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熊胆止咳药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01077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熊胆止咳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机有效成份的医药配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新的止咳中成药的制造方法。目前,在止咳中成药中,有用蛇胆,川贝母等作配方者,效果较好。但由于蛇胆的广泛应用,原料紧缺,而且蛇胆是由杀蛇取胆而得,因此,大量使用蛇胆,必将造成蛇资源的缺泛,从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在我国,有人用熊胆制成抑咳散,用于治疗小儿百日咳,该药为粉剂起止咳作用。但不适用于成人的止咳、平喘、祛痰等方面的治疗。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在药效上与蛇胆相近,而在止咳、平喘、祛痰药效诸方面比蛇胆更优而且经济、原料丰富的药物,以取代蛇胆应用于止咳中成药的生产中。同时寻找一种配剂合理,能充分发挥熊胆等药物作用的制药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根据中医理论痰热症、痰燥症外兼痰浊之喘症,乃风热犯肺、热邪郁结于内,则痰热内结,故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肺阴不足则虚火烁津而成燥痰、久病肺弱、咳伤肺气,气失所主则少气而喘。据此,本发明采用的配方中,君药为熊胆、川贝母,熊胆用以清沁泻热,且苦能坚阴,川贝母清热润肺。辅以苦杏仁苦泄降气、止咳平喘。蜂蜜补中、润燥、助以薄荷脑疏风散热。诸药共奏清热化痰之功,气泻则火自降,清热则痰消,痰消则咳嗽即止,诸证自可解除。依据上面的方解。选择优质原料、合理的配比和生产工艺仍是保障药效能充分发挥出来的关键。为此,本方法中选取的原料有熊胆包括哺乳纲熊科动物黑熊的干燥引流熊胆汁,(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药试字2-06-1号)和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干燥鳞茎(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P22)。杏仁水含苦杏仁甙。按氢氰酸(HCN)计算应为0.09-0.11%(g/ml),《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药品标准》川卫药发(88)215号。蜂蜜为蜂蜜科昆虫中华蜂蜜或意大利蜂所酿的蜜。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第P318。薄荷脑为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环状醇。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P301。此外,还有调味和调比重的药用一级蔗糖、防腐用的药用尼泊金乙脂、苯甲酸钠和调色用的焦糖及水。为确保君药的有效成分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方法中对熊胆等药物进行了预处理。熊胆液的制备熊胆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胆汁酸的金属盐类,它具有易溶于水,且在高温(80℃以上)易被破坏的特性。因此,熊胆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应采用温水溶解法;即取相当熊胆粉十倍重量的水加热煮沸,冷却至40-65℃,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将熊胆粉缓缓加入,等完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的滤液置于5-10℃的温度下,放置7-10天待滤液自然沉降,取上清液、沉淀物再经过滤或离心方法再次分离取清液,以保证熊胆的有效成分能充分的提取。川贝流浸膏的制备将川贝母净选淘洗,在80℃±5℃下烘干、粉碎,然后按中国药典85年版第一部中川贝母流浸膏的乙醇渗漉法制备。焦糖的制备在白糖中加入少量氯化铵熬炼至色呈深黄棕色或棕褐色。原料准备好后按下列比例范围选取进行配方(按配制1000ml止咳药剂)熊胆0.05-9.5g川贝母10-100g(如用川贝流浸膏则为10-100ml)杏仁水5-90ml蜂蜜10-100g薄荷脑0.05-1.5g蔗糖100-950g尼泊金乙脂0.3-0.5g苯甲酸钠2-4g焦糖0.1-0.3g水加至1000ml根据实验结果,优选以下二十五组配方(按配制1000ml止咳药计)</tables>选取以上任一组配方,按下列方法配药(1)制糖浆按配方,取适量水煮沸,加入苯甲酸钠,待溶解后加入蔗糖、蜂蜜、然后在0.2-0.4Mpa气压下煮沸50-65分钟,过滤,得滤液即可。(2)待糖浆冷却至40-65℃时加入预处理好的熊胆液,并充分搅拌。(3)将尼泊金乙脂、薄荷脑加入川贝流浸膏中,待溶解后过滤得滤液,再将该滤液缓缓加入到上面(2)所制得的糖浆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均匀。(4)加入杏仁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焦糖,搅拌均匀(5)将所得药液过滤,得滤液后加水至1000ml即成。实施例1按1#配方配制1000ml本止咳药取950ml蒸馏水煮沸,加入2g苯甲酸钠,溶解后加入100g蔗糖,10g蜂蜜,在0.3Mpa气压下煮沸6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即为糖浆。待该糖浆冷却至50℃时加入事先配制好的含0.5g熊胆的熊胆液,并充分搅拌。将尼泊金乙脂0.3g,薄荷脑0.05g加入10ml川贝流浸膏中,待溶解后提取滤液,将好该滤液缓缓加入到上面所得的糖浆中,边加边搅拌均匀。加入5ml杏仁水并搅拌匀,再加入0.1g焦糖调色,最后将所得药液过滤得滤液,加入蒸馏水使之补充1000ml药液。测定药液的相对密度及PH值,并进行比色,符合标准要求即可。实施例2按2#配方配制1000ml止咳药取800ml蒸馏水煮沸,加入3g苯甲酸钠,待溶解后加入950g蔗糖,100g蜂蜜,然后在0.4Mpa气压下煮沸65分钟,过滤得滤液,待糖浆冷却65℃时加入事先配制好的含熊胆95g的熊胆液,充分搅拌。将0.5g尼泊金乙脂,1.5g薄荷脑加入100ml的川贝流浸膏中,待溶解后提取滤液,并将该滤液缓缓加入到上面所得的糖浆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均匀,加入90ml杏仁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焦糖0.1g调色,最后将所得药液过滤得滤液后加入新鲜蒸馏水使之补足1000ml药液。实施例3,按12#配方配制1000ml本止咳药取850ml蒸馏水煮沸,加入3g苯甲酸钠,待溶解后加入560g蔗糖,80g蜂蜜,然后在0.3Mpa气压下煮沸50分钟,过滤,提取滤液,待糖浆冷却到45℃时加入事先配制好的含熊胆12g的熊胆液充分搅拌。将0.5g尼泊金乙脂,0.5g薄荷脑加入75ml的川贝流浸膏中,待溶解后提取滤液,并将该滤液缓缓加入到上面所得的糖浆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均匀,然后加入30ml杏仁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焦糖0.1g调色,最后将所得药液过滤得滤液后,加入蒸馏水补足1000ml药液。将以上所制得的止咳药进行稳定性试验,检查药物的下列指标性状澄明度采用肉眼对比观察。相对密度按中国药典85年舨附录第20页中比重瓶法测定。PH值按中国药典85年版附录第44页中电位法测定。卫生学检查按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84年修订的《药品卫生检验方法》规程检查。鉴别检查胆汁酸和生物碱均合格。外观检查。稳定性试验采用加速试验时间16天,温度55℃恒温下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到,稳定性试验六项考核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本止咳药制剂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在室温条件下一年半保存不会发生质量变化。用这种方法制成的止咳中成药,有较强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而且无毒牲反应,安全可靠1、小鼠一次口服高剂量熊胆处方25ml/kg试液,服药后小鼠未见异常反应,全部存活。2、祛痰试验用本方法所得的高、低剂量止咳药给小鼠服用后,显著地提高小鼠支气管酚红的排出量(P<0.01),特别是高剂量药比现有的含蛇胆止咳药的酚红排出量的比值大。3、镇咳试验高低剂量配方药物的半数有效率EDT50的比值,其低剂量配方药液150%>R>130%,高剂量处方药液R>150%。其中R为镇咳指数。R>130%为有镇咳作用。4、平喘试验高、低两种剂量处方药液服药后均能延长组胺引喘的潜伏期(P<0.02)在临床疗效试验方面证实,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止咳药在治疗细菌或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喘憋性炎方面,有显著的化痰、止咳、平喘作用,它比现有的含蛇胆的止咳药药效优。对比试验如下治疗组60例,应用本发明止咳药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含蛇胆的止咳药治疗。两组中的病人采用双育随机分组。诊断标准肺炎除有发烧、咳嗽咳喘外,均为X片下实有肺实质性炎性病变;支气管炎有发烧、咳嗽或咳喘、双肺间及干性或湿性罗音,X片未发现有肺实质性炎变;上呼吸道炎指有咳嗽、发烧、鼻阻或流涕,打喷嚏等;扁桃腺炎有咳嗽、发烧及咽充血、扁桃腺肿大充血或脓点。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咳嗽或咳喘完全消失或偶有1~2声单声咳嗽。2、显效咳嗽或咳喘比治疗前明显减轻。3、好转咳嗽或咳喘比治疗前有所减轻。4、无效咳嗽或咳喘比治疗前一样或加重。转归情况见下表表权利要求1.一种止咳中成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配方中含有(按配制1000ml药量计)熊胆0.05-9.5g川贝母10-100g(如用川贝流浸膏则为10-100ml)杏仁水5-90ml蜂蜜10-100g薄荷脑0.05-1.5g蔗糖100-950g尼泊金乙脂0.3-0.5g苯甲酸钠2-4g焦糖0.1-0.3g水加至1000ml配药工艺包括(1)制糖浆按配方量,将水煮沸后加入苯甲酸钠,待溶解后加入蔗糖、蜂蜜,然后在0.2-0.4Mpa气压下煮沸50-65分钟,过滤,得滤液即可。(2)待糖浆冷却至40-65℃时,加入含熊胆0.05~9.5g/1000ml的熊胆液,充分搅拌。(3)按比例将尼泊金乙脂、薄荷脑加入川贝流浸膏中,待溶解后过滤得滤液,再将该滤液缓缓加入到上面含熊胆糖浆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均匀;加入杏仁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焦糖,拌匀;将所得药液过滤,得滤液后加入水以补足所配制的量。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止咳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中的熊胆是哺乳纲熊科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或熊科动物黑熊胆囊引流胆汁的干燥品。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止咳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熊胆液用温水溶解法制得即取相当于熊胆粉十倍重量的水加热煮沸,冷却至40-65℃,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将熊胆粉缓缓加入,待完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的滤液置于5-10℃的温度下放置7-10天,待滤液自然沉降,取上清液,沉淀物再经过滤或离心方法再次分离取清液。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止咳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贝母是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干燥鳞茎。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止咳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000ml止咳药的配方中含有熊胆0.55g,川贝母65g,杏仁水55ml,蜂蜜65g,薄荷脑0.55g,蔗糖580g,尼泊金乙脂0.3g,苯甲酸钠2g、焦糖0.1g、水加至1000ml。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止咳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000ml止咳药的配方中含有熊胆1.2g,川贝母75g,杏仁水30g,蜂蜜80g,薄荷脑0.5g、蔗糖560g,尼伯金乙脂0.5g、苯甲酸钠3g,焦糖0.1g,水加至1000ml。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止咳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000ml止咳药的配方中含有熊胆7.0g,川贝母80g,杏仁水45g,蜂蜜50g,薄荷脑1.2g、蔗糖800g,尼伯金乙脂0.5g、苯甲酸钠3g,焦糖0.1g,水加至1000ml。全文摘要一种含熊胆止咳药的制备方法,其配方中的君药为熊胆,川贝母,辅助药为苦杏仁、蜂蜜等。熊胆经过用温水溶解法提取后按适当的配比制成止咳药。这种药选用熊胆代替蛇胆应用于止咳中成药的制剂中,用引流熊胆汁干燥品代替了杀蛇取胆,因此它解决了蛇胆原料缺乏的问题,也保护了自然生态的平衡。由于本药采用熊胆,并和其他药物的合理配方和合理的生产工艺,使药物的效力充分得到发挥,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文档编号A01N25/18GK1049283SQ9010752公开日1991年2月20日申请日期1990年9月12日优先权日1990年9月12日发明者李永川,胡子孝,张勇申请人:成都市雪峰制药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