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空心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48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V型空心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铲地的工具。
目前,广大农民使用的铲地工具仍然是沿袭了几千年的原始工具——锄头。由于锄头铲地需要对一条垄的两面垄坡(既两个垄背)分别铲两次,每铲一次都要弯一次腰,而且现在的锄头是实心的,铲动的土量大,所以用这种锄头铲地效率低,耗力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效率高、成本低、耗力少的新型的铲地工具替代现有的锄头。
附图
是V形空心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V”形空心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如附图所示,V形空心锄是由前行轮1、底盘2、后行轮3、铲刃4、铲刃固定架5、铲刃支架6、手柄7和手柄鞘8构成的。
底盘2是将2——3mm厚的钢板制成一段约500mm长的槽钢形状而形成的。底盘2的前端有前行轮1与之相连。前行轮1是由一个套在U形钢筋架上的小橡胶轮所组成,U形钢筋架开口的两端与底盘1的两个槽壁焊接在一起。后行轮3以同样的方式在底盘2的后半部底盘2相连接。
铲刃支架6是由一段长度与垄沟宽度相等的钢筋制成的。铲刃支架6横穿过底盘2的后部(既排在后行轮3的后边)与底盘2成90°夹角焊接在一起,既铲刃支架6与底盘2相连接。铲刃4是直接铲草松土的部件,是将较窄的带刃的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V形(既与垄沟的横截面相似的形状),然后再将V形的铲刃4的两端与铲刃支架6的两端相连接。为防止铲刃4前后晃动而设置了铲刃固定架5。铲刃固定架5是一对相互平行的V形铁架,这对V形铁架的底角分别与铲刃4的中间部份相连接,这对V形铁架的开口的两端分别与底盘2的两边相连接,也就是说,铲刃固定架5分别与铲刃4和铲刃支架6相连接。铲刃4与铲刃支架6和铲刃固定架5连接以后,便形成一个与垄沟横截面形状相似的V形的空心的锄头。V形空心锄的开口角度应根据V形铲刃4铲入垄背(既垄坡)的深度而定;V形空心锄的高度则须比后行轮3的高度高出一圈(约10-20mm)高出的部份就是铲刃4铲入土中的深度。
在底盘2的中部,有手柄鞘8与底盘2相连接。手柄鞘是用一段上粗下细的铁管制成的,将较细的一端穿孔,再将底盘2与手柄鞘的连接处横向穿孔,最后把手柄鞘8置放于槽钢形的底盘2的槽内,手柄鞘8的穿孔与底盘2上的穿孔对齐,用螺拴穿过手柄鞘8上的穿孔和底盘2上的穿孔将两者连接起来。手柄7是一段与一般锄把相同的圆木把,手柄7的一端直接插入手柄鞘8内与手柄鞘8相连接。
附图是V形空心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指前行轮、2是底盘、3是后行轮、4是铲刃、5是铲刃固定架、6是铲刃支架、7是手柄、8是手柄鞘。铲地时,将V形空心锄接前行轮1在前、铲刃4在后的方向置放垄沟内,操作者位于V形空心锄的后面两手握住手柄7,向前推动,使铲刃4深入土中向前铲草松土完成铲地动作。当操作者以推动铲土的姿式工作一段时间感到疲劳时,还可以改换姿式采用拉动铲土的方式。拉动铲土时操作者站到V形空心锄前面,双手拉动手柄7带动V形空心锄向前运行。拉动铲土时可以在底盘2的后部置放砖块以增加重力使铲刃4铲入土中。这样以不同的姿式使用V形空心锄可以减缓操作者的疲劳过程。
应用V形空心锄铲地比用锄头具有很多优越性。首先是可以提高铲地效率,由于铲刃4的形状是V形,推动一次便可以同时铲除两面垄背的草,等于锄头铲两次的工作量。其次是比用锄头更省力,因为V形空心锄的铲刃4是用极窄的带刃的钢片制成的,锄面是空心的,所推动的土量少;另外,V形空心锄采用轮式滑动装置,磨擦力较小。V形空心锄的铲地是人向前推动或向前拉动,用不着弯腰,所以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最后,V形空心锄能降低旱田作物成本。因为铲地是旱田作物田间管理中劳动量很大的一项工作,应用V形空心锄铲地可比过去用锄头铲地快2——3倍,大大地节省时间和人力,降低旱田作物的生产成本。
V形空心锄的制做过程极为简单,底盘2可以直接用槽钢形材制做,也可以用板材制做,铲刃支架可以用钢筋形材制做,铲刃固定架可以用2——3mm厚的薄板冲压制成。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用焊接,也可以用螺丝连接。
权利要求1.V形空心锄,一种用于铲地的工具,是由前行轮1、底盘2、后行轮3、铲刃4、铲刃固定架5、铲刃支架6、手柄7和手柄鞘8所构成,其特征是将极窄的带刃的富有弹性的薄钢片制成V形的铲刃4与铲刃支架6和铲刃固定架5相连接,便形成一个V形的空心的锄头。
专利摘要V形空心锄,一种用于铲土的工具。目前使用的锄头效率低、耗力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效率高、省力的新型铲地工具替代锄头。V形铲刃4与铲刃支架6、铲刃固定架5相互连接以后便形成一个与垄沟横截面形状相似的V的空心的锄头。应用V形空心锄铲地可以轮换采取推动式和拉动式两种铲地姿势以减缓疲劳过程。V形空心锄提高铲地效率,比锄头更省力,降低旱田作物成本。
文档编号A01B1/06GK2078958SQ90219568

公开日1991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25日
发明者赵闻天 申请人:赵闻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