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0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海洋、湖泊、河川等处使用的钓鱼用浮子。
图7示出了使用钓鱼用浮子的普通钓鱼用具,如图所示,在钩鱼竿50的基端部装有绕线轮51,从该绕线轮51起,将钓鱼线52通过按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引线环引至钓鱼竿50的顶端,在从竿顶端伸出的钓鱼线52的中途通过橡胶管53装上棒状的钓鱼用浮子54,在上述钓鱼线52的端部连接转环(サルカン)55,在该转环55的另端通过适当长度的细钓鱼线56固定装有顶端弯成钩状的鱼钩57。此外,就在上述转环55的上部装有使上述钓鱼用浮子54直立于水面用的适当重量的坠子58。
但是,上述钓鱼用浮子54是由木材、莎草材料或塑料成形制成的,仅是为了使其浮于水面以使装在鱼钩57上的鱼饵保持于规定的水深,并且当鱼吞食上述鱼饵时可获得相应的鱼信而使用的,所以,存在为使钓鱼用浮子54适当地立于水面而进行的坠子的调整较难的问题,而且,浮子54呈棒状,还存在风阻大抛不远的问题。
由此,有人提出了如图8所示的在中心有鱼线通孔59的椭球形钓鱼用浮子60,该钓鱼用浮子60较重,所以钓鱼用具较易抛远,但钓鱼线52从钓鱼用浮子60的顶部伸出,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当钓鱼线52随风漂动时,或随波流动时,钓鱼线52被拉动,钓鱼用浮子60易倾斜,这就与鱼吞食鱼饵的鱼信难以区别。再有的问题是,钓鱼用浮子60倾斜时倾斜方向不一定。此外,浮子止动装置由浮子止动小球61和线接头62等组成。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斜方向一定,并能抛远的钓鱼用倾斜浮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钓鱼用倾斜浮子主要部分由木材构成,在其一头直径较大另一头直径较小的大致卵形的浮子本体中央设有鱼线通孔,在该浮子本体的一侧表面稍偏部位设凹坑,在该部分置入坠子,并用销将该坠子固定于上述浮子本体,在装有上述坠子的状态下在浮子整个表面涂上耐水涂料,使其在使用时以倾斜状态浮于水面。
本发明提供的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另一特点在于,上述坠子安装在上述浮子本体的大直径部侧的表面部分,主要用于抛远用浮子。
本发明提供的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再一特点在于,上述坠子安装在上述浮子本体的小直径侧表面部分,主要用于鱼信用浮子。
如上所述的钓鱼用浮子,因为是浮子本体中央有鱼线通孔的内穿线浮子,且成卵形,所以与棒状浮子等相比,能增加浮子的抛出距离。
此外,因为不是在浮子本体的最下部而是在一侧表面部位设凹坑,在该部分设坠子。所以浮子在水中时会使坠子大致位于下部地倾斜浮起。这样,鱼线通孔斜向倾斜,贯穿该钓鱼用倾斜浮子的钓鱼线从斜倾的上部伸出,因此,坠子位于下部,浮子呈自然状态向一定方向倾斜,与潮流方向、风向无关。
此外,由于上述坠子不是仅仅嵌入设于上述浮子本体上的凹坑内的,而是用销固定在浮子本体上的,所以坠子不会因垂钓中受到冲击等而从浮子本体上脱出。
尤其当在卵形的浮子本体的大直径一侧表面部分装有坠子时,除了上述作用外,由于该坠子的位置使重心在大直径一侧,结果是抛出时大直径部在前,抛出距离增大。
而当在卵形浮子本体的小直径一侧表面装有坠子时,钓鱼用倾斜浮子呈小直径部在下、大直径部在上的状态倾斜地浮于水面。因此,在水面上能看到的部分较大,视认性良好。又因为上部大,浮力也增加,适于看鱼信。
以下参照


使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以供理解本发明。
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局部切除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采用图1所示钓鱼用倾斜浮子的钓鱼用具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局部切除侧视图。
图5是图4所示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外形示意图。
图6是采用图4所示钓鱼用倾斜浮子的钓鱼用具的侧视图。
图7是传统的钓鱼用具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钓鱼用倾斜浮子10具有浮子本体11,配置于该浮子本体中央的鱼线管12,以及安装于上述浮子本体11的一侧表面部分的坠子13。以下对此作详细说明。
上述浮子本体11由光叶榉木等比重较小的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呈上部具有曲率半径R1的小直径部14,下部具有曲率半径R2的大直径部15的纵长的卵形状。在浮子本体11的中央配置有由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的鱼线管12,通过配置该鱼线管12在中央形成鱼线通孔16。
在上述大直径部15的一侧表面部分形成有圆形凹坑17,在该凹坑17内装有坠子13。该坠子13从上述凹坑17露出的部分成部分球状,与浮子本体11圆滑连接以减小水阻力。此外,在坠子13的中央钉入钉状的销18,使该坠子13牢固地固定在浮子本体11上。
上述坠子13的重量取决于浮子本体11的浮力,要使钓鱼用浮子如图1所示,其整个体积的 的部分露出在水面上。
在如图1所示浮子10浮于水面上时,其上部涂有红、橙或黄等鲜明色彩的耐水涂料,下部涂有茶色、绿色或黑色等暗静色彩的耐水涂料。图1中19表示耐水涂层。
图3示出了使用这种钓鱼用倾斜浮子10的钓鱼用具,在钓鱼竿21的基端部装有绕线轮22,钓鱼线23从该绕线轮22经引线环被引至钓鱼竿21的顶端,在从竿顶伸出的钓鱼线23的中途,穿过鱼线通孔16装有上述钓鱼用倾斜浮子10。
在其下方装有防止钓鱼用倾斜浮子10滑落的滑落防止件24,以及利用橡胶管26装有别的例子的钓鱼用浮子即棒状钓鱼用浮子25,在钓鱼线23的端部安装有转环27。此处,上述滑落防止件24由上下的像胶管28、29及贯穿其中的短棒30组成,可防止设在钓鱼线23中途的上述钓鱼用倾斜浮子10下降。此外,上述转环27也称为防绞件,是用中央的连结件33将上、下环31、32可自由转动地连接,以使钓鱼线23不产生扭绞。
在上述转环27的下部通过细钓鱼线34装有钓鱼钩35,有必要时,在上述细钓鱼线34上装有小粒坠子36。
将上述的钓鱼用具投入海中时,因为钓鱼用倾斜浮子10呈较大型的块状,所以钓鱼用具整体重量增加,可抛远。着水后,坠子13在下,钓鱼用倾斜浮子10呈倾斜状态浮在水面。这样,不会因潮流、风向等而改变倾倒方向。此外,上述钓鱼用倾斜浮子10由于整体用耐水涂料涂覆,所以可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此外,鱼吞食鱼钩时,棒状的钓鱼用浮子25传递该鱼信。
接着对图4—图6所示的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钓鱼用倾斜浮子37进行说明(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标上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4、图5所示,上述钓鱼用倾斜浮子37其由比重小于1的木材构成的浮子本体38的下部设有曲率半径R3较小的小径部39,上部设有曲率半径R4较大的大径部40,在小径部39的一侧表面部分设有凹坑41,该凹坑41内装有坠子42,由销43固定在浮子本体38上。在浮子本体38的中央装有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构成的鱼线管44,在浮子本体38的中央形成鱼线通孔45。上述坠子42的量调整为,当该钓鱼用倾斜浮子37浮在水面上时,整个体积的 露出于水面之上。
因此,使用该钓鱼用倾斜浮子37时,如图6所示,把浮子止动小球46装在钓鱼线23上后,再装上该钓鱼用倾斜浮子37,在下部装上缓冲用的橡胶管47,在其端部装上转环27。在转环27的下部通过细钓鱼线34装有鱼钩35。此外,48为线接头等组成的浮子止动装置。
把该钓鱼用具投入海中时,因为钓鱼用倾斜浮子37成块状,所以整个钓鱼用具变重,与使用棒状钓鱼浮子时相比较,可抛得远些。钓鱼用具着水时,坠子42在下,钓鱼用倾斜浮子37呈倾斜状态浮在水面,大径部40有浮力,使下部的钓鱼用具保持在规定的水深处。
鱼吞食附在鱼钩35上的鱼饵时,该钓鱼用倾斜浮子37沉入水中即可知鱼信。
从上述说明可知,如上所述的钓鱼用倾斜浮子因为在其浮子本体的一侧表面部分偏置有坠子,所以投入水中时,以上述坠子在下的倾斜状态浮于水面上。因此,即使因风、潮流使钓鱼线漂动,浮子也始终倾向一定方向,浮子的稳定性良好。
此外,从钓鱼用倾斜浮子的倾斜方向,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钓鱼线的方向,所以能知道钓鱼线的松弛程度等情况。
又,因为钓鱼用浮子整体成卵形,所以相对传统的棒状钓鱼用浮子可抛得远些。
尤其是,对于大径部的一侧表面部分设有坠子的钓鱼用倾斜浮子,因为重心在设有坠子的大径部一头,所以大径部在前飞出,飞行姿势合理,能增加抛出距离。
此外,对于小径部的一侧表面部分设有坠子的钓鱼用倾斜浮子,因为小径部设有坠子,所以大径部在上地浮于水面,从远方也能清楚看到,适用作取得鱼信的浮子。
权利要求
1.一种钓鱼用倾斜浮子,其主要部分由木材组成,在一头有大径部另一头有小径部的大致卵形的浮子本体的中央设有鱼线通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子本体的一侧表面部分偏置有凹坑,在该部分装设坠子,同时用销将该坠子固定于所述浮子本体,在装有所述坠子的状态下在其整个表面涂布耐水涂料,使用时以倾斜状态浮于水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倾斜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子安装在所述浮子本体的大径部侧的一侧表面部分,主要用作外抛浮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倾斜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坠子安装在所述浮子本体的小径部侧的一侧表面部分,主要用作鱼信浮子。
全文摘要
一种钓鱼用倾斜浮子,主要部分由木材组成,在一头有大径部、另一头有小径部的大致卵形的浮子本体的中央设有鱼线通孔,通过在浮子本体的一侧表面部分偏置设凹坑,在该部分装设坠子,同时用销将该坠子固定于浮子本体,在装有坠子的状态下在整个表面涂布耐水涂料,使用时浮子以倾斜状态浮于水面,从而能提供着水时倾斜方向一定、抛出时也能抛远的浮子。
文档编号A01K93/00GK1117790SQ9410865
公开日1996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30日
发明者田中荣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钓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