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4914发布日期:2023-12-07 08:3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虾苗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1、虾苗的养殖过程中,虾苗运输是多个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虾苗的死亡损耗率才能提高生产效益。影响虾苗运输成活率的因素涉及运输水温,运输水质,水中含氧量,虾苗密集度,运输平稳度等多个因素。目前对虾的虾苗在运输过程中,基本采用袋装运输或桶装运输。袋装运输指的是使用约30l容量的薄膜袋,装入1/3~1/2的水,再放入5000~10000尾较小的虾苗,袋内充入氧气后扎紧。桶装运输指的是在30l容量的塑料桶中倒入2/3的水,再放入5000~10000尾较小的虾苗,并持续往桶中打入氧气。

2、无论是常用的袋装运输或桶装运输,都具有器具成本低、操作便利等优势,但是在运输过程中无论是袋内还是桶内的水都会随车晃荡,导致虾苗在其中反复受到水流的冲击,使部分虾苗直接致死或活力下降,机能受损。其次是袋装运输时袋内氧气与水体的交换较慢,并且氧气量固定,遇到特殊情况使得运输时间延长时会导致虾苗大量死亡,而桶装运输时,塑料桶可能会在撞击或颠簸的情况下倾倒。

3、鉴于此,设计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虾苗在运输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容错性,从而提高虾苗运输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所述外箱内侧壁顶部等距设有若干隔箱,所述隔箱将外箱上端开口分隔成若干插槽,所述插槽中可拆卸的密封固定插设有封箱,所述封箱的下端面为向上凹陷的锥面底,所述锥面底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顶部穿透封箱顶部向上延伸到封箱外,所述隔箱中竖直穿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延伸至外箱的底壁处,隔箱下端的转轴上对称套设有竖截面为矩形的转页,转轴上端延伸到隔箱上顶壁外并设有传动轮,所述相邻转轴上的传动轮驱接,所述外箱顶部还设有用于驱使传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使若干转轴同时转动到预设位置时使得相邻的转页相抵,使得若干转页形成一面隔墙用于隔断隔箱下方的外箱内部空间。

4、本装置使用时,将外箱固定安装在运输车辆上,在外箱中加水至隔箱底部,随后利用驱动机构驱使传动轮转动,传动轮相互驱动,使得所有的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页转动,转页转动到预设位置后,相邻的转页相抵连接,形成隔墙,将外箱分隔成多个容置空间,在多个容置空间中闲置出一个后,在其余的容置空间中投入虾苗,虾苗投入好后,将封箱密封固定插设了插槽中,随后从通气管中继续加水,直至水面上涨至通气管下端管口处,随后往通气管中插入外接的供氧管,为容置空间中的水和虾苗提供氧气。

5、通过设置转页和闲置的容置空间,当运输车辆内的温控系统出现故障时,或运输时间意外增加导致水质变差时,运输人员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转动转页,使得多个容置空间之间的隔墙打开,使闲置的容置空间投入使用,使部分虾苗进入原本的闲置容置空间中,从而降低单位体积内的虾苗数量,以应对温度变高问题,也适当中和水质,提高运输时的容错性。当虾苗流通后,再重新转动转页,重新形成隔墙后继续运输。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箱的内部空腔为长方体空腔,所述隔箱为长方体状,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封箱插入插槽的部分为长方体状。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封箱插入插槽部分的外侧壁上贴设有弹性软垫,所述封箱相对的两个侧壁顶部横向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插杆,所述外箱外侧壁上设有与插杆位置相应的限位块,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插杆插入的插孔,限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插孔的横孔,插杆插入插孔后在横孔相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横孔与通孔中同时穿设有插销。

8、通过在封箱的外侧壁上贴设弹性软垫,当封箱插入插槽后,弹性软垫被压缩填充在封箱与插槽之间,形成密封,防止外箱中的水溢出。通过设置插杆与限位块再配合插销,使得插杆固定在限位块中,以防止封箱下沉或脱出。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转页包括主体和设于主体两侧的弹性软边缘,所述主体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相邻的转页相抵时为两个弹性软边缘相抵。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弹性软边缘为厚度为0.5~1.5毫米的弹性矩形软薄片。

11、通过设置弹性软边缘,使得相邻的转页转动至相抵时,为两个弹性软边缘相抵,避免了将处于相抵位置的部分虾苗夹伤。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隔箱的上下壁中开设有用于转轴通过的孔,所述隔箱上下壁的孔中设有同轴心设置的密封轴承,所述转轴转动插设在密封轴承中。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动轮为传动齿轮,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接。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外箱上的若干支架,支架数量与隔箱数量相同,所述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相邻的从动齿轮啮接。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设有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封箱的顶壁上方还设有提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1、通过设置锥面底,并将容置空间中的水住满到通气管下端管口处,使得每个容置空间中的水处于灌满状态,避免运输途中因水不满导致的过度晃荡,减少虾苗在水中受到的反复冲击,提高舒适性,提高存活率。由于封箱的存在也避免了水中外箱中溢出,从通气管中伸入的打氧管打出的气泡也会在浮力和锥面底的引导下自动汇集到通气管的下端管口处,并顺着通气管向外排出,避免了空气在容置空间内汇集并向下压迫液面从而产生液面下降的情况发生,从而避免了水不满的情况发生。

19、2、通过设置转页和闲置的容置空间,当运输车辆内的温控系统出现故障时,或运输时间意外增加导致水质变差时,运输人员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转动转页,使得多个容置空间之间的隔墙打开,使闲置的容置空间投入使用,使部分虾苗进入原本的闲置容置空间中,从而降低单位体积内的虾苗数量,以应对温度变高问题,也适当中和水质,提高运输时的容错性。当虾苗流通后,再重新转动转页,重新形成隔墙后继续运输。

20、3、通过设置弹性软边缘,使得相邻的转页转动至相抵时,为两个弹性软边缘相抵,避免了将处于相抵位置的部分虾苗夹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所述外箱内侧壁顶部等距设有若干隔箱,所述隔箱将外箱上端开口分隔成若干插槽,所述插槽中可拆卸的密封固定插设有封箱,所述封箱的下端面为向上凹陷的锥面底,所述锥面底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顶部穿透封箱顶部向上延伸到封箱外,所述隔箱中竖直穿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延伸至外箱的底壁处,隔箱下端的转轴上对称套设有竖截面为矩形的转页,转轴上端延伸到隔箱上顶壁外并设有传动轮,所述相邻转轴上的传动轮驱接,所述外箱顶部还设有用于驱使传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使若干转轴同时转动到预设位置时使得相邻的转页相抵,使得若干转页形成一面隔墙用于隔断隔箱下方的外箱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的内部空腔为长方体空腔,所述隔箱为长方体状,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封箱插入插槽的部分为长方体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箱插入插槽部分的外侧壁上贴设有弹性软垫,所述封箱相对的两个侧壁顶部横向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插杆,所述外箱外侧壁上设有与插杆位置相应的限位块,限位块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插杆插入的插孔,限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插孔的横孔,插杆插入插孔后在横孔相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横孔与通孔中同时穿设有插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页包括主体和设于主体两侧的弹性软边缘,所述主体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相邻的转页相抵时为两个弹性软边缘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边缘为厚度为0.5~1.5毫米的弹性矩形软薄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箱的上下壁中开设有用于转轴通过的孔,所述隔箱上下壁的孔中设有同轴心设置的密封轴承,所述转轴转动插设在密封轴承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传动齿轮,相邻的两个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外箱上的若干支架,支架数量与隔箱数量相同,所述支架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相邻的从动齿轮啮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控制器,所述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箱的顶壁上方还设有提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虾苗运输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外箱内壁顶部设有若干隔箱,隔箱将外箱上端开口分隔成若干插槽,插槽中可拆卸的密封固定插设有封箱,封箱的下端面为向上凹陷的锥面底,锥面底的顶部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顶部穿透封箱顶部向上延伸到封箱外,隔箱中竖直穿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转轴,转轴下端延伸至外箱的底壁处,隔箱下端的转轴上对称套设有转页,转轴上端延伸到隔箱上顶壁外并设有传动轮,相邻转轴上的传动轮驱接,外箱顶部还设有用于驱使传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转轴同时转动到预设位置时使得相邻的转页相抵形成一面隔墙。本装置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虾苗在运输过程中的舒适性与容错性,从而提高虾苗运输的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鹏,郭泽远,徐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海兴农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