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毛竹林水培金线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0553发布日期:2024-03-18 18:2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毛竹林水培金线莲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毛竹林水培金线莲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金线莲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植株高8-18厘米、喜荫。金线兰全草入药,性平、味甘,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主治腰膝痹痛、肾炎、支气管炎等炎症,糖尿病,吐血,血尿和小儿惊风等症,药用价值较高,价格较贵,因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地人工栽培。

2、现阶段的人工栽培多以田间栽培、大棚栽培为主。在大棚栽培中,通常使用多层架来放置移栽了苗体的大量栽植盆,这样能够提高金线莲植株数量,提高最终产量,然而所能使用的土地面积终归有限,因而限制了金线莲的种植规模。另外,水培作为普遍采用的规模化作业方式,广泛用于温室、大棚中,但同样也存在所能使用的土地面积有限的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其他更多的种植方式。

3、毛竹林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毛竹林分为材用竹林、笋用竹林、笋材两用竹林、纸浆用竹林,毛竹长度最高可高达25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上人工成本的日益提高,以及家庭经营毛竹林能够所得的收入远远不及外出务工所得,这就导致了对毛竹林的经营动力越来越不足,以至于出现了不少毛竹林遭荒废的情况,从而导致林地及毛竹这一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

4、在专利文献(cn201910083428x)中公开了一种林下栽培金线莲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金线莲栽植在提篮中,再将提篮放置在透明薄膜自封袋中,再将薄膜自封袋放置于树荫下的地面。但是该方法仅仅利用了林地的地面,并没有对毛竹这一生物资源本身进行利用。在专利文献(cn201810520937x)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毛竹栽种金线莲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在2-5年生的毛竹上在每个竹节间开设用于填充营养土的大圆孔和用于栽植金线莲的小圆孔。虽然该方法能够增加金线莲的总产量,但是开孔后的毛竹通常仅能使用一次而无法重复使用,因为取出营养土进行更换极为不便,在下一次栽植时就需要选择新竹进行开孔装土栽植,这就决定了每个栽植期的金线莲总产量始终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而且使得毛竹这一生物资源的利用程度极低;另外该方法中填充营养土和栽植金线莲也都颇为不便,而且栽植时需要大量营养土,而将大量营养土转运至山上毛竹林中也相当费力不便;此外,所开孔的毛竹有可能是应在采伐年度被采伐的毛竹,但是在上述方法中则是不进行采伐而直接开孔利用,这就会导致整片林地出现养分失衡的情况,从而影响竹林的后续经营。

5、另外,毛竹林林地土层硬实、石块多、毛竹分布杂乱无章,既不适合直接在林地栽植金线莲,也不适合通过在林地上打桩建规则的支撑架来栽植金线莲,即便能够打桩,也缺乏稳定性,加之新竹的随机生长会破坏所建固定的支撑架的布局,而需要反复拔桩和打桩的过程,相当麻烦,因此目前还无法有效实现毛竹林的规模化栽培金线莲。此外,也未见到在竹林中进行水培金线莲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毛竹林栽植金线莲过程中出现的毛竹这一生物资源利用程度极低、金线莲增产有限、转运营养土费力不便、影响竹林后续经营、无法规模化栽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毛竹林水培金线莲的方法。

2、本发明所述利用毛竹林水培金线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在毛竹林的采伐年度采伐毛竹,其中一部分毛竹采伐至基部,另一部分毛竹进行高位采伐,留下的竹段作为立桩,立桩高度为1-1.5m,将采伐下来的毛竹去枝去顶后作为种植段,保留种植段两端的竹隔完整,在种植段上沿长度方向开设若干与竹内腔连通的通孔,各通孔位于两端完整的竹隔之间,将两端完整的竹隔之间的其余竹隔弄碎使种植段内腔连成液流通道,将种植段两端最外侧的通孔分别作为进液口和出液口,其余通孔作为种植孔,将种植段以通孔朝上固定在立桩上;

4、2)在各种植孔中压入栽植有金线莲的岩棉块,利用山间地下水或水塘积水和预先准备的营养成分配制营养液,自种植段一端的进液口注入营养液后将进液口和出液口密封进行金线莲水培;

5、3)进行金线莲的日常管理;

6、4)待金线莲成熟后采收,并将种植段中的营养液自出液口排出至竹林中作为毛竹养料;

7、5)在后续金线莲栽植期,继续利用已有种植段进行水培;

8、6)在后续竹林采伐年度,继续采伐毛竹、预留立桩、制作种植段,并进行种植段新装或更换破旧种植段及破旧立桩,逐步增加种植段总量。

9、由于竹林地土层硬实、石块多,如果在林地打桩建支撑架,则不但需要准备大量立桩而成本高,而且桩基也不稳而影响经营。本发明通过将一部分毛竹进行高位采伐预留高度为1-1.5m的竹段作为种植段的固定桩而无须另外准备立桩及打桩,另一部分毛竹制作成种植段而无须另外准备营养液槽,立桩和种植段均为就地取材,而且立桩下端由错综复杂分布的竹根进行固定,极为稳固,且不惧狂风,能够使所安装的种植段保持稳定。如果立桩的高度留的过高,既会使高位砍伐作业不便,又容易在作业中将作为立桩的竹段弄裂而不利于种植段安装;反之,如果立桩高度过低,则会影响种植段的安装量,而最终影响金线莲产量;立桩高度优选为1-1.3m,以牢固固定的立桩为佳。通过将种植段除两端竹隔外的其余竹隔弄碎而使种植段内腔连成液流通道,可以使通孔中的岩棉块与液流通道中注入的营养液充分接触而为金线莲提供充足养分。在金线莲采收后,营养液中仍然会有大量养分残留,将其洒落竹林,能够增加竹林养分,利于竹笋孕育及竹林健康成长。

10、在步骤1)中,两端完整的竹隔之间的其余竹隔通过将通孔开设在竹隔上而将竹隔弄碎。这样,弄碎竹隔的操作较为方便。

11、在步骤1)中,种植孔为两排,交错分布,相邻种植孔间的间距为3-5cm;这样,能够尽可能多地提高金线莲数量;在步骤2)中,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可插拔密封塞进行密封;这样,密封后可以防止异物进入种植段内腔而污染营养液。

12、在步骤1)中,种植段一端固定安装在立桩上,另一端安装在另一立桩上或者放置在竹林坡地上。当一个立桩和另一立桩间的距离小于种植段长度且两立桩基部的高低落差在1.4m以下时,可以将一个种植段两端分别安装在该两立桩上;当相邻两立桩间的距离大于种植段长度且林地为缓坡坡地时,或者相邻两立桩间的距离小于种植段长度且该两立桩基部的高低落差超过1.4m时,可以将种植段一端安装在立桩上,另一端搭设在林地上。这样,在作业上较为便利。每个立桩上可以安装多个种植段,利于增加金线莲的种植量。当种植段一端安装在立桩上,另一端搭设在林地上时,可以根据作业需要将一根毛竹制作多个较短的种植段以方便安装和后期经营作业。

13、种植段通过支架安装在立桩上,支架包括一立杆、至少一根横杆和凸杆,横杆上设有贯穿孔并经贯穿孔可拆卸地套在立杆上,横杆可相对于立杆滑动和定位,凸杆垂直固定在横杆上且与立杆平行,凸杆下端为固定端,上端为自由端,横杆上配备若干上述凸杆;种植段安装在立桩上时,先将支架的立杆下端钉入地下并倚靠立桩与立桩绑紧后,将种植段置于相邻两凸杆间的横杆上,再将种植段与横杆、凸杆绑紧。这样,方便种植段的稳定安装及方便拆卸,而且每个支架还可以支撑多层种植段,每层的种植段可以安装多个,利于增加金线莲的水培量。

14、贯穿孔两侧每侧的相邻两凸杆间的间距为8-14cm,凸杆长度为5-8cm。这样,既可以实现在一根横杆上放置多个种植段,又能够使放置的种植段变得稳定。

15、在横杆长度方向的中点位置且在一侧面设置套环,横杆上的贯穿孔为套环的环孔。这样,套环不在横杆的杆部上,不会影响横杆的承载力,确保支架整体的稳定性。

16、横杆通过定位销和供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来定位,定位销数量与横杆数量一致,定位孔位于立杆上且沿长度方向均布。这样,可以调节横杆的高度,从而使种植段尽可能达到大致平稳状态。

17、相邻定位孔间的间距为5-10cm。这样,方便准确地调节横杆高度。

18、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毛竹林的采伐年度将采伐下来的毛竹制作种植段和预留立桩,并将种植段安装固定在立桩上,实现就地取材,稳定安装,并且充分利用了林地空间,再在种植段中水培金线莲,随着采伐年度的增加,种植段数量成倍增加,金线莲产量也会成倍增加;种植段中水培金线莲可以直接利用山间地下水或水塘积水而极为便利,避免了以往转运大量营养土费力不便的问题,而且种植段可以反复使用4-6年;另外在采伐年度采伐下来的毛竹并不会影响整片竹林养分平衡;金线莲采收完毕后,营养液洒落林地,提高竹林地养分,利于竹笋发育和竹林健康生长;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毛竹这一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在实施4-6年后能够实现整片竹林的大规模栽植金线莲且不影响竹林的正常更新,即实现了以往所无法实现的毛竹林的规模化栽培金线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