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菸叶、蔬菜制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68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棉花、菸叶、蔬菜制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为一种钵筒设置为前后两排、能连续作业、生产效率高的能播种棉花、菸叶、蔬菜等作物种子的制“营养钵”机。
在“营养钵”上种植农作物或蔬菜种子,因水肥条件好,种子易萌发,幼苗根系发育好,利于作物生长,能增产已为人们所知,但人力、手工在大田制“营养钵”(直径50-100mm,高度100-150mm,柱体上端面中间有一个直径为30mm,高度为25mm的凹陷——小坑,该小坑为投种子小坑,投种后复上土壤,天旱可在钵体上局部浇水。)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种植农时短、很难实现大田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农业上提供一种人们劳动强度小的、能连续作业、生产效率高的、利于抢农时、能实现大田普及的种植农作物、蔬菜(种子)的制(营养)钵机。
农艺上,需要饮水、施肥、耕翻平整土壤、打畦埂,而后制钵机下地作业,然后人力点种、复土;地温低提早种植需地膜复盖,天旱时,在钵体上局部浇水(节约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机的下部,由纵横梁构成一框架,框架下面设有四个行走地轮;在框架左右纵梁上设有四根立柱,在立柱上横向固定有一个架体,在架体上设有左、右、中间共4个支架以及电机的固定部位;在架体下面框架上面的空间内设有前、后横梁,每排横梁上设有一定数量的钵筒,还设有一个固定相应数量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固定在一起)的横梁,前、后横梁分别与导向架焊接在一起,导向架与导向座固定在一起,导向座内孔与立柱之间为滑动配合;固定活塞杆的横梁通过弹簧与架体相连;动力传递零部件为皮带轮、皮带、齿轮、链轮、链条、链轮;与齿轮同轴上设置有摇杆→拉杆→前横梁→钵筒,其该轴上还设置有凸轮→倒立U型架→设有活塞杆、活塞的横梁;导向(前进部分)由中间架上齿轮、凸轮、压杆、弹簧、导管、导杆、铰接轴、棘爪、棘轮、地轮,棘轮与地轮同步转动,过一个棘爪,下落一排钵筒料——营养钵。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棉花、菸叶、蔬菜制钵机总体布置的主视结构简图,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
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示中零、部件序号
1、左支架,2、小齿轮,3、大皮带轮,4、齿轮,5、齿轮,6、三角皮带,7、电机,8、链条,9、右支架,10、链轮,11、倒立U型架,12、架体,13、立柱,14、导向架,14′、导向架,15、导向座,16、地轮,17、地轮半轴,18、横梁,19、横梁,20、活塞,21、钵筒,22、架强梁,23、弹簧,24、链轮,25、轴承座,26、轴,27、摇杆,28、凸轮,28′、凸轮,29、弹簧,30、拉杆,31、导向座,32、平整板,33、活塞杆,34、棘轮,35、棘爪,36、导套,37、导杆,38、弹簧,39、压杆,40、电机皮带轮,41、地轮驱动轴,42、横梁(可上下运动的横梁),43、机架横梁,44、机架纵梁,45、驱动轴41上的地轮。
制钵过程摇杆27、凸轮28、齿轮4均固定在轴26上,摇杆27与拉杆30通过铰接轴连接在一起,拉杆30与横梁18相连,钵筒21固定在横梁18上;凸轮28向下转动压迫倒立U型架11,U型架11下连横梁42,活塞体(活塞杆33与活塞20连在一起的合称)固定在横梁42上,当齿轮4转动时,钵筒、活塞体就上、下运动,齿轮4转动一周,钵筒21、活塞杆33、活塞20各上、下运动一次,完成一个工作行程。
因凸轮28、摇杆27在轴的同一方向上,钵筒21、活塞体应同时到达最高点和最低点,但由于凸轮28和摇杆27作用的方式不同(即连接件不同),钵筒21总会提前下落、入土、灌土,然后活塞体受压下落,把钵筒内的土壤压紧,接着,摇杆27转过,钵筒21上升,活塞体把土钵从钵筒21内压出。
导向(前进部分)齿轮5的同轴一定方位上设有一个凸轮28′,并且同方向同步转动,凸轮28′向下转动,通过压杆39、弹簧38、导套36、导杆37、铰接轴与棘爪35相连并推动棘爪35,棘爪35推动棘轮34,棘轮34固定在驱动轴41上,驱动轴41两端是地轮45,棘轮34、地轮45均在轴45上固定,且同方向同步转动,即齿轮4转动,通过相关件带动地轮45转动,机器前进。
这种棉花、菸叶、蔬菜制钵机,主要由机架、传动部件、工作部件、行走轮及动力源构成,其特征在于a、该机器的机架由下部为纵梁44、横梁构成框式,在左右纵梁44上设有4根立柱13,在立柱上横向固定有架体12,架体上设有左支架1、右支架9、中间的齿轮4支架、齿轮5支架以及电机7的中间固定部位,b、制钵部分齿轮4→摇杆27→拉杆30→横梁18→钵筒21;齿轮4还可带动凸轮28→倒立U架11→横梁42→活塞杆33、活塞20;横梁18上设有一定数量的钵筒21,横梁42上设有相应数量的活塞杆33、活塞20,活塞杆33与活塞20固定在一起,c、导向(前进)部分齿轮5→凸轮28′→压杆39→弹簧38→导套36、导杆37→轴铰→棘爪35→棘轮34、地轮45,棘轮34、地轮45均位于驱动轴41上,且同步转动,d、该机的传动路线部分电机7、电机皮带轮40→三角皮带6→大皮带轮3、小齿轮2→齿轮4、链轮24→链条8→链轮10、摇杆27、凸轮28;齿轮4还可带动齿轮5、凸轮28′;大皮带轮3与小齿轮2,齿轮4与链轮24,齿轮5与凸轮28′分别为同轴、同方向、同步转动。
该机上可设有一个横梁18及其横梁上设有一定数量钵筒21,还可设有第二个横梁19及其横梁上设有一定数量钵筒21,这样,横梁18、横梁19就成为前后两排横梁,但前后两排横梁工作时为上下配置,其相位差为180°,亦就是说两排横梁上钵筒上下运动正好方向相反。
所说横梁18、横梁19上所设的一定数量钵筒21,其数量为4~12个,横梁42上设有相应数量的活塞杆33、活塞20,其数量亦相应分别为4~12个。
在横梁18上、横梁19上分别设有加强梁22;横梁18、横梁19、横梁42在上下运动时,分别还设有辅助件——导向架14,14′,导向座15以及左右弹簧23;活塞杆33固定在横梁42上,另外,导向架14与横梁18焊接在一起,导向架14′与横梁19焊接在一起,导向座15还要与导向架14固定在一起。
该机的结构尺寸长×宽×高(mm),1400×800×1000,结构重量为220kg,电机为2.2KW,钵筒的孔径为φ70mm,高度为120mm,压实后所生产出的钵体即营养土壤柱体高度为90mm。前后横梁即横梁18上、横梁19上分别设有10个钵筒,机器正常工作,每小时的生产率为48000个营养钵体。该机的动力源可为电机带动,可为柴油机或手扶拖拉机带动,亦可在大皮带轮3上加手摇把后进行手动作业。
该机研制成功、内部试验能连续作业、生产效率高、减轻了农民们人力手工制钵的劳动强度;在农业上以及城郊菜地上应用该机,可提前整地、提早制钵、种植,配以地膜复盖能实现天冷、地温低时提早种植并达到苗肥、苗状、增产之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棉花、菸叶、蔬菜制钵机,主要由机架、传动部件、工作部件、行走轮及动力源构成,其特征在于a、该机器的机架由下部为纵梁44、横梁43构成框式,在左右纵梁44上设有4根立柱13,在立柱上横向固定有架体12,架体上设有左支架1、右支架9、中间的齿轮4支架、齿轮5支架以及电机7的中间固定部位;b、制钵部分齿轮4→摇杆27→拉杆30→横梁18→钵筒21;齿轮4还可带动凸轮28→倒立U架11→横梁42→活塞杆33、活塞20;横梁18上设有一定数量的钵筒21,横梁42上设有相应数量的活塞杆33、活塞20,活塞杆33与活塞20固定在一起;c、导向(前进)部分齿轮5→凸轮28′→压杆39→弹簧38→导套36、导杆37→轴铰→棘爪35→棘轮34、地轮45,棘轮34、地轮45均位于驱动轴41上,且同步转动;d、该机的传动路线部分电机7、电机皮带轮40→三角皮带6→大皮带轮3、小齿轮2→齿轮4、链轮24→链条8→链轮10、摇杆27、凸轮28;齿轮4还可带动齿轮5、凸轮28′;大皮带轮3与小齿轮2,齿轮4与链轮24,齿轮5与凸轮28′分别为同轴、同方向、同步转动。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钵机,其特征在于该机上可设有一个横梁18及其横梁上设有一定数量钵筒21,还可设有第二个横梁19及其横梁上设有一定数量钵筒21,这样,横梁18、横梁19就成为前、后两排横梁,但前后两排横梁工作时为上下配置,其相应差为180°,亦就是说两排横梁上钵筒上下运动正好方向相反。
3.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钵机,其特征在于所说横梁18、横梁19上所设的一定数量钵筒21,其数量为4~12个,横梁42上设有相应数量的活塞杆33、活塞20,其数量亦相应分别为4~12个。
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钵机,其特征在于在横梁18上、横梁19上分别设有加强梁22;横梁18、横梁19、横梁42在上、下运动时,分别还设有辅助件——导向架14,14′,导向座15以及左右弹簧23;活塞杆33固定在横梁42上,另外,导向架14与横梁18焊接在一起,导向架14′与横梁19焊接在一起,导向座15还要与导向架14固定在一起。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钵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的动力源可为电机7带动,可为柴油机或手扶拖拉机带动,亦可在大皮带轮3上增设手摇把进行手动作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机械。该机下部为框架,框架下面有四个行走轮,框架左右纵梁上有四根立柱,立柱上部有架体、架体上有左、中、右四个支架,支架轴上有皮带轮、齿轮、链轮、凸轮、摇杆;该机中、下部有前、后横梁,每一个横梁上有4—12个钵筒,还有与钵筒相应、能固定活塞杆、活塞的横梁,诸横梁通过导向架、导向座、倒立U形架与立柱、架体、地轮轴相连接,与棘爪相配的棘轮设在地轮轴上。该机能连续作业。
文档编号A01G9/10GK2170623SQ93209460
公开日1994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9日
发明者王寅生, 王保良, 王宏良 申请人:王寅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