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人工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58307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天麻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属于兰科的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和担子菌类的密环菌(Armillaria mella(Vahl.ex Fr.)Krast)的共生关系栽培天麻的方法。
天麻是特殊的药用植物,它的块茎叫天麻(Gastrodiae Rhizoma),地上茎叫赤箭(Gastrodiae Herba),自从2000年前中医就已经用上述缺茎治疗眩晕、头痛、四肢麻痹、半身不遂、言语障碍,儿童惊风等病。
上述块茎呈稍稍弯曲的压向一边的圆形至方锥形,长5-15cm,宽2-5cm,厚1-2cm。表面呈浅黄白色到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竖的绉摺和旋转排列的根。质地坚硬,形状弯曲的一面呈黄褐到黑褐色,有光泽,类似角质。
天麻没有根和绿色的叶,在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生长史中,除有性生殖之外,其全部的生理机能完全是为了形成块茎。有性生殖时长出地上茎(杆)。地上茎高60cm-90cm,为单一直立圆形,有澄黄色或淡绿色二种。叶子不含叶绿素,所以不进行光合作用。天麻种子与块茎必须借助于密环菌的菌丝或根状的菌束才能长大。这是真菌营养性的寄生类型的一种。
以下简述天麻的生长史。天麻种子呈方锥形成新月形,大约(长)0.8μm,宽0.2μm。没有胚子,自然状态下发芽的概度为100万分之1。种子皮破裂之后,萌发的胚由于从外面感染的密环菌菌束的侵入而形成原生卵干,原生卵干的一末端由于经过冬季休眠,其生长活跃,这时密环菌的菌束侵入其皮层组织,靠细胞的酶的分解作用供给营养物质,形成新月卵干。当新月卵干完全发育时原生卵干变色退化。新月卵干经过冬天再进一步分裂,靠分解侵入的菌束获得营养形成主干和由于多次的修剪形成二次的卵干。当最初的生长季节终了时新月卵干开始腐烂,2次卵干过冬后从母体上脱离,到春天形成单独的植物体。2次卵干就是通常天麻的卵干。靠密环菌的帮助在营养丰富的情况下形成具有混合芽(花序芽)的箭麻。箭麻过冬后,到春天发芽,伸出地面的花开放,结实。种子飞扬时箭麻处于营养变枯竭状态,然后腐败分解。由种子得到种子的时间差不多要6年,如果密环菌生长不良,则这一时间还要延长。
观察一下密环菌侵透到卵干之后的卵干的细胞与菌丝的变化。密环菌侵入卵干表皮层,靠近菌丝侵入的下部的皮层细胞等形态与构造起了变化,细胞质的密度增加,发生引人注目地液体饱和和多糖颗粒开始消失的现象。液胞消失,菌丝由于被原生质包围形成纠缠的膨胀的菌丝结,且逐渐地边分散,边变成不完全的菌丝。这种不完全的菌丝送到通过细胞壁上的孔相连接的内部的消化层细胞,形成树林开头的层状体。这时,与皮层组织邻接着的索缩软组织细胞也发生同样的形态与构造的变化,体积变成了二倍,细胞质的密度和液胞增加形成更新核。可以认为,这种组织与物质的运输有关系。菌丝少时只有一层消化层细胞,侵入的菌丝的量增加,则出现了若干层消化层细胞。该消化层细胞形成更新核,其液胞不破裂而以吸饮的方式摄取已作初步阶段的消化的菌丝,然后进行彻底的消化和积极的合成活动。另一方面,卵干在无性生殖时,卵干的年增殖数也可达到数十倍至百倍。
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rast)属于担子菌纲,新菌目,白麻科(Tricholomataces),营寄生和自由(浮生)生活。密环菌对重叠的树木(料)是有害菌,但不能破坏成长中的树林。密环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26℃,适宜pH是5.5-6.0。密环菌的初期形态叫菌丝,菌丝集合成大的菌丝叫菌束。天麻分布于韩国、中国、日本,在韩国全境均有,在中国主要自然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现在韩国境内野生天麻已处于枯竭状态,而其需求急剧增加,然而,其栽培困难,价格升高。
自1911年Kusano S.搞清楚天麻与密环菌的共生关系以后,国内外都在进行天麻的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尚未弄明白。
已有的人工栽培方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有断木的树林附近的土里采集菌束,把合适的树枝或木段切小,在潮湿的地面挖成深18cm、宽60cm,长度随意的坑,坑内散布菌束,再撒上树枝和落叶,将木段和菌束堆入,扩大培养四个月。这种扩大培养的菌束由堆培法、高培法和固定菌培法等进行栽培,收获时间长,收获量少,效益不好。另外,Ung-Ho LEE,Sung-Kil YU的韩国专利申请号第81-740号(公告号第83-1780号)公开了一种栽培方法,该方法为在春天和秋天将直径27-36cm,长60.9-90.9cm的原木切小,用打孔机在其上打孔洞,接种上密环菌,在海拔300-1500m的向阳坡地上以及酸性土质的半阴地上挖坑,将针叶树叶与阔叶树叶以1∶2的比例混合后,敷于地面再撒上土,将上述骨木(接种了菌的原木)以36-45cm间隔作竖直排列,然后在它们中间以9-18cm间隔放上种麻(白麻)后,复盖落叶和腐植土。还有,将骨木以一定的间隔作竖直排列,在骨木的种菌接种部位同时接种种麻的栽培方法,以及与此类似的但调节了种麻的间隔的方法等已为人知。
然而,用上述已有方法时,则根据现在已知道的,在良好状态下,每100坪(每坪等于3.305平方米)需要150kg种麻,其收获期超过2年。此外,还有这样的倾向在扩大培养密环菌之后,再种植种子的场合,必须使用2倍的劳动力。因此,由于效益等原因,上述方法的实施实际上受到了限制。
但是,如根据本发明,100坪仅需要15kg种麻,即能把收获量提高到干燥状态标准下的320kg的天麻,稍微使用高品质种麻,即能提高其收获量为以往方法的好几倍。
此外,用本方法的配置方式,原木量也能大为节省。还有,由于同时接种,也能节省劳动力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和历来的方法相比,是一种在生产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进一步革新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天麻人工栽培法由下述阶段构成先在圆筒形塑料容器内放入以锯木屑和葡萄糖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接种密环菌;在20-27℃下作恒温培养,制成圆柱形的种菌块后,切成圆板形的种菌块;在60-65cm长,12-15cm直径的原木的圆周面上用打孔机开出适当的孔穴,按以前的方法接种菌块,制成横木(横向排列,一种骨木);再制成15-25cm长,9-10cm直径的息木(竖直排列,一种骨木),和横木的接种方法相同,开孔穴并接种菌;在地下挖成深25-30cm宽30cm、长度任意的坑(垄,ウネ)后,将圆盘形的种菌沿直径切成两半在半圆形的种菌之间放入种麻2-4个,放在坑底,其上摆动上息木;沿坑排列与之邻接的上述横木,将放入了种麻的2个半圆形种菌邻接横木作竖着排列,在上述半圆形种菌旁边再放一条横木将种菌夹在中间。连续通过上述那样的阶段,直到最后面覆盖上约5-10cm土。关于其他许多设置方法,下面给以说明。
关于天麻的人土栽培条件,由于种麻仅以天麻种麻和密环菌的共生才能生长,因此必须造成天麻种麻与密环菌能一道生长的适合的条件。但是,密环菌比起天麻来,其生长要旺盛得多。当发生密环菌的病理性的侵入时,它并不被天麻的皮层所分解,而产立即浸透(入)邻接皮层的索轴软组织,并不形成菌丝结。因此,当密环菌沿着细胞壁伸延,对细胞壁的破坏性大的情况下,被侵透的组织容易腐败,天麻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当然希望密环菌的生长能处于不对天麻产生坏影响、同时能充分供给营养成分的状态。
天麻块茎的生长期在4-10月,从11月到次年3月是休眠期。生长温度是16-26℃,超过30℃时生长停止。土壤的水分以50-55%为合适,为了管理水分的供给,在栽培地点附近修排水道来调节。
种菌的培养用通常的方法就可以。特别是在本发明中,在直径9-10cm、高20-25cm的圆筒形塑料容器中放入锯末、油饼粉、虫蛹粉、蔗糖、葡萄糖等作为主要成分,121℃下灭菌处理25分钟后,接种密环菌,在20-26℃的恒温机中培养45日左右。当使用在圆筒形塑料容器中培养的种菌时,打破上述的塑料容器,得到圆柱形的种菌块,然后切成高4-6cm的多个圆盘形种菌块,再将各圆盘形的种菌块一切为二,做成半圆形的种菌块。(见图3)原木的含水量在50-70%适合于菌束的良好发育。可以使用的原木的种类有栖木、栗木、茨木、梣木、高丽柳等。在本发明中因为栖木最为理想而决定使用之。通常原木在秋天或冬天作自然收水。
用做横木的(横向排列的骨木)原木(


图1),其直径是12-14cm,长是60-70cm。该长度相当于放置在横木的两边的种麻经培育,在收获时形成的圆形天麻块的直径。因此,当该长度小于所述直径时,天麻块重叠,阻碍天麻的生长,因为由密环菌供给营养也发生了问题。反之,当该长度太长时,在天麻块之间产生了空间,这在栽培地面积和原木的使用等方面来说都是很不经济的。为了使密环菌的菌束发育良好,沿着原木圆周长,从长度方向,以3寸(1寸等于3.3cm)的间隔开3列孔穴,4寸间隔开4列孔穴,5寸间隔开5列孔穴,接种上培养好的种菌,此时必须注意种菌不要被弄破碎。
用原木作的息木(竖着排列的骨木)(见图2)为直径9-12cm,高15-25cm,息木横断面的中央的黑色部分最好要狭小,其外部的白色部分最好宽阔。使用息木时,可以看到设置于息木之下的菌束的快速滑着。可以认为,这是因为通过息木向地中供给空气的水分等受到了影响。在野生密环菌的场合,可以推测这种情况常可发现于树木经切断后仅留其下部分的树木之下的地下。也可以在长的原木上接种了菌的接种穴插上聚乙烯塞子后,不把它们拨出来,把上述原木切成一定长度作成息木。
图4是过去的方法,参照图4,该方法为不使用息木,在骨木上以一定的间隔接种种菌,在骨木的旁边隔一定间隔种(放置)上天麻种麻。但是这种已有的方法相对于收获量来说,需要的种麻多,这不仅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还有种菌的滑着及种麻的生长等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改良了骨木的设置方法、且种菌滑着良好、种麻的发育优良的天麻栽培法。
根据本发明,有5种种菌、息木、横木的设置方法,图5到图8上表示这些设置状态。
方法1(图5)1)在地下挖约30cm深、30cm宽的坑(垄),底上铺适当大小的纸(最好是在地下很快腐烂的纸,报纸也行)。
2)将高4-6cm的圆盘形种菌切成二半,做成2个半圆形(3),在切开部分放入2-4个种麻(4),摆放在上述坑的表面上。
3)将息木(接种了种菌)(2)放在种菌之上。
4)挨着上述息木横向 排放横木(接种了种菌的)(1)。
5)再次重复1),2),3),4)阶段。
方法2;(图6)1)进行方法1之1)、20、3)、4)的步骤。
2)对着横木(1),竖着放上如上所述地栽有2-4个种麻的2个半圆形种菌(3),然后再靠上横木(1)。(种菌夹于横木之间)3)再重复1),2),3),4),5)各阶段。
方法3(图7)进行方法1之1),2),3),4),挨(靠)着横木(1)再放上横木,使没有种麻的种菌(这种情况下不必切成二个半圆形)(3)夹于其间,然后重复这一阶段。
方法4参照图8本方法为不使用息木的方法,将夹有种麻的二个半圆形种菌竖着置放,设置好横木,再重复这二个阶段。
方法5和方法1、2、3、4的设置相同,不放入种麻,设置好种菌和骨木,一年后放入种麻。
如上所述,在坑中安放好种菌及种麻、骨木之后,覆土5-10cm厚。春天栽好种菌、种麻,设置好骨木后,第二年秋天收获一次,以后每下一年秋天收获。这时收获之后,可不用特别的处理,直接照旧覆土就可收获。因为天麻的幼小种麻已经散布在土中,它们发育后,到第二年就可以收获。
按照本发明,在种菌块与骨木接触时,使其终端面互相面对,推想这样可使种菌块更容易在骨木上滑着。另外,可以认为,在上述种菌块的两半之间放入种麻,由此可具有在种麻的成长初期充分供给来自密环菌的营养的同时,获得使菌种块滑着的效果。所以,不必为了供给营养成分而施肥(肥料,堆肥),并且也不用除草。
<实施例>冬天准备原木,第二年春天准备100坪旱田用的种菌块和种麻、息木及横木。旱田中以25-30cm的深度,分别作成30cm宽的坑、20cm间隔和30cm宽的坑及以20cm的间隔,做成深30-40cm、宽30cm的排水道,再做好10条堤。
在上述坑中放置放入了种麻2-4个的2个半圆形种菌块,放上息木,接着放上横木,覆上约5-10cm厚土。管理好雨季时的排水,为防止每年11月时的冷害及缩短休眠期,盖上稻草400kg,用聚乙烯覆盖,第二年秋天收获。
*栽培地点春川郡 南面钵山2里42号*栽培面积100坪*栽培时间1990年4月20日*种麻需要量15kg*原木需要量350根*第1次收获时期1991年10月20日*第1次收获时干麻收获量(干燥标准)70kg,种麻的收获量700kg。
*第2次收获时期1992年10月30日*第2次收获时干麻收获量(干燥标准)250kg,无种麻生产。
过去种菌和种麻的滑着率甚低,与之相反,按照本发明,由于设置息木和用夹持方式设置菌种,可看到90%以上的滑着率。
其次,以100坪为基准时,过去需要价格昂贵的种麻达150kg,按本发明仅需要约为其10%的15kg,收获时期也缩短为1年6个月到2年。再者,过去菌束滑着一年后栽入种麻,本发明由于能同时接种,也节约了劳动力。又,由于栽培过程中进行的管理,培养中途不供给营养成分,也能生长良好。因此本发明具优异的栽培效果。过去每100坪需原木1000根,本发明只需350根,使原木的使用量节省至原来的1/3,非常经济,具优异的效益性,因而具有竞争力。内行里手可以看出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要点范畴之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一定的改变修正。本发明包含有所有这类的改动。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的横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用的息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用的种菌块示意图。
图4为对于过去的栽培法示意图。
图5为按本发明的第1方法示意图。
图6为按本发明的第2方法示意图。
图7为按发明的第3方法示意图。
图8为按本发明的第4方法示意图。
图中,1图横木,2为息木,3为种菌块,4为种麻,5为穿孔,6为坑。
权利要求
1.一种天麻的人工栽培方法,系利用密环菌(Armillaria mel-lea kast)与天麻的共生关系,其特征在于,1)将在直径9-10cm的圆筒形塑料容器中培养的圆柱形密环菌块(种菌块),切成4-6cm高的圆盘形后,再分成二半制成半圆形的种菌块;2)将上述二块半圆形的种菌块,以其切断面互相面对的方式铺排在30cm深,30cm宽的坑底;3)在上述半圆形种菌块的切开面之间放上2-4个种麻(天麻);4)在上述放置了种麻的半圆形种菌块上竖着放上接种了种菌的、直径9-10cm、高15-25cm的息木;5)在上述息木的一侧,沿坑放置接种了种菌的直径12-14cm、长60-70cm的横木,覆盖上土;6)根据栽培面积的大小不同,重复上述1),2),3),4),5)的步骤。
2.一种天麻的人工栽培方法,系利用密环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在直径为9-10cm的圆筒形塑料容器中培养的种菌块切成4-6cm高的圆盘形种菌块后,再一分为二,制成半圆形种菌块;2)在上述2个半圆形种菌块的切开面之间放入2-4个种麻,将上述放了种麻的种菌块(圆形)竖放在30cm深,30cm宽的坑的坑底;3)在上述种菌块的一侧,沿坑放置直径为12-14cm、长60-70cm的接种了种菌的横木,覆盖上土;4)根据栽培面积不同,重复上述1)、2)、3)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坑底,上述横木的一侧,竖立了在二个半圆形种菌块的切开面之间放置2-4个种麻的种菌块(圆形),在它的旁边放置新横木,使放置了上述种麻的种菌块夹于横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麻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木的一侧,设置有不放种麻的一个圆形的种菌块。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所述的天麻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圆形的种菌块之间不放入种麻,1年后再放入种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利用密环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的天麻人工栽培方法,该方法由以下阶段构成;用圆筒形容器培养的、切成2个半圆形的种菌块之间种入天麻种子2—4个,将其放入25—30cm深的坑中,在其上竖立接种了种菌的直径9—10cm,长15—25cm的骨木,在其旁沿坑竖立接种了种菌的直径12—15cm、长60—65cm的骨木,覆上土,重复这些步骤。根据本发明,节省种麻的需要量,同时每100坪的收获量约增加320kg,收获期也可提早为1年6个月到2年。
文档编号A01G1/00GK1100886SQ9410857
公开日1995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3日
发明者成耆虎, 柳然光 申请人:柳然光, 韩承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