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5757发布日期:2023-08-03 23: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灌溉排涝,具体涉及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


背景技术:

1、灌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2、授权公开号“cn212087409u”公开了“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筒,排水筒的内腔滑动设置有圆筒,圆筒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排水孔,圆筒的内腔底部且位于排水孔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挡块,滑杆的表面滑动套接有升降块,升降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板,升降杆的顶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上方,升降杆的表面上滑动套接有升降筒,且升降筒顶端与箱体的顶板为固定连接,升降筒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板。”

3、上述专利提供的通过设置了浮块和升降杆等元件,可实现对水渠和水塘等储水设施中的积水进行自动调控,实现排涝和储水灌溉的平衡,减少人工干操作的成本;

4、但上述专利的不能防止水流中杂质过多,会出现管道堵塞导致灌溉排涝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流中杂质过多,会出现管道堵塞导致灌溉排涝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包括:

4、蓄水箱,其底部设有滑轮;

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雨水收集斗,其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顶部,其用于收集雨水;

7、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横向固定于所述蓄水箱内壁之间,其用于过滤杂质;

8、排涝机构,包括泵抽、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第一阀门,所述泵抽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侧端,所述进水管道固定设于所述泵抽侧端,所述出水管道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外侧壁,所述第一阀门固定设于所述出水管道圆周表面;

9、固体杂质排出机构,包括电机、转轴、螺旋叶片、固体杂质排污管道、第二阀门,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外侧壁,所述转轴固定设于所述电机侧端,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设于所述转轴圆周表面,所述固体杂质排污管道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外侧壁,所述第二阀门固定设于所述固体杂质排污管道圆周表面;

10、灌溉机构,包括输送管道、增压泵、灌溉喷头,所述输送管道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管道分别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两侧,所述增压泵设有两组,每组设有两个,两组所述增压泵分别固定设于两个所述输送管道圆周表面,所述灌溉喷头设有两组,每组设有两个,两组所述灌溉喷头分别固定设于两个所述增压泵侧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蓄水箱底部设有滑轮,所述滑轮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滑轮分别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四角。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水流进入蓄水箱,过滤网将水流中的砂石等固体杂质过滤,水流经过滤网的过滤落入蓄水箱内,水中的杂质留在滤网上,通过电机电连接带动转轴和螺旋叶片工作将砂石等杂质推到固体杂质排污管道进而排出,可以有效防止水流中杂质过多,将排涝管道和灌溉管道堵塞导致灌溉排涝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出现

14、2、通过泵抽可以将水流从进水管道抽进来,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出杂质,可以通过出水管道排涝,也可以通过灌溉机构灌溉,四个滑轮分别固定设于蓄水箱四角,其方便装置本体移动,蓄水箱顶部固定设有雨水收集斗,下雨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斗被收集,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15、3、通过泵抽可以将水流从进水管道抽进来,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出杂质,可以通过出水管道排涝,也可以通过灌溉机构灌溉。



技术特征:

1.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底部设有滑轮(15),所述滑轮(15)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滑轮(15)分别固定设于所述蓄水箱(1)四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属于灌溉排涝技术领域,一种节水灌溉排涝装置,其由蓄水箱、雨水收集斗、过滤机构、排涝机构、固体杂质排出机构、灌溉机构构成:蓄水箱,其底部设有滑轮;雨水收集斗,其固定设于蓄水箱顶部,其用于收集雨水;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过滤网横向固定于蓄水箱内壁之间,其用于过滤杂质;排涝机构,包括泵抽、进水管道、出水管道、第一阀门,泵抽固定设于蓄水箱侧端,进水管道固定设于泵抽侧端,出水管道固定设于蓄水箱外侧壁,第一阀门固定设于出水管道圆周表面。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能有效防止水流中杂质过多,会出现管道堵塞导致灌溉排涝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杜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南部新龙源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