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去苦味方法与进行此方法之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35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豆去苦味方法与进行此方法之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大豆去苦味的方法有关,方法中将大豆放在流化床中,与100℃以上的热气流接触,并有关执行这方法的器具。
已知自然状态的大豆由于含酶,不适合人类作食用。这些酶不仅有苦味,而且影响消化。因此,习惯上在加工大豆时使之减少苦味。并且,在加工时必须去壳。
从专利第DE-PS2,354,617号得知一种方法和装置,将大豆通过热冲击处理进行去壳,将大豆在流化床中,在10分钟以上的时间中,与温度超过100℃的热气流接触,然后趁谷粒的受热及弹性状态,使之接受冲击处理。在这过程中,在大豆去壳的同时,谷粒被分为两部分。大豆在流化床中受热冲击处理时,同时去除苦味。大豆和其他相似有壳果实的这种去壳方法,已通过实际运作的试验。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这种方法和装置,提高进行大豆处理的效率,尤其可降低这种方法需用的能源成本。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提议将大豆在流化床中接触140℃以上的气体,然后在保热箱中作后处理,历时至少10分钟而基本不需再供热。
出意料的是据发现应用这方法可使去苦需用的能源成本,几乎减为目前的一半。
从专利第DE-OS 3,440,091号已知,一种特别运用于可可豆等的有壳果实消毒法,据称将有壳果实在流化床中处理后输送到一个保热阶段,使之在一定时间中接受其本身的温度与湿度的作用。在这保热阶段中,理想消毒作用的取得,是因为有壳果实散发的热水汽。于是便可能将物品本性、收获环境或运输环境等等对有壳果实污染而滋生的菌消灭。然而在这已知的资料中,没有提到为减少大豆苦味在流化床中作热空气处理后,再在保热箱中进行很长时间的后处理。以节省能源成本。但至少指出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取得双重效果,即除已知效果外,还有消毒作用。
流化床使用的气体一般为空气,但在一些应用范围中,提议使用惰性气体,诸如CO2,氮或其他气体。
为保证在后处理开始时,保证保热箱有需要的温度,可将这保热箱预热,例如达到工作温度水平,这表明本发明的方法又有另一优点。假如保热箱的温度仅约为处理开始时的环境温度,便可能需要这种预加热。假如用紧密连续的批量处理大豆,便不需这种预热。
为取得尽可能好的均匀效果,可用本发明方法提出的辅助输送系统,使流化床中驻留时间中的变化平均化。
在原则上,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用上述DE-OS专利中作其他用途的装置进行,即用有一种流化床的装置进行,这流化床有一个物品进口,一个物品出口,和至少一个热空气流进给口,一个保热箱与物品进口连接,但还可有一个大豆加湿器,放在流化床物品进口的前面,或在流化床中用一个输送系统,将大豆不断在流化床中送过。
然而最好使用有流化床的装置,流化床有一个物品进口,一个物品出口和至少一个热空气流供给进口,有一个保热箱与物品出口连接,设有一个预热器可暂时通电,以保证任何时候有正确的处理参数,尤其要保证在冷态起动时,本发明提出的装置有需要的初始温度。
有一个冷却装置与保热箱的出口适当连接使处理的大豆冷却,从而防止不良的味觉变化,例如在下降到最低含水水平后。并且,迅速冷却可防止诸如霉菌等微生物生长有利条件的长期持续。
在下文中,藉助附图对发明作详细叙述,附图如下


图1示第一方案,下文以之为基础对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作说明,图2示第二方案,下文以之为基础对本发明的方法及装置作说明。

图1表示的方案中,将大豆通过一个加湿器1送入流化床,大豆在加湿器中按处理过程的需要,一般达到重量的10%以上,但具体为重量的11%至13%。当然假如输入的大豆已达到这含水量便可省略加湿过程。
在这情况下,将大豆通过物品进口3向流化床2供给,通过物品出口4排出。在流化床2中用输送系统5引导大豆通过流化床2,有均匀的驻留时间。

图1所示的方案中,流化床仅有两个进口2,图中有简示,通过这进口将温度在140℃以上的热空气引入流化床2。温度甚至更好在150℃以上,因为这样可供给相对高的温度,便有相应的高热能,最后便使总能耗有很大的节约,效果出人预料。但是据发现,仅通过下面提及的参数,便可取得最佳效果a)将大豆在一个流化床2中与温度最高为250℃的气体接触,最好气体最高温度为220℃;但以210℃为宜。
b)将大豆在流化床2中与温度在150℃以上的气体接触;
c)将大豆放在有适当绝热件的保热箱9中,在10至60分钟的时间内作后处理,最好为20至40分钟,但具体约30分钟;
d)在后处理开始前将保热箱9预热,最好达到至少100℃,具体为120℃;
e)将大豆送入流化床2中,初始湿度至少为重量的10%,最好为重量的11至13,需要时则预加湿。
流化床2中之大豆在一段时间中与该温度接触,使其本体温度达到100℃以上,具体在110℃与125℃之间,在流化床2中与热气体气流接触,最好时间短于5分钟,例如1至3分钟。用辅助输送系统5使流化床2中的驻留时间均匀。将大豆在保热箱9中处理后将大豆冷却。
热空气排出通过出口7。通过供给热空气对位于流化床2中的大豆作热处理,处理时间的长短,按100℃以上(大部在110℃至125℃之间)的大豆本体温度(平均温度)的函数适当控制。
热处理时间一般持续少于五分钟,极可能为一至三分钟。基本原料含水量在这方面起很大作用。一般可依赖大豆的自然湿度,便足以进行谷粒内的这种“煮熟过程”,破坏苦酶。为保证均匀的初始状态,注意豆料初始含水量至少为重量的10%有利,多数在11%至13%之间。这就是上述加湿器1的目的。
从流化床2的物品出口4排出的大豆,在热态下用螺旋输送器8送入
图1中之保热箱9,在10至60分钟的时间阶段中作后处理,即接受本身温度的作用,含水不能逸出保热箱9,在10至60分钟的时间阶段中作后处理,即接受本身温度的作用,含水不能逸出保热箱9外,便可以提高对酶破坏的能力。
保热箱9适当绝热,在绝热层与金属外壁之间设有预热器20,可暂时通电将保热箱9适当加热,达到接近初始时要求的温度,即一般约为大豆温度、或相应的工作温度。达到这温度将预热器20断电,避免继续消耗能量。在理论上这是可能的,尤其在保热箱9的绝热能力差时,可向保热箱供热以补偿损耗。为此便需有可能向下调节加热器的加热能力。然而可适当配备控制器,以求可准确调节保热箱9的温度,保热箱有测温器21,和与之连接的加热器20控制回路。
保热箱9的出口10与一个提升器11连接,在后处理终了时,将大豆从保热箱9,经过提升器,送入冷却器12,冷却器在
图1的方案中为卧式冷却器。已去苦味的大豆从冷却器12中排出后装入容器,例如袋13,用以进行运输。
在图2的特定方案中,相当于
图1绘示的部件,都用与
图1相同的标图号标示。通过进口6送入流化床的热空气,利用鼓风机14输送,在加热器15中加热到上述温度。热空气通过出口7的排出,利用风扇16进行,风扇16放在设计为气滤的空气洁净器17的前面。空气洁净器分离出的颗粒,尤其是脱去的壳,通过18排出。
在图2的特定方案中,省略了螺旋输送器及提升器11;大豆直接从流化床2进入保热箱9,从保热箱输送到冷却器12。这冷却器在图2的特定方案中为垂直冷却器。冷却剂用风扇19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显然还可以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便利将大豆去壳。在这情况下,仅在经过保热箱9后才可能用风选机作适当的冲击去壳。虽然在理论上也可在经过保热箱前进行。
但是由于肯定在保热箱9中已将大部分壳脱去,为清理已脱除的壳,在经过保热箱9后首先用筛或另一装置分选可能有益。当用本发明方法方便去壳,去壳时已进行适当冷却,例如用空气分选器在冲击与第二次分选过程中同时进行,则可省略随后的冷却过程。反之,如有需要,在冲击后(可考虑用橡胶辊脱壳器)进行一次分选便可。
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的各下列实施例都用
图1中的设备进行。
例1饲料大豆有水分占重量12.2%,尿素酶含量2.23(以溶剂引入阶段中每分钟每克中的氮的mg含量计算),含抗胰蛋白酶82,300单位(胰蛋白酶抑制单位),将大豆在14.9℃温度下送入流化床2,通过加湿器1(天然含水量足够),在第一部分中送入温度为166℃的空气,将其迅速加热,在第二部分中(仅需维持大豆已达到的温度)达到温度148℃。流化床2排气,温度仍为126℃,在第二次加温后,将其引入流化床2再循环。大豆在流化床中的驻留时间总共三分钟。
大豆离开流化床2后,在螺旋输送器8的末端,温度仍在100℃以上,例如110.5℃。在这温度下达到保热箱9,在里面放置20分钟以上。保热箱9已经预热,有绝热,使大豆在里面的热损耗仅3.4℃,因而大豆离开保热箱9时仍为107.1℃。然后,为了避开约70℃至25℃的有害细菌生长繁殖温度范围,用冷却器12将大豆迅速冷却。
在其后的分析中得知残余含水占重量的8.4%,含尿素酶0.11单位,抗尿素酶11,400单位。
例2将与例1有同初始数值的大豆,基本按同方法处理,但这次在保热箱9中驻留时间改为40分钟。大豆在保热箱9的出口仍有103.8℃。
经分析示明残余含水占重量的8.8%,在一方面如与第一例比较,应仍在允许范围内,而在另一方面,说明在保热箱9中的驻留时间,对残余水分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保热箱9密闭,不让水分逸出。
在两例中的尿素酶与抗尿素酶的含量都可能再下降,例如分别达到0.07单位和7,900单位。
例3与
图1有相同的基本原料和基本相同的处理方法,但进一步延长在保热箱9中的驻留时间的影响,例如延长到60分钟。
经分析后说明,残余含水占重量的8.2%,尿素酶的含量为0.04单位,抗尿素酶的含量为5,900单位,则在保热箱9的出口,大豆温度为101.5℃,这说明甚至在上面取得的数值一般能满足需要时,进一步延长驻留时间便可以进一步减少苦味。但也应注意进一步延长驻留时间时,大豆在保热箱9中的温度可能降低到100℃以下,这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建议采取的对策是提高流化床2中的温度,或延长在流化床中的驻留时间,这可用辅助输送系统5作非常精确的调节。
例4在本例中,原则上大豆已有足够的水分,首先将其放入加湿器1中用实施例1中的水汽加湿,以检查增加水分对去苦味过程的影响。
大豆在加湿器1中用蒸汽处理的终了时,温度达到33.3℃,流化床第一部分中的空气温度与实施例1相同,第二部分中的温度147℃,仅略低于实施例1,排气温度为125℃。达到保热箱9的大豆的温度为113.1℃,40分钟后离开时的温度为104.3℃。经分析表明残余含水量占重量的9.1%,尿素酶含量为0.15单位,抗尿素酶含量为4,900单位。这说明初始湿度为10%至15%,尤其在11%至13%之间时可取得最佳效果(与实施1比较),增加含水量产生降低的去苦味效果。
例5在本例中,试略减少供给流化床2中大豆的热能,在流化床2中的初始温度为18.9℃,再通过加湿器1。第一部分中的空气温度为165℃,第二部分中的温度为145℃。辅助输送系统5的速度的增高,达到可将大豆在流化床2中的驻留时间减少到仅2.5分钟。流化床2出口的大豆温度为111.5℃,与输送器8对应,在保热箱9中停留60分钟。
经分析说明残余含水量占重量的8.7%,尿素酶含量为0.06单位,抗尿素酶为6,900单位。与实施例3比较,流化床温度对最终效果的影响明显。
例6本例检查的是驻留时间在流化床2中的影响,也就是检查大豆原料流速的影响,但是同时还要求测试在装置1中增加温度是否有改进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原料温度为19.0℃,在加湿器1中加热到135.0℃。在流化床2第一部中的气流温度为190℃,第二部中为170℃,因此大豆在流化床2中停留两分钟后,达到保热箱9时为119.5℃,在里面停留十分钟后,温度仍为107.5℃,显示流化床温度还可进一步降低而保热箱9的出口不会降到100℃以下。
以后作的分析表明,在高干燥度中残余水分占重量的7.9%。但是尿素酶含量为0.06单位,抗尿素酶为8,200单位时去苦运作进行良好。
例7进一步提高通过
图1中装置的原料流速度,使大豆可直接送入流化床2。流化床2中的空气温度在第一部中为185℃,在第二部中为175℃,驻留时间仅1.5分钟,因而有高能量比耗。
在保热箱9仅经过十分钟驻留时后,将大豆在107.5℃温度下排出。经分析后显示,残余水分含量占重量的9.2%,尿素酶含量为0.09单位,抗尿素酶含量为13.500单位。
例8为进一步减少去苦操作,可将实施例7重复进行,但在保热箱9中的驻留时间延长到20分钟。排出保热箱9的大豆为106.2℃。经分析表明尿素酶含量0.08单位,抗尿素酶含量为10,400单位。
例9本例一方面试进一步提高通过量,而另一方面对实施例7及8的去苦操作改进。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初步工序,将流化床2的第一部中的空气温度提高到205℃,第二部中空气温度提高到188℃,从而到达保热箱9的大豆的温度为125.8℃;15分钟后排出的温度为109.2℃。从本例发现的热损耗表明绝热起很大的作用,如有需要应用加热装置20补偿热损耗。
在其后进行的分析表明,大豆的残余含水量占重量的8.3%,尿素酶含量为0.01单位,抗尿素酶8,300单位。
例10为比较实施例1与4的效果,将相同的大豆原料直接供给流化床2,其空气温度达到168℃,第二部达146℃。在保热箱9中驻留40分钟后,最后排出时的大豆温度为107.2℃,残余水分量占重量的8.9%,尿素酶含量为0.05单位,抗尿素酶含量为8.700单位。
与DE-PS 2,354,617号专利所述相似的无保热箱比较,不仅分析结果有改进,而且最重要的是能量消耗减少40%至60%。
在本发明范围内可想象作无数的变化;例如图2所示,可完全有利省去流化床2与保热箱9之间的输送器8。但是如用输送器则可用任何原理的输送器,然而放在封闭腔中的螺旋输送器8(
图1)特别适用,因可将热损耗保持于低水平,事实上甚至可以在这螺旋输送器的腔和保热箱9中都设预热器。当然,保热箱的运作可不需预热器,尤其因为有绝热件使热损耗低时。并且不用图示的有叶片的链式输送器5而用其他辅助输送器,诸如螺旋输送器等也是已知的方法。根据上面的叙述,通常希望对温度作调节,使大豆在保热箱9的出口至少仍为100℃,但在特殊情况下可减低至90℃,或甚至减低到70℃以上。
在用图2的装置时,热损耗小也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在上述举例中,流化床2的温度也能相应减低。采用这种方法,温度降到150℃以下,事实上降到140℃并且/或者减短驻留时间,都可以分别取得较高的流动性能。尤其在保热箱9中的驻留时间延长时如此。此外,显然仅在大豆含水量达到重量的9%至10%时,才以使用加湿器2为理想。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豆去苦味方法,其中大豆放在流化床(2)中与温度在100℃以上的热气流接触,其特征在于将大豆放在流化床(2)中与温度在100℃以上的气体接触,然后在至少10分钟时间内在保热箱(9)中作后处理,基本不再供热。
2.如权利要求1中之方法,而特征为至少有下列特征中之至少一个特征a)将大豆在一个流化床(2)中与温度最高为250℃的气体接触,最好气体最高温度为220℃;但以210℃为宜;b)将大豆在流化床(2)中与温度在150℃以上的气体接触;c)将大豆放在有适当绝热件的保热箱(9)中,在10至60分钟的时间内作后处理,最好为20至40分钟,但具体约30分钟;d)在后处理开始前将保热箱(9)预热,最好达到至少100℃,具体为120℃;e)将大豆送入流化床(2)中,初始湿度至少为重量的10%,最好为重量的11至13,需要时则预加湿。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之方法,而待征为流化床(2)中之大豆在一段时间中与该温度接触,使其本身温度达到100℃以上,具体在110℃与125℃之间,在流化床(2)中与热气流接触,最好时间短于5分钟,例如1至3分钟。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之方法,而特征为用辅助输送系统(5)使流化床(2)中的驻留时间均匀。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之方法,而特征为将大豆在保热箱(9)中处理后将大豆冷却。
6.有流化床(2)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流化床有一个物品进口(3),一个物品出口(4),和至少一个热空气流供给口(6),一个与物品出口(4)连接的保热箱(9)按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进行操作。
7.如权利要求6之装置使用法,而有大豆加湿器(1)放在流化床(2)的物品进口(3)的前方。
8.如权利要求6或7之装置使用法,在流化床(2)中使用一个输送系统(5),将大豆通过流化床(2)连续输送。
9.一种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之方法之装置,包括的流化床(2)有物品进口(3),物品出口(4)和至少一个热空气流的供给口(6),一个保热箱(9)与物品进口(4)连接,设有预热装置可暂时通电起动。
10.如权利要求9之装置,而特征为一个调节预热器的控制装置,使保热箱(9)中的温度平均化,并且/或者将一个冷却器与保热箱(9)的出口连接。
全文摘要
为去除大豆的苦味,首先用140℃以上的气体在流化床中加热,然后在流化床中仅用大豆本身热量的影响,处理至少10分钟。
文档编号A23N15/00GK1050125SQ90106509
公开日1991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15日
发明者卡尔·乌尔马 申请人:比勒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