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9172发布日期:2023-06-03 14:5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马铃薯播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1、马铃薯既可作为蔬菜,也可作为粮食,粮菜兼用,是世界上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目前,为了提高马铃薯的播种效率,采用了机械播种的方式代替传统的人工播种,这些用于马铃薯播种的机械主要包括了舀勺式、转盘式、针刺式、指夹式等几种形式,其中舀勺式的形式应用最为广泛,该形式的播种机械原理是采用在链条上均匀安装取种勺,通过取种勺将种箱中的马铃薯种子不断取出,取种勺在链条的带动下垂直向上移动,当取种勺到达最高点时,马铃薯种子被抛出,抛到前一个取种勺的背面,进而进入到落种管内,最后落到土地上掩土后完成播种。

2、上述舀勺式结构的播种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地垄上存在马铃薯秧杆、杂草、薄膜等杂物,往往会影响到地垄开沟、播种和掩土,进而影响到马铃薯的播种效果;其次,马铃薯播种时一般都需要进行施肥,常将肥料和种子混施,这种施肥方式中,肥料往往会造成种子的损伤,进而造成马铃薯的减产;另外,施肥时往往只会施用化肥,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马铃薯中养分的不平衡,且存在施肥不均匀的问题,施肥效果不好。因此,研制开发一种能清理杂物,肥料不易损伤种子,施肥效果好的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清理杂物,肥料不易损伤种子,施肥效果好的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机架和舀勺式播种机构,机架上沿其前端到后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牵引件、第一储肥箱、储种箱、第二储肥箱和行走轮,舀勺式播种机构的数量为2个,并排布置的储种箱内,每个舀勺式播种机构前方的机架上均设置有一个播种开沟器,在两个播种开沟器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除杂机构,除杂机构包括转轮和均布在转轮上的除杂杆,转轮轮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舀勺式播种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以及转轮轮轴的端部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轮的轮轴传动连接,每个舀勺式播种机构后方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掩土机构和第二施肥管,第二施肥管的上端与第二储肥箱连通,除杂杆前方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施肥管和施肥开沟器,第一施肥管的上端与第一储肥箱连通。

3、进一步的,第一储肥箱为有机肥储肥箱,第二储肥箱为化肥储肥箱。

4、进一步的,舀勺式播种机构包括舀勺组件和落种管,舀勺组件包括上链轮和下链轮,上链轮和下链轮分别安装在储种箱的上方和下方,上链轮和下链轮之间设置有排种链,排种链上均布有若干提种勺,排种链向下输料的一侧位于落种管内,在两个舀勺组件的下链轮之间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与行走轮的轮轴传动连接。

5、进一步的,播种开沟器和施肥开沟器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套筒和活动插装在套筒内的竖杆,套筒和竖杆之间通过调节螺栓连接,竖杆的下端设置有开沟铧。

6、进一步的,第一储肥箱、储种箱和第二储肥箱的顶部均铰接有顶盖。

7、进一步的,第一施肥管和第二施肥管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8、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第一中间轮、第二中间轮和从动轮,驱动轮安装在行走轮的轮轴上,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安装在舀勺式播种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上,从动轮安装在转轮轮轴上,驱动轮与第一中间轮之间、第二中间轮与从动轮之间均通过链条连接。

9、进一步的,第一储肥箱和第二储肥箱内的下部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搅拌轴的一端伸出箱体后与行走轮的轮轴传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整个装置运至播种地块,在储种箱内装入分选好的马铃薯种子,同时分别在第一储肥箱和第二储肥箱内装入需要的肥料,利用牵引件将整个装置连接在牵引机械上,牵引机械启动后拉着整个播种施肥装置向前移动,这时,行走轮与泥土之间由于摩擦而处于转动状态,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舀勺式播种机构运行,同时带动转轮和除杂杆转动,在整个装置前行时,施肥开沟器进行开沟,第一种肥料从第一储肥箱落入地沟,随后播种开沟器进行开沟,开沟的同时翻起泥土,这些泥土对施肥开沟器开出的地沟进行掩土,而舀勺式播种机构则逐一将储种箱内的马铃薯种子送入地沟,这时,除杂杆处于转动状态,对地面上的马铃薯秧杆、杂草、薄膜等杂物进行清理,然后由掩土机构对播种后的地沟进行掩土,最后,第二种肥料从第二储肥箱落下,即可完成马铃薯的播种和施肥工作。在上述过程中,由除杂机构对地面上的马铃薯秧杆、杂草、薄膜等杂物进行清理,保证马铃薯能够顺畅的进行播种;其次,第一种肥料施在两列马铃薯之间,第二种肥料施在土上,都不直接与马铃薯种子接触,确保马铃薯种子不会被肥料损伤;最后,本实用新型中同时施肥的种类有两种,相对于只使用一种肥料来说,能够更加丰富和均衡土壤和马铃薯中的养分,提高施肥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清理杂物,肥料不易损伤种子,施肥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包括机架(1)和舀勺式播种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沿其前端到后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牵引件(3)、第一储肥箱(4)、储种箱(5)、第二储肥箱(6)和行走轮(7),所述舀勺式播种机构(2)的数量为2个,并排布置的储种箱(5)内,每个舀勺式播种机构(2)前方的机架(1)上均设置有一个播种开沟器(8),在两个播种开沟器(8)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除杂机构,除杂机构包括转轮(9)和均布在转轮(9)上的除杂杆(10),所述转轮(9)轮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舀勺式播种机构(2)的动力输入轴以及转轮(9)轮轴的端部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轮(7)的轮轴传动连接,每个舀勺式播种机构(2)后方的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掩土机构(11)和第二施肥管(12),第二施肥管(12)的上端与第二储肥箱(6)连通,所述除杂杆(10)前方的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施肥管(13)和施肥开沟器(14),第一施肥管(13)的上端与第一储肥箱(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肥箱(4)为有机肥储肥箱,第二储肥箱(6)为化肥储肥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舀勺式播种机构(2)包括舀勺组件和落种管(15),所述舀勺组件包括上链轮(16)和下链轮(17),上链轮(16)和下链轮(17)分别安装在储种箱(5)的上方和下方,上链轮(16)和下链轮(17)之间设置有排种链(18),排种链(18)上均布有若干提种勺(19),所述排种链(18)向下输料的一侧位于落种管(15)内,在两个舀勺组件的下链轮(17)之间设置有连接轴(20),连接轴(20)的一端与行走轮(7)的轮轴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开沟器(8)和施肥开沟器(1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套筒(21)和活动插装在套筒(21)内的竖杆(22),所述套筒(21)和竖杆(22)之间通过调节螺栓(23)连接,竖杆(22)的下端设置有开沟铧(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肥箱(4)、储种箱(5)和第二储肥箱(6)的顶部均铰接有顶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施肥管(13)和第二施肥管(12)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轮(26)、第一中间轮(27)、第二中间轮(28)和从动轮(29),所述驱动轮(26)安装在行走轮(7)的轮轴上,第一中间轮(27)和第二中间轮(28)安装在舀勺式播种机构(2)的动力输入轴上,从动轮(29)安装在转轮(9)轮轴上,所述驱动轮(26)与第一中间轮(27)之间、第二中间轮(28)与从动轮(29)之间均通过链条(3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肥箱(4)和第二储肥箱(6)内的下部设置有搅拌轴(31),搅拌轴(31)上设置有搅拌杆(32),搅拌轴(31)的一端伸出箱体后与行走轮(7)的轮轴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自动播种施肥装置,包括机架和舀勺式播种机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牵引件、第一储肥箱、储种箱、第二储肥箱和行走轮,舀勺式播种机构的数量为2个,并排布置的储种箱内,每个舀勺式播种机构前方的机架上均设置有一个播种开沟器,在两个播种开沟器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除杂机构,舀勺式播种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以及转轮轮轴的端部通过传动机构与行走轮的轮轴传动连接,每个舀勺式播种机构后方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掩土机构和第二施肥管,除杂杆前方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施肥管和施肥开沟器。本技术能清理杂物,肥料不易损伤种子,施肥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缪应省,宁彩虹,代艳琼,陈分良,周亚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宣威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