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培苗接种装置及接种方法

文档序号:37017075发布日期:2024-02-09 13: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回转部、两端切苗工位、中段分苗工位和取苗移栽接种工位均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设有多个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品物料框,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取苗移栽接种工位一端的斜下方,用于放置完成接种组培苗后的组培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凸轮分割器,所述凸轮分割器顶部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放苗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苗工位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回转部上的放苗工装,所述放苗工装顶部设有梯形口,所述梯形口底部开设有刀片避让槽,所述刀片避让槽处用于放置组培苗;所述放苗工装上开设有平行布置的夹苗板避让槽和移栽夹爪避让槽,所述夹苗板避让槽和移栽夹爪避让槽均与所述刀片避让槽垂直布置;所述放苗工装两侧对称设有夹苗板,所述夹苗板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连接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收缩时,能够经第一连板和第一弹簧带动所述夹苗板插入所述夹苗板避让槽内实现组培苗的对中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切苗工位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通过锁紧气缸安装板连接有锁紧气缸,所述锁紧气缸的气缸杆末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上安装有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整体为梯形,其能够与所述放苗工装的梯形口配合,所述第一压块上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夹苗板避让槽的竖直投影重合;所述第一压块前后两端对称设有剪刀气缸,所述剪刀气缸的气缸杆底部连接有剪刀,所述剪刀气缸能够驱动剪刀闭合,完成组培苗根部与茎杆端部的剪切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切苗工位还包括废料收集机构;所述废料收集机构包括废料收料框和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导轮板,所述导轮板上活动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安装于废料收料框底部,其能够带动所述废料收料框移动至位于两端切苗工位处的所述放苗工位下方;所述废料收料框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分苗工位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一侧设有切苗气缸,所述切苗气缸底部的气缸杆上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轴,所述推板下方设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开设有多个导向衬套,所述导轴穿设于所述导向衬套内,且所述导轴底部的限位部尺寸大于所述导向衬套的内径尺寸,所述推板底部固定设有刀片,所述刀片穿设于所述第二压块开设的条形孔内;所述导轴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推板和第二压块之间;所述第二压块整体成梯形,能够与放苗工装的梯形口配合,所述第二压块上开设有第二压块夹苗板避让槽和第二压块刀片避让槽,所述第二压块夹苗板避让槽与所述夹苗板避让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压块刀片避让槽与所述刀片避让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压块上开设有导向衬套安装孔,所述导向衬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导向衬套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苗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苗移栽接种工位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取苗移栽接种机架,所述取苗移栽接种机架顶部设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内侧设有夹持机构,且所述横移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夹持机构横移;所述取苗移栽接种机架内侧设有接种工位,所述接种工位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瓶架,所述瓶架上放置有组培瓶;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竖直安装于所述横移机构上的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有夹爪气缸安装板,所述夹爪气缸安装板一端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夹爪气缸安装板上安装有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底部设有夹爪,所述夹爪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夹爪张开或闭合,所述夹爪内侧安装有夹爪垫。

10.一种组培苗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培苗接种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回转部;放苗工位,其设置于回转部上,且回转部能够带动放苗工位绕所述回转部的竖直轴线转动,放苗工位用于放置组培苗;两端切苗工位,其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回转部外侧,能够修剪组培苗端部和根部的茎叶;中段分苗工位,其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回转部外侧,能够沿组培苗茎向切割,将组培苗一分为二;取苗移栽接种工位,其安装于机架上,且位于回转部外侧,能够通过夹爪夹持放苗工位上切割后的组培苗,并将其移栽入组培瓶内,完成接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组培苗接种方法,通过机器替代人工切苗接种,减低人工作业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郑航,俞国红,薛向磊,叶云翔,陈兵,任宁,沈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