种方式为单粒播种;苗期保持土壤水分为50%,开花下针期保持土壤水分为60%-70%,饱果期保持土壤水分为50%-60%,10月初收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还包括:采用一垄双行播种,在播种前需要整地、起垄、覆膜,垄宽设置为80cm,株距9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还包括:采用宽畦播种,在播种前需要整地、畦宽设置为1.5m,行距30cm,株距9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淮河流域选育花生品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年大棚温室盆栽覆膜加可移动拱棚播种父母本,并进行杂交后,获得第一代花生;(2)第一年在大田播种第一代种子,收获第二代种子;(3)第二年大棚温室覆膜加可移动拱棚播种第二代种子,收获第三代种子;(4)第二年大田播种第三代种子,收获第四代种子;(5)第三年大田播种第四代种子,收获新品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南繁的情况下就能一年两代培育,降低了选育成本。进一步地,相较于传统的选育花生新品种的方法,大大节省了培育时间,加速了新品种的培育。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峰,倪皖莉,王嵩,姜涛,储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