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麦蛾卵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00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麦蛾卵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赤眼蜂的工艺,特别是用麦蛾卵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属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我国赤眼蜂的生产繁殖主要使用大型卵做中间寄主,其缺点是防止农田害虫效果低,应用范围窄。近年也有使用小卵做中间寄主的工艺,如专利公开号为CN1253723A的专利申请,但选用的饲料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太大;饲料消毒后加水易造成二次污染;不能实现一次接虫多代收蛾,麦蛾卵的收集率与清洁度低;由于繁蜂箱的结构致使不能提高撒卵的均匀度和单位空间繁蜂量,繁蜂质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麦蛾卵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过程(1)、饲料选择选用带颍壳的大麦为饲料,利用有壳大麦自身保湿性能降低饲料受环境温湿度的变化的影响。
(2)、灭菌杀虫将饲料(大麦)淘洗去杂后装入网框式饲料框(两面为不锈钢网的木框)在高温消毒柜中加热,温度保持在85~110℃ 60~90分钟,杀死饲料中的害虫与虫卵,取出后大麦含水量保持在14~20%。
(3)接卵寄生与幼虫饲养在幼虫饲养室将麦蛾卵按1∶1000的比例接入消毒好的饲料中,饲料厚度3~4cm,饲养室温度保持28±2℃,相对湿度保持85±5%,无光照,为防止高湿条件下饲料霉变,饲养室每周开紫外灯灭菌2次各25~35分钟。接卵3周,将含麦蛾的饲料装进成虫饲养框,一并转入成虫收集箱准备收集成虫。
(4)成虫的饲养与收集在成虫饲养室,温度保持28±2℃,相对湿度保持80±5%,无光照,饲料从转入成虫收集箱到淘汰3个月时间,中间收集成虫3代;成虫收集箱为下部漏斗,上部立式插槽插房成虫饲养框,利用麦蛾成虫向地性自动收集成虫,每日收转麦蛾1~2次,将麦蛾成虫转入成虫产卵笼。
(5)卵的收集与清洁在麦蛾产卵室,温度保持24±2℃,相对湿度保持85±5%,无光照,麦蛾成虫倒入产卵笼后,将产卵笼安放在卵收集机上,每2小时,收集机自动带动产卵笼旋转10分钟,刷落产卵笼上的麦蛾卵,同时开启收集机上的抽气装置将麦蛾鳞片等细小灰尘去除;每24小时,由专人将落在挡板上的麦蛾卵收集起来,用气流式清卵器和分样筛清洁麦蛾卵并分类存放。
(6)卵的存放用4±1℃和10±1℃的冰箱分别存放繁蜂卵和用于繁殖麦蛾的卵。
(7)散卵繁蜂在繁蜂车间,温度保持26±2℃,相对湿度保持75±5%,14∶10光暗比,种蜂与接卵比按1∶15繁殖种蜂,1∶8~10繁殖生产用蜂,散卵撒在加雾的铝塑板上,每板撒卵10~13g,紫外灯下照射30分钟杀死麦蛾胚后使用,繁蜂箱为在Morrison繁蜂箱基础上改进为3∶1∶3的3格13层新型繁蜂箱,单箱日繁蜂450~500万,接蜂时间在24~48小时之间,48小时后取出寄生好的麦蛾卵混和转入托盘在繁蜂室发育到适期后制作卵卡或采取其它措施处理后贮存。
(8)贮蜂短期贮存为10±1℃条件下存放,寄生卵存放前从繁蜂室取出后在20℃的培养箱内放置半天后转入冰箱存放,存放前两天每天翻动贮存器皿一次,防止寄生卵结块,短期存放以10天以内为宜,贮存15~20天后使用要检测蜂的质量;长期贮存为3±1℃条件下存放,采用诱导赤眼蜂滞育,冷藏滞育蜂的办法可贮存3~6个月,一般在冷藏4~6个月以后使用。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选用带颖壳的大麦为饲料,降低饲料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用网框消毒大麦,降低了饲料消毒后加水造成二次污染的机率;一次接虫多代收蛾提高了饲养工作效率;利用麦蛾自身向地性收集成虫,减少机械收蛾的消耗;定时工作的自动收卵机可有效提高卵的收集率与清洁度;用气流式清卵器和分样筛清洁麦蛾卵可提高清洁效率;使用新型的繁蜂箱并使用铝塑板代替卡纸托卵,提高撒卵的均匀度和单位空间繁蜂量;使用小粒卵可繁殖寄生田间小粒卵蜂种,拓宽应用赤眼蜂种类,且实现周年繁蜂利于充分利用人员、设备,便于大量积累蜂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一种用麦蛾卵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包括以下工艺过程选用带颍壳的大麦135g为饲料,将饲料(大麦)淘洗去杂后装入饲料框(两面为不锈钢网的木框)在高温消毒柜中加热至100℃,保持60分钟后取出大麦自然冷却、干燥一天,大麦含水量15%。将消毒好的大麦分3批(每批50kg,间隔1周)以每盒2.5kg的定量装入饲料盒,饲料厚度4cm,每盒内接入麦蛾卵4.5m1(约2.5g)后转入幼虫饲养室培养。接虫3周后将带虫饲料转入成虫饲养框一并转入成虫收集箱准备收集成虫。每个成虫饲养框可容纳7.5kg饲料,单个成虫收集箱可容纳18框。从第一批接虫第28天后开始有麦蛾成虫羽化,以后的2个月内平均日收集麦蛾成虫88.9g。将收集到的成虫装入产卵笼安放在麦蛾卵收集机上,温度保持在24℃,相对湿度保持85%,无光条件下收集麦蛾卵,每日用气流式清卵器和分样筛清洁收集到的麦蛾卵,日平均收卵12.2g。将收集到的麦蛾卵按生产需要分别在3℃和10℃的冰箱存放备用。2个月后第3批成虫羽化高峰过后合计收集麦蛾成虫7115g,麦蛾卵976g。将饲养框取出加热至70℃ 1小时杀死残虫并分拣残余饲料,残存4.5kg饲料回收使用。
将麦蛾卵均匀撒在加雾的铝塑板上,在紫外灯下照射30分钟杀死麦蛾胚后转入繁蜂箱内,按蜂卵比1∶10的比例接入出蜂30%左右的种蜂。在26℃,相对湿度保持75%,14∶10光暗比条件下24小时后取出寄生好的麦蛾卵混和转入托盘在繁蜂室发育到适期后制作卵卡或采取其它措施处理后贮存。
将发育4天与5天的寄生卵混和均匀后撒在格子式胶面的卡纸上,每卡含100块小卡,每小卡单卡出蜂1200头。
本技术与相关专利技术区别对照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麦蛾卵工厂化生产赤眼蜂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过程(1)、饲料选择选用带颍壳的大麦为饲料,降低饲料受环境温湿度的变化的影响;(2)、灭菌杀虫将饲料(大麦)淘洗去杂后装入网框式饲料框,在高温消毒柜中加热,温度保持在85~110℃ 60~90分钟,杀死饲料中的害虫与虫卵,取出后大麦含水量保持在14~20%;(3)接卵寄生与幼虫饲养在幼虫饲养室将麦蛾卵按1∶1000的比例接入消毒好的饲料中,饲料厚度3~4cm,饲养室温度保持在28±2℃,相对湿度保持在85±5%,无光照,为防止高湿条件下饲料霉变,饲养室每周开紫外灯灭菌2次各25~35分钟,接卵3周,将含麦蛾的饲料装进成虫饲养框,一并转入成虫收集箱准备收集成虫;(4)成虫的饲养与收集在成虫饲养室,温度保持28±2℃,相对湿度保持80±5%,无光照,饲料从转入成虫收集箱到淘汰3个月时间,中间收集成虫3代;成虫收集箱为下部漏斗,上部立式插槽插房成虫饲养框,利用麦蛾成虫向地性自动收集成虫,每日收转麦蛾1~2次,将麦蛾成虫转入成虫产卵笼;(5)卵的收集与清洁在麦蛾产卵室,温度保持24±2℃,相对湿度保持85±5%,无光照,麦蛾成虫倒入产卵笼后,将产卵笼安放在卵收集机上,每2小时,收集机自动带动产卵笼旋转10分钟,刷落产卵笼上的麦蛾卵,同时开启收集机上的抽气装置将麦蛾鳞片等细小灰尘去除;每24小时,由专人将落在挡板上的麦蛾卵收集起来,用气流式清卵器和分样筛清洁麦蛾卵并分类存放;(6)卵的存放用4±1℃和10±1℃的冰箱分别存放繁蜂卵和用于繁殖麦蛾的卵;(7)散卵繁蜂在繁蜂车间,温度保持26±2℃,相对湿度保持75±5%,14∶10光暗比,种蜂与接卵比按1∶15繁殖种蜂,1∶8~10繁殖生产用蜂,散卵撒在加雾的铝塑板上,每板撒卵10~13g,紫外灯下照射30分钟杀死麦蛾胚后使用,繁蜂箱为在Morrison繁蜂箱基础上改进为3∶1∶3的3格13层新型繁蜂箱,单箱日繁蜂450~500万,接蜂时间在24~48小时之间,48小时后取出寄生好的麦蛾卵混和转入托盘在繁蜂室发育到适期后制作卵卡或采取其它措施处理后贮存。(8)贮蜂短期贮存为10±1℃条件下存放,寄生卵存放前从繁蜂室取出后在20℃的培养箱内放置半天后转入冰箱存放,存放前两天每天翻动贮存器皿一次,防止寄生卵结块,短期存放以10天以内为宜,贮存15~20天后使用要检测蜂的质量;长期贮存为3±1℃条件下存放,采用诱导赤眼蜂滞育,冷藏滞育蜂的办法可贮存3~6个月,一般在冷藏4~6个月以后使用。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厂化生产提供麦蛾卵并大规模繁殖赤眼蜂工艺,以麦蛾小粒卵为寄主,采用避光、立式饲养、漏斗式自动收蛾,一次接虫多代收集,自动旋转设备收卵去尘,气流去杂,散卵连续繁蜂,短期与长期贮蜂相结合,周年工厂化繁殖赤眼蜂。使用小粒卵可繁殖寄生田间小粒卵蜂种,拓宽应用赤眼蜂种类,且实现周年繁蜂利于充分利用人员、设备,便于大量积累蜂种。
文档编号A01K67/033GKCN1397159SQ02129344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4日
发明者郑礼, 宋凯, 刘乱臣 申请人:衡水田益生防有限责任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