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去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8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式去毛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用于中药材前处理的滚筒式去毛机。
大家知道,中药材的刮毛、去皮和挖瓤是一道很烦琐的工序,由于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设备,所以一般都是手工作业,因而劳动效率极低,而且灰尘大,对工人的健康很不利。
本发明之任务在于使中药材的刮毛、去皮和挖瓤的工序走向机械化,以达到省工、高效并改善工人劳动环境之目的。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去毛机,其主要结构为(见附图)。一个装有齿的滚筒,滚筒上有一个供进出料之用的门,所述门上装有防止灰尘溢出的密封圈(15)。一个顶端呈刀口状的刮板,所述刮板按相差45°角依次安装在主轴上。一个可以控制滚筒转速的异步装置,所述异步装置包括调节手柄(7)、丝杆(9)、刹车片(10)。最后是传动系统,它包括驱动电机、胶带轮和三角带。
及使用实例本发明操作很方便,上料时只要由异步装置(8)将滚筒(1)上的门(14)固定在上方,扭动门把手(16)打开门,药物即可倒入,然后关上门。由驱动电机(13)通过三角带(6)使主轴(4)旋转,装在主轴上的刮板(2)就会不停地搅动药物,由于与药物的摩擦力,滚筒(1)也会逐渐地转动起来。如果无异步装置,滚筒将会转至与刮板几乎同步的程度。这样一来,刮板与药物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减小,生产效率将会大大下降。故此,本发明根据螺旋推进原理设计了异步装置,该装置可调节施加于滚筒上的摩擦力,使滚筒在停止到与刮板同步之间转动,而滚筒的最佳速度宜控制在刮板转速的20~50%之间。在异步状态下,药物在滚筒内不断地翻动,并与齿(3)及刮板不停地进行碰撞和摩擦运动,于是被加工之药物的毛就被刮去,皮被摩掉,瓤被挖空,达到加工之目的。
出料时,由异步装置将滚筒上的门控制在下方,打开门药物即可随料斗(17)滑出。为了位置移动的方便,本发明还特意在支架(11)上安装了轮子(12)。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主要用于中药材的前处理,它可以加工枳壳、毛知母、香附、骨碎补和龟板、鳖甲等多种中药材,还可用于轻工、农副业生产中对于有毛、皮和瓤的物料之加工。
生产能力300~500kg/hr合格率95~100%破损率2~5%功率1.5kw
权利要求
1.一个由滚筒(1)、刮板(2)、齿(3)、异步装置(8)和传动系统(4)、(5)、(6)、(13)所组成的供中药材加工用的滚筒式去毛机,其特征在于,该机是利用滚筒上的齿和刮板以异步速度运转时与药物之间产生的碰撞及摩擦力来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的。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之去毛机,其特征在于滚筒与刮板之间的异步运转是通过异步装置(8)调节施加于滚筒上的摩擦力来实现的,所述异步装置至少包括调节手柄(7)、丝杆(9)和刹车片(10)。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之去毛机,其特征是在滚筒上装有齿(3)。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之去毛机,其特征在于主轴(4)上装有顶端呈刀口状的刮板(2),所述之刮板按相差45°角依次排列。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之去毛机,其特征在于支架(11)上装有倾斜的料斗(17),以便聚集加工好了的药物。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之去毛机,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装有轮子(12),以利去毛机位置移动之方便。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中药材前处理的滚筒式去毛机,采用滚筒上安装齿,主轴上安装顶端呈刀口状的刮板,且通过异步装置使滚筒与刮板可同时以不同速度运转的方案设计。利用滚筒上的齿和刮板与药材之间产生的碰撞及摩擦力来加工中药材的独特方法,取代了手工刮毛,去皮和挖瓤的传统工艺,改变了工人多尘而繁重的劳动环境,从而实现了中药材前处理的机械化,达到了省工、高效之目的。
文档编号A01F29/00GK85104925SQ85104925
公开日1986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22日
发明者王智勇 申请人:王智勇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