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8057发布日期:2023-06-29 14: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态大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大棚一般只有种植或者养殖的单一功能。举例而言,传统的三角梅种植大棚只是单纯的种植三角梅,冬季气温低,由于现有三角梅品种绝大多数不耐寒,即使三角梅在大棚内也不能很好地生长。同时,种植所需的基质需从外部提供,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

2、传统的猪舍只是单纯的养猪,而猪舍内的温度较高,空气较为浑浊,而且氧气不充足,对猪的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需清理出舍外,既污染环境,又无法循环利用,浪费了资源。

3、为此,在相关技术中,采用了一种集种植与牲畜养殖共生的大棚,包括种植区、养殖区和人行道,种植区和养殖区分别设置在人行道两侧,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然而这样子的设计占地面积较大,在土地资源匮乏的条件下难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所述生态大棚内设有玻璃隔层,所述玻璃隔层将所述生态大棚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位于玻璃隔层下方的养殖区和位于所述玻璃隔层上方的种植区,且所述养殖区的至少部分位于地面下方,所述玻璃隔层上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养殖区和所述种植区,所述换气通道内还设有加快气体流通的换气扇,所述养殖区的地板和墙壁采用不锈钢板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不锈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养殖区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植物废料秆,所述种植区内设有发酵池,所述生态大棚内还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所述养殖区内吸附了牲畜排泄物的所述植物废料秆提升至所述种植区内的所述发酵池中。

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生态大棚的顶部包括至少一个弧形棚顶;所述弧形棚顶呈弧形向上突起;所述弧形棚顶周向上的最低位置处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沿所述弧形棚顶轴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生态大棚的外侧壁上还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导水槽,所述排水管的下端连通蓄水池。

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棚顶周向上的两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低于所述第二侧边;所述导水槽设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的下方设有通风网;所述生态大棚还包括用于启闭所述通风网的窗帘。

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棚顶的上方还设有遮阳帘。

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弧形棚顶的周侧还设有框架;所述框架包括沿所述弧形棚顶轴向延伸的两导向杆;所述遮阳帘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杆相互垂直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两所述导向杆;所述移动杆的下方还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一齿轮,所述齿轮啮合于一齿条,且所述齿条平行于所述导向杆。

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端部捆绑在一挂钩上,所述挂钩勾挂在一收集桶上;所述收集桶用于收集所述养殖区内吸附了牲畜排泄物的所述植物废料秆,所述卷扬机通过所述牵引绳将所述收集桶提升至所述种植区内的所述发酵池中。

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种植区还设有喷灌装置,所述喷灌装置用于向所述种植区内的植物喷洒水分。

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植物废料秆为粉碎的秸秆。

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种植区内设有多根承重钢;所述承重钢支撑在所述玻璃隔层的下方。

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玻璃隔层为钢化玻璃隔层。

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中,玻璃隔层将生态大棚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位于玻璃隔层下方的养殖区和位于玻璃隔层上方的种植区,养殖区可用于养殖牲畜,种植区可用于种植植物,养殖区和种植区上下层叠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15、再以养殖区作为猪舍,种植区种植三角梅为例进行说明:通过玻璃隔层可为提供光照。玻璃隔层上设有换气通道,用于上下两层通风换气,猪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换气通道进入种植区被三角梅吸附,三角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可以通过换气通道进入养殖区供猪呼吸,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为下层猪舍提供新鲜的空气,解决猪舍空气浑浊的问题,实现内部空气循环,可以减少养殖区通风换气的次数,有利于冬天养殖区的保温,从而有利于三角梅的生长。

16、下层养殖区还铺设有植物废料秆,植物废料秆能够吸附猪的排泄物,通过提升装置可将植物废料秆提升至种植区内的发酵池中,经发酵后可作用三角梅的养料,实现内部物料循环。

17、养殖区的至少部分位于地面下方,利用地下冬暖夏凉的特点,有利于猪的生长。猪的活动也能够提高种植区的温度,也更加有利于三角梅的生长。并且,养殖区的地板和墙壁采用不锈钢板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不锈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不锈钢板便于清理的同时,通过焊接密封能够防止污染土地且能够避免生锈。



技术特征:

1.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大棚内设有玻璃隔层,所述玻璃隔层将所述生态大棚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位于玻璃隔层下方的养殖区和位于所述玻璃隔层上方的种植区,且所述养殖区的至少部分位于地面下方,所述玻璃隔层上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所述养殖区和所述种植区,所述换气通道内还设有加快气体流通的换气扇,所述养殖区的地板和墙壁采用不锈钢板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不锈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养殖区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植物废料秆,所述种植区内设有发酵池,所述生态大棚内还设有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将所述养殖区内吸附了牲畜排泄物的所述植物废料秆提升至所述种植区内的所述发酵池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大棚的顶部包括至少一个弧形棚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周向上的两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的上方还设有遮阳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棚顶的周侧还设有框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卷扬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还设有喷灌装置,所述喷灌装置用于向所述种植区内的植物喷洒水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废料秆为粉碎的秸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内设有多根承重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隔层为钢化玻璃隔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大棚,生态大棚内设有玻璃隔层,玻璃隔层将生态大棚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位于玻璃隔层下方的养殖区和位于玻璃隔层上方的种植区,且养殖区的至少部分位于地面下方,玻璃隔层上设有换气通道,换气通道连通养殖区和种植区,换气通道内还设有加快气体流通的换气扇,养殖区的地板和墙壁采用不锈钢板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不锈钢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养殖区的地面上还铺设有植物废料秆,种植区内设有发酵池,生态大棚内还设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用于将养殖区内吸附了牲畜排泄物的植物废料秆提升至种植区内的发酵池中。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木,李社红,周群,张万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