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人工追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5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提式人工追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农机工具。
过去农作物追肥,是刨坑用手施肥,其施肥效率低、施肥量不均匀、劳动强度大。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研制出一种“击发式人力追肥器”,该追肥器是由活塞、活门等组成。这种追肥器利用刨力在追肥器和地面接触时击发活塞、推动活门达到追肥的目的。因此该追肥器有刨力大施肥量大,刨力小施肥量少,不同程度地存在每穴施肥量不均、落点不准,难以达到化肥施在距苗根3~5厘米的要求,在苗期追肥时,易伤叶、损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施肥均匀,使用可靠、效率高的追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在追肥器体(1)内装有排肥轮总成,排肥轮总成是由螺栓(9)、螺母(10)和排肥轮组成,排肥轮由螺栓(9)连接,通过螺母(10)使之成为一体。这时螺栓作为排肥轮轴,排肥轮之间的轴向间隙,以排肥轮能绕轴转动为宜。排肥轮分动、静排肥轮,动排肥轮和螺栓(9)固定,静排肥轮和追肥器体(1)固定,动、静排肥轮都有缺口,其缺口面积不大于排肥轮面积的一半,动排肥轮的厚度、缺口的大小,决定排肥量的多少,一般将排肥轮的缺口面积加工成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动排肥轮越多排肥量的选择范围越大,排肥轮至少有一个动轮才能保证定量排肥。
本实用新型与击发式人力追肥器相比,有追肥位置准确,施肥量均匀,使用可靠,效率高。因为肥可施的深所以提高了肥效,在苗期追肥时避免了伤叶、损根等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图1为手提式人工追肥器整体结构图。
图2a为排肥轮大量装肥时的轴向剖面图。
图2b为排肥轮大量排肥时的轴向剖面图。
图3为排肥轮少量装肥时的轴向剖面图。
手提式人工追肥器(图1)是由追肥器体(1)、活动鸭咀(2)拉板(3)、拉手(4)、拉簧(5)、手柄(6)、拨叉(7)、拨叉轴(8)、螺栓(9)、螺母(10)、下定排肥轮(11)、上定排肥轮(12)、下定排肥轮(13)和上动排肥轮(14)组成。
该实用新型采用四个排肥轮(11、12、13、14)即能达到控制排肥量。当排肥轮总成装进追肥器体(1)后,将下定排肥轮(11)和上定排肥轮(12)与追肥器体(1)用螺钉固定(图1)使二者的缺口错开90度角,下动排肥轮(13)和上动排肥轮(14)与螺栓(9)固定,其中下动排肥轮用螺钉固定,上动排肥轮直接用拨叉轴(8)固定,二者缺口方向和上定排肥轮缺口方向一致(图2a)这时提起追肥器从追肥器体(1)的上端装入化肥,对准施肥位置将追肥器的鸭咀部位插入土中,握住手柄(6),摆动拉手(4)、拉板(3)带动活动鸭咀(2)、拨叉(7)、拨动拨叉轴(8)使下动排肥轮(13)和上动排肥轮(14)一起转动,使二轮缺口和下定排肥轮缺口一致和上定排肥轮缺口错开(图2b),这时二轮缺口处的化肥通过活动鸭咀(2)排出,当松开拉手(4)后,拉板(3)拨叉(7)靠拉簧(5)的作用使活动鸭咀(2)和拨叉轴(8)复位。这时下动排肥轮(13)和上动排肥轮(14)的缺口又同上定排肥轮(12)的缺口一致,这时完成了一次大量排肥,注入化肥为第二次追肥做好了准备,若减少施肥量可将下动排肥轮(13)固定在追肥器体(1)上(图3),缺口方向和下定排肥轮(11)的缺口方向一致,这时重复上述追肥过程完成少量施肥。
权利要求
1.一种由圆型追肥器体(1)、活动鸭咀(2)、拉板(3)、拉手(4)、拉簧(5)、手柄(6)、拨叉(7)、拨叉轴(8)组成的追肥器,其特征是在追肥器体内装有排肥轮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追肥器,其特征是排肥轮总成由动、静排肥轮组成,通过螺栓(9)将其串连起来,动轮与螺栓是固定连接,静轮和追肥器体(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追肥器,其特征是动、静排肥轮都有缺口,缺口的面积不大于排肥轮面积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
2或3所述的追肥器,其特征是排肥轮至少有一个动轮。
专利摘要
一种手提式人工追肥器属于小型农机具。以往农作物的苗期追肥劳动强度大,施肥效率低,施肥量不均匀。本实用新型在追肥器体内装有排肥轮总成,在追肥前调整好排肥轮的位置即可在追肥时控制施肥量。采用本实用新型追肥,可使化肥施得较深,因而提高了肥效。本实用新型可对玉米、向日葵、甜菜、蔬菜和其它各种穴播作物进行苗期追肥。
文档编号A01C15/02GK86205305SQ86205305
公开日198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7月16日
发明者薛洪友, 周立君, 胡春青, 宋宪富 申请人:吉林省大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