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51560发布日期:2024-05-20 11:2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鱼苗投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1、鱼苗繁育是指鱼类在刚孵化出来后的幼年阶段的繁殖和培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关键的,因为在这个阶段,鱼苗对于适宜的环境和饲料十分敏感,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以确保鱼苗的健康和成功繁殖。确保提供适宜的饲料是鱼苗繁育成功的关键,通常使用起始饲料或特殊鱼苗饲料,根据鱼类种类和生长需求,确保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一般会将鱼苗放在鱼苗箱中,便于对鱼苗的生长状态进行观察、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和投喂饲料。

2、传统的投喂方式一般是由人工将饲料投撒到鱼苗箱中,由于饲料通常呈粉状或颗粒状,且吸水性较强,人工拿取饲料时可能会使饲料成团,导致饲料的体积变大,鱼苗箱中的水通常流速较低,成团的饲料散开的速度会很慢,这种成团体积较大的饲料对于鱼苗来说就难以食用,鱼苗的营养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会影响鱼苗的成长,降低鱼苗繁育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包括鱼苗箱,所述鱼苗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有鱼食通道,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与鱼食通道相适配的出料口,所述鱼食通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箱体,所述鱼食通道与第一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有连接管,所述第一箱体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安装台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远离第一传动轮的一端穿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上套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远离第三传动轮的一端穿设有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靠近第二箱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转动穿过第二箱体,所述第一驱动杆处于第二箱体内部的外壁固定有若干组呈等距分布的搅拌杆,所述第二传动轮靠近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转动穿过第一箱体,所述第二驱动杆处于第一箱体内部的外壁固定有若干呈等距分布的直板,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滑动连接连接管。

4、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均固定有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隔板,两个所述第二隔板分别滑动穿设于安装台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有方形板,两个所述方形板的底部均固定有方形框,两个所述方形框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转动穿设于方形板的底端,两个所述方形框均滑动穿设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鱼苗箱。

5、优选的,所述安装台的两端底部均固定有滑块,所述鱼苗箱的两端顶部均固定有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内。

6、优选的,所述鱼苗箱的两端顶部均固定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内均转动穿设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同一个丝杆,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环远离丝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限位环,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鱼苗箱。

7、优选的,所述丝杆螺纹穿过安装台的一端。

8、优选的,所述安装台的一端顶部固定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箱体的底部。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搅动饲料和铲起饲料进行投撒的技术手段,所以可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会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转动就会带动第二传动带转动,第二传动带转动就会带动第四传动轮转动,第四传动轮转动就会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第一驱动杆转动就会带动搅拌杆以第一驱动杆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搅拌第二箱体中的饲料,使饲料散开,然后使两个第一隔板相互远离,在第一传动轮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传动带转动,第一传动带转动就会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转动就会带动第二驱动杆转动,第二驱动杆转动就会带动直板以第二驱动杆为圆心做圆周运动,直板就会将第一箱体中散开的饲料铲起,撒到鱼食通道中,再通过出料口排出,被铲起的饲料会撞击鱼食通道而再次快速散开,避免饲料成团,通过移动安装台能够使饲料均匀的撒在鱼苗箱中,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投喂方式一般是由人工将饲料投撒到鱼苗箱中,由于饲料通常呈粉状或颗粒状,且吸水性较强,人工拿取饲料时可能会使饲料成团,导致饲料的体积变大,鱼苗箱中的水通常流速较低,成团的饲料散开的速度会很慢,这种成团体积较大的饲料对于鱼苗来说就难以食用,鱼苗的营养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会影响鱼苗的成长,降低鱼苗繁育的成功率的问题,进而实现了避免投喂的饲料成团,保证鱼苗的营养得到及时补充,提高鱼苗繁育的成功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包括鱼苗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箱(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台(2),所述安装台(2)的顶部固定有鱼食通道(3),所述安装台(2)上开设有与鱼食通道(3)相适配的出料口(21),所述鱼食通道(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箱体(4),所述鱼食通道(3)与第一箱体(4)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4)的顶部固定有连接管(5),所述第一箱体(4)与连接管(5)相连通,所述连接管(5)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箱体(6),所述第二箱体(6)的顶部固定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安装台(2)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一安装板(7),所述第一安装板(7)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9),所述第一传动轮(9)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0),所述第一传动带(10)远离第一传动轮(9)的一端穿设有第二传动轮(11),所述第一传动轮(9)远离第一电机(8)的一侧固定有第三传动轮(12),所述第三传动轮(12)上套设有第二传动带(13),所述第二传动带(13)远离第三传动轮(12)的一端穿设有第四传动轮(14),所述第四传动轮(14)靠近第二箱体(6)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驱动杆(15),所述第一驱动杆(15)转动穿过第二箱体(6),所述第一驱动杆(15)处于第二箱体(6)内部的外壁固定有若干组呈等距分布的搅拌杆(16),所述第二传动轮(11)靠近第一箱体(4)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驱动杆(17),所述第二驱动杆(17)转动穿过第一箱体(4),所述第二驱动杆(17)处于第一箱体(4)内部的外壁固定有若干呈等距分布的直板(18),所述连接管(5)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内设置有第一隔板(20),所述第一隔板(20)滑动连接连接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隔板(2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连接板(37),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37)的一侧均固定有l形板(22),两个所述l形板(22)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第二隔板(23),两个所述第二隔板(23)分别滑动穿设于安装台(2)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4)的底部均固定有方形板(25),两个所述方形板(25)的底部均固定有方形框(26),两个所述方形框(26)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杆(27),所述限位杆(27)转动穿设于方形板(25)的底端,两个所述方形框(26)均滑动穿设有导轨(28),两个所述导轨(2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鱼苗箱(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2)的两端底部均固定有滑块(29),所述鱼苗箱(1)的两端顶部均固定有滑轨(30),所述滑块(29)滑动设置在滑轨(3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箱(1)的两端顶部均固定有固定板(33),两个所述固定板(33)内均转动穿设有限位环(32),两个所述限位环(3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同一个丝杆(31),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环(32)远离丝杆(3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34),所述第二电机(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限位环(32),所述第二电机(34)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安装板(35),所述第二安装板(35)固定连接鱼苗箱(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1)螺纹穿过安装台(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2)的一端顶部固定有第三安装板(36),所述第三安装板(36)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箱体(4)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鱼苗繁育的投喂装置,包括鱼苗箱,所述鱼苗箱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有鱼食通道,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与鱼食通道相适配的出料口,所述鱼食通道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箱体,所述鱼食通道与第一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有连接管,所述第一箱体与连接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穿设有进料管,所述安装台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本技术能够避免投喂的饲料成团,保证鱼苗的营养得到及时补充,提高鱼苗繁育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于贤木,胡仁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双版纳佳鑫盛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