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硫氰酸酯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77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异硫氰酸酯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来源于十字花科辣根属和芸薹属植物的异硫氰酸酯的单剂或其复配剂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白蚁堪称世界性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的面积约占全世界陆地总面积的50%,尤其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我国白蚁分布的范围分界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最北的分布是以辽宁的丹东和北京地区,至西藏墨脱一线为界,其东南部是我国白蚁的分布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我国每年因白蚁危害房屋木构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10 15亿元,每年因白蚁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达17 20亿元,白蚁导致的森林树木损失也为数不少。更为严重的是,白蚁还会造成堤岸、水坝漏水坍塌,其危害无法用金钱计算。因此加强对白蚁防治的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防治白蚁的方法主要有生物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检疫防治法等。其中,化学防治法使用化学农药,药械施药,见效快、效率高、使用方法简便、受区域性限制小,但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白蚁的抗药性上升很快,不利于长期防治。
异硫氰酸酯(ITCs)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的植物中,尤其是辣根属和芸薹属植物的产出量比较可观。不同的十字花科植物中所含的异硫氰酸酯的种类不同,其中大部分植物中含有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甲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丙基异硫氰酸酯,异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异戊烯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等等。在植物组织中,各种ITCs共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33739,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公开了以AITC为主要活性成分的防虫防霉熏蒸产品及其配方,还公开了该产品在防治粮仓、烟草仓库、纺织品仓库以及土壤有害微生物和有害昆虫及线虫方面的应用。
但以一种异硫氰酸酯单剂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在制备白蚁防治剂方面的应用未见公开报道和申请专利。
本发明人以白蚁为防治对象,对ITCs逐一进行了单一化合物生物活性筛选和复配筛选,发现一组异硫氰酸酯分别具有较好的熏蒸或触杀活性,并且两种或两种以上异硫氰酸酯复配可以产生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异硫氰酸酯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异硫氰酸酯(ITCs)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所述异硫氰酸酯包括甲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丙基异硫氰酸酯、异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异戊烯基异硫氰酸酯、AITC、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或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单剂或复配剂。
进一步地,所述复配剂为AITC与其他异硫氰酸酯按重量比1: 9 9:1进行复配,其中,优选的是1: 4 4:1。
其中,所述其他异硫氰酸酯优选为甲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其中,优选的为甲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本发明所述的白蚁防治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制成本领域熟知的农药制齐U,如油剂、水乳剂、可溶性液剂、乳油剂等。
其中,当本发明的白蚁防治剂作为油剂时,其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I 60%异硫氰酸酯单剂;或者I 60% AITC与0.25 20%其它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抗氧化剂:0.1 2%,
溶剂:10 85%,
植物油补齐至100%;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类物质或没食子酸戊酯;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或环己酮;所述植物油为粗菜籽油、蓖麻油、粗棉油或粗豆油。
其制备过程为:先将抗氧化剂投入定量称取的ITCs(单剂或复配剂)中充分拌匀。再将准确定量称取的植物油及溶剂充分混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溶液在配制罐中混合并持续搅拌I 3小时。产品分装于双重阻隔塑料瓶中或内涂阻隔层的铝瓶中,密封贮藏。
当本发明的白蚁防治剂作为水乳剂时,其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I 20%异硫氰酸酯单剂;或者I 20% AITC与0.25 10%其他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乳化剂:4 28%,
抗坏血酸:0.1 2%,
溶剂:10 30%,
用水补齐至100%;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T4103(南京太化生产)、乳化剂10号、农乳500号、602 (以上三种为钟山石化生产)、0P-10、Well20Uffell205和M30 (以上四种为福建威尔化工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或环己酮。
其制备过程为:先将抗坏血酸投入定量称取的ITCs (单剂或复配剂)中充分拌匀。将准确定量称取的乳化剂、溶剂和水充分混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溶液在配制罐中持续搅拌I 3小时。产品分装于双重阻隔塑料瓶中玻璃瓶或内涂阻隔层的铝瓶中,密封贮藏。
当本发明的白蚁防治剂作为可溶性液剂时,其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I 40%异硫氰酸酯单剂;或者I 40% AITC与0.2 30%其他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乳化剂:2 30%,
抗坏血酸:1 10%,[0032]溶剂补齐至100%;
其中,乳化剂为T4103(南京太化生产)、乳化剂10号、500号、农乳600号、602 (以上四种为钟山石化生产)、0 -10、1611201、1611205和100(以上四种为福建威尔化工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甲苯、甲酸乙酯或一线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是体积比为1:1的二甲苯与一线油的混合溶剂,或体积比为1:1的甲醇与乙醇的混合溶剂。
其制备过程为:先将抗坏血酸投入定量称取的ITCs (单剂或复配剂)中充分拌匀。将准确定量称取的农用乳化剂和溶剂充分混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溶液在配制罐中持续搅拌I 3小时。产品分装于双重阻隔塑料瓶中,密封贮藏。
当本发明的白蚁防治剂作为乳油剂时,其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1 30%异硫氰酸酯单剂;或者I 30% AITC与0.2 30%其他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乳化剂12 28%,
抗坏血酸0.1 2%,
植物油I 15%,
溶剂补至100%;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乳化剂10号(钟山石化生产)、Well205、0P_10、M30、M31(以上四种为福建威尔化工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油为蓖麻油、棉籽油、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制备过程为:先将抗坏血酸投入定量称取的ITCs (单剂或复配剂)中充分拌匀。将准确定量称取的农用乳化剂、溶剂和植物油充分混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溶液在配置罐中,继续用搅拌机搅拌I 3小时配制得到组合物乳油剂产品。产品分装于双重阻隔塑料瓶中,密封贮藏。
以上生产过程均在密闭条件下由机器完成,要避免人员直接接触药液。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可以采用喷洒、烟熏、灌注药水、灌注含药泥浆的方法进行。
本发明的异硫氰酸酯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具体是指在制备防治危害房屋建筑、树林、水库堤坝和江河堤岸的白蚁以及竹、木蛀虫等药剂方面的应用。
所述白蚁为截头堆砂白蚁、铲头堆砂白蚁、台湾乳白蚁(家白蚁)、栖南散白蚁(黄肢散白蚁)、黑翅土白蚁、海南土白蚁、黄翅大白蚁、黑胸散白蚁、黄胸散白蚁等。
本发明的异硫氰酸酯包括脂肪族异硫氰酸酯以及芳香族异硫氰酸酯,通过常规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其过程为将相应植物可药用部分粉碎,经水解、水蒸汽蒸馏纯化,然后精馏,分别制备出不同的无色或黄色油状ITCs。
经发明人大量研究发现,对于ITCs单剂来说,所有供试的ITCs中,脂肪类ITCs的白蚁熏蒸活性随着碳链的增加而显著降低,AITC的熏蒸活性最好;芳香类ITCs的挥发性不及脂肪类ITCs,但芳香类ITCs触杀效果要优于脂肪类ITCs。其中,AITC、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的熏蒸活性较优,而苄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异硫氰酸酯的触杀活性较优。
对于复配剂来说,发明人经大量研究发现,以AITC与其他异硫氰酸酯进行复配,均较单剂增效显著,且减少了 AITC的使用量,对环境更为友善,对人畜安全,可以形成一种更理想的生物源熏蒸剂。
发明人进一步进行了两种ITCs的配比筛选,发现除了 AITC之外,其它对白蚁活性较高的ITCs优选为甲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丁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特别地,当AITC与上述其他ITCs按重量比1: 8 8:1进行复配时,均有增效作用,其中优选为3: I
I: 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白蚁防治剂,适用于古代文物建筑、现代住房、仓储、堤岸、水坝、树木、农作物等不同场合,其具有熏蒸、触杀、趋避白蚁等生物活性,可以熏杀、驱除各种类型白蚁,产品对白蚁活性高,用量少,施用方式多样,适用实用,经济安全,对环境更为友善,对人畜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20% AITC油剂的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含量为94% (注:本发明中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数)AITC原药(注:本发明中的异硫氰酸酯原药及提取液均为武汉乐立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64kg,准确称取抗坏血酸0.5kg,投入调配罐中并再次充分混匀。再向调配罐中准确投入10.125kg粗菜籽油和28.735kg乙酸乙酯,充分混匀,持续搅拌I小时,配制得到50kg AITC油剂产品。
抽样分析其中的AITC的含量,结果为20.02%。将产品分装入内涂有阻隔材料的招Sip中,每Sip 5kg,共计10 Sig。S封te 口,贴上标签即为含量为20 AITC油剂广品。
实施例2 15%乙 基异硫氰酸酯可溶性液剂的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含量为90%乙基异硫氰酸酯原药83.35kg,准确称取乳化剂10号45kg,抗坏血酸25kg,投入调配罐中混勻。再向调配罐中准确投入189.6kg乙酸乙酯和157.05kg甲酸乙酯,充分混匀,持续搅拌I小时。配制得到500kg 15%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可溶性液剂产品。
抽样分析其中乙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结果为15%。将产品分装入内涂有阻隔材料的招te中,每te 5kg,共计100 Sig。S封te 口,贴上标签即为含量为15%乙基异硫氛酸酷可溶性液剂产品。
实施例3 10%苯基异硫氰酸酯乳油剂的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98%苯基异硫氰酸酯原药102kg,称取抗坏血酸IOkg,投入调配罐中并再次充分混匀。再向调配罐中准确投入200kg乙酸乙酯,200kg蓖麻油,Well205 60kg,乳化剂10号20kg,0P-1050kg,其余部分用乙酸乙酯补齐,在调配罐中充分混匀。持续搅拌I小时,配制得到I吨苯基异硫氰酸酯乳油剂。
抽样分析其中苯基异硫氰酸的含量,结果为9.99%。将产品分装入内涂有阻隔材料的招te中,每te 5kg,共计200 fe。s封te 口,贴上标签即为含量为10%的本基异硫氛酸酯乳油剂产品。
实施例4 12% AITC与1.3%甲基异硫氰酸酯复配剂油剂的生产
准确称取含量为94%的AITC原药255kg,含量为90 %的甲基异硫氰酸酯原药28.8kg,抗坏血酸20kg,在调配罐中将三者充分搅拌均匀。再向调配罐中定量加入粗棉油350kg,补充乙酸乙酯至2000kg,边加边搅拌,全部物料加入之后,继续用搅拌机搅拌2小时。
取样化验产品,结果表明AITC的含量为11.98%,甲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1.30%,最终得到有效组份总含量为13.3%的异硫氰酸酯复配剂油剂产品2吨,产品用500mL玻璃瓶装,瓶口密封。
实施例5 I % AITC和7% 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可溶性液剂的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含量为20% AITC提取母液50kg及含量为90%的2_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原药77.8kg。将两种活性药液在调配罐(I)中充分混匀。再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5kg,投入调配罐(I)中再次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农乳600号40kg、乳化剂10号120kg,混合后再加入乙酸乙酯712.2kg,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872.2kg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罐(I)中,密封罐口后开动搅拌机搅拌2小时。配制得到可溶性液剂产品 1000kg。
抽样分析产品,结果表明AITC的含量为1.01%,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
6.99%,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密封瓶口,贴上标签即为含量为8%的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可溶性液剂产品。
实施例6 4% AITC和4%苯基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可溶性液剂的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含量为20% AITC植物提取母液100kg,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90%的原药22.2kg。将两种活性药液在调配罐(I)中充分混匀。再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5kg,投入调配罐(I)中再次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农乳600号10kg、乳化剂0P-10 50kg,混合后再加入甲醇302.8kg,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362.8kg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罐(I)中,密封罐口后开动 搅拌机搅拌3小时。配制得到可溶性液剂产品500kg。
抽样分析产品,结果表明AITC的含量为4.01%,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3.99%,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密封瓶口,贴上标签即为含量为8%的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可溶性液剂产品。
实施例7 0.9% AITC和8%的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复配剂水乳剂的生产
准确称取AITC含量约为9%植物提取母液100kg,含量为90%的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原药89kg,以及抗坏血酸20kg,在调配罐中将三者充分搅拌均匀。再向调配罐中定量加入农用乳化剂Well201 100kg,环己酮360kg,加入水331kg,边加边搅拌,全部物料加入之后,继续用搅拌机搅拌I小时。
取样化验产品,结果表明AITC的含量为0.91%,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8.0%,最终得到有效组份总含量为8.9%的异硫氰酸酯复配剂水乳剂产品I吨,产品用500mL玻璃瓶装瓶口密封同实施例1。
实施例85 % AITC和I %的苄基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可溶性液剂的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含量为94 % AITC原药107kg,及含量为90 %的苄基异硫氰酸酯原药22.2kg,工业乙醇400kg,将三种物质在调配罐(I)中充分混勻。再准确称取抗坏血酸30kg,投入调配罐(I)中再次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农乳500号40kg、乳化剂602200kg,混合后再加入工业用无水乙醇1200.8kg,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1440.8kg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I)中,密封罐口后开动搅拌机搅拌I小时,配制得到产品2000kg。
抽样分析产品,结果表明AITC的含量为5.01%,苄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0.995%,即成为6 %的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可溶性液剂产品,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
实施例9
武汉市文物保护建筑一栋,为木结构,建筑历史240余年,现场鉴定为大头家白蚁危害活动地,属于危楼建筑,建筑空间为1000m3。使用按实施例1方法生产的油剂,施药量为150kg,全密闭施药。2008年5月I日开始施药,熏蒸14天,撤去密闭物后检查,结果未发现活的白蚁。
再使用实施例8方法生产的白蚁防治剂可溶性液剂灌白蚁巢穴,药剂按重量比稀释500倍,每平方米用量500mL,2009年5月15日检查,未发现新增蚁害。
实施例10
湖北省武汉市直属粮仓一座,长30米,宽10米,高10米。该仓库自2005年5月以来一直受栖比散白蚁的危害。2008年3月,事先粉刷并做好密封,在仓底装入按实施例2方法生产的可溶性液剂50kg,并开动鼓风机循环鼓风,人退出试验仓外,密封试验仓15天。15天后开门,敞气。2009年3月25日,再次打开检查未发现任何白蚁危害。
实施例11
2005年在湖北省宜昌市某小学新建教学用房,第二年即发现遭受散白蚁等白蚁严重危害。修整时,计划铺设木地板。在房屋主体工程完工,地垄铺设完毕,铺地板前用实施例3方法生产的乳油剂对地面及木地楞进行喷洒处理,每平方米施药量0.1kgo到2008年,未发现家白蚁属及散白蚁属白蚁的危害。
实施例12
湖北省荆州市荆江大堤上种植大批杉树以巩固大堤提高堤岸抗洪能力,但发现杉木林遭到黑翅土白蚁、黄翅土白蚁等白蚁的吭食危害。2008年发明人使用按实施例4方法生产的油剂产品,熏蒸白蚁,一年后检查时发现不再有杉木受害。
具体做法为,将油剂倒入一个密封的塑料桶中,用量为每巢1.5kg,桶两端各连一个小管,一头接白蚁主道,一头接烟剂发生器;点燃烟剂,用烟剂助推,通过大堤上冒烟情况,找到其他蚁道口并封死,密闭七天以上。
其中,所述烟剂用硝酸钾、氯化铵、硫磺等配成,由烟剂发生器产生。所述烟剂发生器是将老式灭火器的盖子去掉,换上木塞,在机筒壁上端开一个小孔,直径2cm,焊接一根小铁管,铁管上再连接一根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端接上一根长IOcm的塑料管即制成烟剂发生器,使用时塞上木塞,进行熏蒸。
实施例13
福建省福州市某林木采育场,选择长X宽X高=50cmX5cmX2.5cm,无明显节疤、无开裂且表面光滑的杉木棍(剥皮后用沙纸磨光)作试材,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每组5个试材。试验组药剂为按实施例5方法生产的可溶性液剂,对照组药剂为含量8%氯单油剂(上海索尔商贸有限 公司),空白组使用清水,各组药剂均按重量比稀释500倍,试材均采用浸泡处理,浸泡7天,然后密封、备用。
选择杉木林地的缓坡作为试验场地。将试材的一端钉上号牌,于2007年7月随机垂直埋入土中,行间距为50cm,钉号牌一端外露10cm。试材埋放后每月观察一次,并记录各根杉木棍被蛀蚀的等级。被蛀蚀等级依据美国木材防腐协会(AWPA)标准,划分为4个级别:无蛀蚀、试材完好为O级;轻微蛀蚀为I级;中等蛀蚀为2级;严重蛀蚀为3级;损毁蛀蚀、试材全部蛀坏为4级。2008年7月最后一次检查,结果发现空白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危害级别为3.67,2.89,而试验组的危害级别为1.23。
实施例14
在一国有红旗水库坝外侧,发现大量黑翅土白蚁危害。2008年2月23日使用实施例6的4% AITC和4%苯基异硫氰酸酯复配剂可溶性液剂产品,按重量比稀释500倍。灌施白蚁主道,库堤面积30000m2使用药量为900kg,一年后未发现新增蚁害。
实施例15
在房地产开发工程挖掘中发现大量的黑翅土白蚁,以此开发挖掘地进行试验。将地基平均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组,另一部分为试验组。试验组喷施按实施例7方法生产的0.9% AITC和8%的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复配剂水乳剂产品,按重量比稀释500倍,每平方米喷施3000mL,然后盖聚氯乙烯塑料膜,再做地基。四年零五个月后检查,结果发现空白组的房子,底层至五楼住户均发现不同程度的白蚁危害。而试验组的房子仅底楼发现轻微的白蚁危害。
以下通过对ITCs单剂及复配剂的药效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验例I ^^ 一种ITCs单剂对黄胸散白蚁、铲头堆砂白蚁熏蒸活性研究
将相应植物可药用部分粉碎,经水解、水蒸汽蒸馏纯化后,精馏,分别制备出不同的无色或黄色油状异硫氰酸酯,其纯度均大于90%。
将此油状物分别配置成不同含量的油剂。使用干燥器密封熏蒸的方法,测定其对黄胸散白蚁、铲头堆砂白蚁的熏蒸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I ITCs对黄胸散白蚁熏蒸活性
权利要求
1.异硫氰酸酯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硫氰酸酯为复配剂,由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与其他异硫氰酸酯按重量比2:1-9:1进行复配,所述其他异硫氰酸酯为甲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蚁防治剂的剂型为油剂、水乳剂、可溶性液剂、乳油剂。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广60%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与0.25 20%其它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抗氧化剂:0.1 2%, 溶剂:10 85%, 植物油补齐至100% ;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类物质或没食子酸戊酯;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或环己酮;所述植物油为粗菜籽油、蓖麻油、粗棉油或粗豆油。
4.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乳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f 20%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与0.25 10%其他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乳化剂:4 28%, 抗坏血酸:0.1 2%, 溶剂:10 30%, 用水补齐至100% ;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T4103、乳化剂10号、农乳500号、602、0P-10、Well201、Well205和M3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或环己酮。
5.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液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r40%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与0.2^30%其他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乳化剂:2 30%, 抗坏血酸:1 10%, 溶剂补齐至100% ; 其中,乳化剂为 T4103、乳化剂 10 号、500 号、农乳 600 号、602、0P-10、Well201、Well205和M3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甲苯、甲酸乙酯或一线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油剂按重量百分数的配方为: r30%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与0.2^30%其他异硫氰酸酯的复配剂, 乳化剂12 28%, 抗坏血酸 0.1 2%, 植物油广15%, 溶剂补至100% ;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Well205、乳化剂10号、0P-10、M30、M31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油为蓖麻油、棉籽油、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采用喷洒、烟熏、灌注药水、灌注含药泥浆的方法 进行。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异硫氰酸酯在制备白蚁防治剂中的应用,所述异硫氰酸酯可以为单剂或复配剂,并且可以根据使用场地的不同制成多种剂型。本发明的白蚁防治剂,适用于古代文物建筑、现代住房、仓储、堤岸、水坝、树木、农作物等不同场合,其具有熏蒸、触杀、趋避白蚁等生物活性,可以熏杀、驱除各种类型白蚁,活性高,用量少,施用方式多样,适用实用,经济安全,对环境友善,对人畜安全。
文档编号A01P7/04GKCN101731259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0910249512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发明者王朝军, 吴华, 林开春, 谭家玉 申请人:武汉乐立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