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荷花构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植被的方法

文档序号:77019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荷花构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植被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库消落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荷花构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植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型水库的修建形成的水库消落带严重影响到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水库消落带的生态恢复与治理正在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但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及治理研究,国内外尚未开展全面性研究工作。
我国目前有85000座大中型水库,其消落带植被恢复几乎没有被系统研究过,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得到科学的生态恢复和治理。
长江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三峡水库坝高185m,正常蓄水位175m,防洪限制水位145m。三峡工程竣工蓄水至175m之后,将会形成面积达349km2的水库消落带,库区水位最大变幅可达30m,两岸海拔145-175m处生境将发生巨大变化。三峡消落带蓄水前大都是优质农田林地,或者是城镇、码头等人口稠密区,蓄水后由于周期性裸露而成为季节性淹没区或人工湿地,现有大部分陆生植物可能因不耐水淹而死亡。三峡水库消落带面积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对水库的持久正常运行、长江水环境质量和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都将产生极大影响,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正式运行之后,如果不加治理,一个落差约30m的褐色消落带就会呈现于世人面前,大范围的消落带裸露对库区景观将产生严重的影响。要消除这个污染裸露带, 植被重建是唯一选择。目前库区消落带形成后,人工植被构建必须加以考虑,这个问题不解决,消落带仅靠硬化工程措施,难以大范围地改善消落带景观,也不利于库区水环境的改善,这是库区生态重建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三峡库区消落带在夏季退水后,将会有大面积的平缓库岸土地出露出来。由于该区域在成库前为水稻田,为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目前关于水库消落带恢复和整治的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可以借鉴的生态恢复和整治技术与模式主要源于自然消落带和人工湿地等类似生态系统。目前相关技术主要有河海大学2005年的专利“景观型多级阶梯式人工湿地护坡成型方法”(公开号1632231)发明了一种截留净化污染物质的景观型多级阶梯式人工湿地护坡成型方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2004年的专利“一种用于河提水库防冲护岸的新型植物配置及生态工程技术”(专利号0314688 发明了一种用于河提水库防冲护岸的新型植物配置及生态工程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植物配置的核心材料是香根草,同时辅以其它的植物材料。南京大学2002 年的专利“新筑海提绿化护坡的植被重建直播技术”(公开号1353226)建立了海提绿化护坡的植被重建直播技术体系与标准,使目标植物能在高盐碱和极度贫瘠的新筑海提上存活,并起到绿化护坡、美化景观和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以上的植被构建技术均不适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湿地恢复,因此探索新的技术方法来构建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荷花构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植被的方法
1、找到一种能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生长的植物;2、提出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的技术措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①选择红莲和湘莲两个荷花品种为植物材料;
②选择水库消落区的原有农田(水稻田尤佳)为种植基地;
③在4月份上旬,对农田进行翻耕和平整,加宽田埂,并在田埂内侧进行加固;
④选择顶芽完好的藕做种藕,在4月份中、下旬,用分株法进行种植,保持IOcm的水位,以后随浮叶和立叶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到15cm ;
⑤按常规方法管理。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1、选种
荷花(Nelumbo nucifera)为睡莲科莲属植物,其分布遍及亚洲和大洋州。西起亚洲西部的里海,东到日本,北自前苏联,南至澳大利亚。主要生长在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目前的分布和栽培中心在中国。荷花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多年生挺水植物,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荷花是多年生的宿根植物,一年一度完成它的生长。一般来说,荷花在公历4月上旬开始萌发,4月中旬展出钱叶和浮叶,5月份生长立叶,5月底至6月初开始现蕾,7 8月为莲的盛花期,9月后进入末花期,同时也是长藕期,结果期为6 10月下旬,同时到了 10 月中下旬,植株衰老,叶渐枯黄,11月至翌年3月,则为地下茎(藕)的越冬休眠期。
荷花的品种很多,由于是为了达到美化消落区景观的目的,本发明选择的是红莲 (Nelumbo nucifera cv ‘Red Flower,)禾口湘莲(Nelumbo nucifera cv ‘Hunan,)两个品种,主要是观花和采摘莲蓬。
2、种植荷花前农田的整治技术措施
由于水库消落区的原有水稻田的田埂较窄,一般为30cm左右,库区水位涨落对其造成的侵蚀影响较大,本发明将田埂在原有基础上加宽1倍,即阳 65cm,并在田埂内侧进行加固,使荷花田的保水能力得到加强。
3、荷花种植和管理均为常规方法。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荷花物候特征与三峡库区水文节律吻合,藕(根状茎)具有储藏养分的功能,能够在夏季低水位季节充分生长,开花结实,美化景观;冬季高水位季节,则依靠地下根状茎成功渡过。当地有种植荷花的习惯,因此种源容易获得。
②在美化景观的同时,荷花具有一定的保持水土和消耗土壤养分功能,能够降低营养元素向库区的释放;此外,荷花的花和莲子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给当地社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③本发明涉及的荷花品种选择、农田整治技术和后期管理,可以获得技术支持或容易操作,便于大规模推广。
④本发明通过对原有农田进行整治,种植荷花,构建消落带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达到美化消落带景观的效果,改善消落带生态环境质量;不仅适用于构建我国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植被,也可应用于其他适宜荷花生长地区库区消落带中坡度较缓区域的景观美化和植被重建工程。


图1是田埂加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1、如图1,加宽田埂到55 65cm,田埂内侧角为40 50度。
2、试验结果
实验在重庆市忠县石宝镇白石崖村消落区农田进行。
在2008年4月份上旬,对农田进行翻耕,采取加宽田埂和内侧加固措施,平整农田泥土。
选择顶芽完好的藕做种藕,用分株法进行种植,保持IOcm的水位,以后随浮叶和立叶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
根据观测,5月份荷花开始开花,6 8月为盛花期,7 9月份采摘莲蓬。
经过2008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7 !淹没后,2009年水位下降后,试验田荷花在5月份开始开花,6 8月为盛花期,7 9月份采摘莲蓬。
试验结果表明荷花的这种生物学特性恰好与三峡水库的水位调度相一致,是一种适宜在消落带种植的植物种类。利用荷花恢复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的技术是一个种植和生态系统管理技术的集成。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荷花构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①选择红莲和湘莲两个荷花品种为植物材料;②选择水库消落区的原有农田为种植基地;③在4月份上旬,对农田进行翻耕和平整,加宽田埂到55 65cm,并在田埂内侧进行加固,其内侧角为40 50度;④选择顶芽完好的藕做种藕,在4月份中、下旬,用分株法进行种植,保持IOcm的水位, 以后随浮叶和立叶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到15cm ;⑤按常规方法管理。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荷花构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植被的方法,涉及水库消落区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本方法包括①选择红莲和湘莲两个荷花品种为植物材料;②选择水库消落区的原有农田为种植基地;③在4月份上旬,对农田进行翻耕和平整,加宽田埂,并在田埂内侧进行加固;④选择顶芽完好的藕做种藕,在4月份中、下旬,用分株法进行种植,保持10cm的水位,以后随浮叶和立叶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到15cm;⑤按常规方法管理。本发明通过对原有农田进行整治,种植荷花,构建消落带湿地植被生态系统,达到美化消落带景观的效果,改善消落带生态环境质量。
文档编号A01G1/00GKCN101715693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091027327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发明者卢志军, 李连发, 江明喜, 黄汉东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2), 非专利引用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