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鱼虾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1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鱼虾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防治鱼虾等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的方法以及为使用该方法而设计的专用装置的技术。
夏秋季节气温水温较高,鱼虾养成池内积累的残饵、排泄物和其它有机物质分解很快,造成池内缺氧并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如硫化氢、亚硝酸盐、氨氮等。同时水质恶化使病菌、病毒和一些寄生性生物大量生长。这些有毒物质和有害生物主要集中在池子底部,其它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等也主要集中在池底。且池底有机物含量高,分解时消耗大量氧气,是缺氧区。而该区正是鱼虾等摄食和栖息的主要场所。在此环境下鱼虾生长不仅受影响,严重时还导致浮头和病害发生。工业污染和大面积鱼虾养殖使近海和一些湖泊污染发生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赤潮发生。为了防止鱼虾浮头,国内外多采用增氧机搅动池水增氧,但如果发生严重浮头,增氧机效果不显著,且增氧机需用交流电和较大功率机械,不适用于野外大面积水面,也不能消除水质污染和病害。为防治鱼虾疾病,国内外多采用把抗菌素等加到饵料中去的方法,也有少数单位试验用注射人工疫苗来增强鱼虾的抗病能力。但鱼虾生病时多不愿摄食,投施药饵收效不大,人工疫苗注射不适用养虾业,养鱼业也只能小面积使用。为净化水质、消除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有人介绍用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过氧化物等全池泼洒。此法药品用量大、撒不匀,作用慢,效果不甚明显,且对鱼虾和浮游生物有伤害作用。有人介绍用光合细菌和藻类净化水质,但此法作用慢,仅起预防作用。对富营养化造成的赤潮,现无有效方法。总之,国内外对鱼虾养成中的浮头、病害、水环境污染尚未有综合治理技术。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种种缺点和问题而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并为使用该方法设计了专用装置。
本发明的要点是把甲、乙两种复合物质投放在所设计的专用装置内,用压缩气体混合搅拌均匀,并在一定压力下把充分混合作用的甲、乙两种复合物质经该装置的导管迅速、均匀、大面积地喷射至鱼虾养成池池底。甲种复合物质由下述重量比成份组成,C6H8O7或Na3C6H5O7∶C6H8O6∶C5H9NO4或C5H8NNaO4∶K2HPO4∶Na2B4O5(OH)4·8H2O或H3BO3∶喹乙醇∶三十烷醇∶水=0.15-1.2∶0.01-0.19∶0.16-0.33∶0.03-0.95∶0.04-0.25∶0.008-0.15∶0.0002-0.0015∶21-38。
乙种复合物质由下述重量比物质组成,C6H18O24P6∶H2O2∶KH2PO4∶KCl∶Na2H2Y·2H2O∶CH3COOOH∶水=0.025-0.18∶5.2-8.8∶0.03-0.95∶0.02-0.15∶0.03-0.16∶0.001-0.012∶12-26。
甲乙两种复合物质按2∶1的重量比先后投放在如附图
所示的专用装置内用压缩气体混合搅拌并加压喷射,亩用量0.5至12.5公斤。甲、乙两种复合物质可以由投料口④投入槽箱①内,也可以经吸入管(15),由吸气吸液加压器(18)打入槽箱①内。吸入管(15)主要用来吸空气,加压器(18)也主要用来压缩空气。加压器(18)由直流电源(13)驱动直流电机(22),带动偏心轮(21)和连杆(20),使胶皮活塞(19)作往复运动。当活塞(19)向右移动时,入口活动膜片(16)打开,出口活动膜片(17)关闭,使空气经吸入管(15)吸入胶皮活塞(19)腔内;当活塞(19)向左移动时,(16)关闭,(17)打开,活塞腔内受活塞压缩的气体经软管⑤、三通⑧、支管⑦、搅拌扩散头⑥和⑨压入槽箱①内,使甲、乙两种混合物质在流动气体的连续搅拌下充分混合作用并保持一定压力;打开流速控制开关(12),混合物质经吸液管(10),流量计(11),总导管(23),分流器(24)进入若干个长度能达到鱼虾养成池池底的分流导管(26),由喷射头(28)快速、均匀地喷射至池底。在槽箱①旁还装有液面指示管②和开关③。为便于夜间喷洒还装有照明装茫 4),为便于加长分流器,还装有分流器连接头(25),连接头上带有密封胶垫,用螺旋固定。为便于固定或调整各喷头(28)间的距离,还装有定距带(27),用螺丝固定或调距。
本发明自一九八二年以来,经实验室小试和生产性实验应用证明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我国数百万亩虾池、数千万亩鱼池,每年仅因病害和浮头就减产百分之二十以上,折合人民币数亿元。若采用本发明,可综合防治鱼虾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并可防治赤潮。对抢救鱼虾等浮头及消除有毒物质如硫化氢等具有特效,并能大大降低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的毒性。可迅速产生氧气,立即抢救鱼虾浮头,并可消除或抑制病菌、病害和一些寄生性生物的生长。本发明提供的技术使用方便,专用装置可装在小船和筏子上,一小时可喷洒50-200亩。复合物质无嗅无毒,价格便宜,花一元成本,可带来百倍乃至千倍的价值。
附图是本发明专用装置示意图。①槽箱,②液面指示管,③液面指示管开关,④投料口,⑤软管,⑥、⑨搅拌扩散头,⑦支管,⑧三通,(10)吸液管,(11)流量计,(12)流速控制开关,(13)直流电源,(14)照明装置,(15)空气、液体吸入管,(16)入口活动膜片,(17)出口活动膜片,(18)吸气吸液加压器,(19)胶皮活塞,(20)连杆,(21)偏心轮,(22)直流电机,(23)总导管,(24)分流器,(25)分流器连接头,(26)分流导管,(27)定距带,(28)喷射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鱼虾等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本发明所设计的可装在船上的专用装置内,用压缩空气把甲、乙二种复合物质加压搅拌混合成均匀的液体,并由导管喷射至鱼虾养成池池底的一种方法,其中甲种复合物质由C6H8O7或Na3C6H5O7、C6H8O6、C5H9HO4或C5H8NNao4、K2HPO4、Na2B4O5(OH)4·8H2O或H3BO3、喹乙醇、三十烷醇、水八种物质组成,其重量比为0.15-1.2∶0.01-0.19∶0.16-0.33∶0.03-0.95∶0.04-0.25∶0.008-0.15∶0.0002-0.0015∶21-38;乙种复合物质由C6H18O24P6、H2O2、KH2PO4、Kcl、Na2H2Y·2H2O、CH3COOOH、水七种物质组成,其重量比为0.025-0.18∶5.2-8.8∶0.03-0.95∶0.02-0.15∶0.03-0.16∶0.001-0.012∶12-26;甲、乙二种复合物质的重量比为2∶1。亩用量0.5至12.5公斤。根据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的程度决定用量。
2.一种专用于权利要求1所说方法的装置,该装置有一个可以让压缩空气来混合搅拌甲、乙二种复合物质的槽箱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装有用来吸入并加压空气或吸入复合物质的吸气吸液加压器18和可把混合均匀的液体喷射至鱼虾养成池池底的液体喷射器,其中吸气吸液加压器18由直流电机22、偏心轮21、连杆20、胶皮活塞19、空气或复合物质吸入管15、入口活动膜片16、出口活动膜片17、软管5、三通8、支管7、搅拌扩散头6和9所组成,并装有向直流电机22供电的直流电源13;液体喷射器由吸液管10、流量计11、流速控制开关12、总导管23、分流器24、若干个长度能达到鱼虾养成池池底的分流导管26、若干个喷射头28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槽箱1上装有投料口4,液面指示管2和液面指示管开关3。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说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装有可在夜间喷射混合液体时使用的照明装置14。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说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喷射器上装有可以加长分流器24的分流器接头25和用于调节各喷射头28间距离的定距带2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防治鱼虾浮头病害和水质污染的专门技术。由C
文档编号A01M7/00GK1037066SQ88105260
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7日
发明者朱校斌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