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射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喷射式增氧机属于水产养殖业的一种机械设备。
目前,水产养殖业采用的叶轮式、水车式或喷雾式增氧设备,均是在水面上部给养殖水供氧,如上海产的自旋式喷射增氧机、浙江产专利为88104935.2排灌增氧浮式水泵,增氧效果差,电耗量大;特别在寒冷的北方鱼塘结冰,冰下水中鱼缺氧,无法使用现设备增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设计了一种喷射管在水下,可以在深水增氧,并附设空气加热器,可以在寒冬进行操作的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喷射式增氧机,是由潜水泵(1)。喷射管(4)。主进气管(7)和浮桶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a、中心进气管(3)四周设置环形水喷射管(2),混合室(5)上壁设有支进气管(6);b、浮桶(10)为长圆柱形,固定在设有万向机构的支架(9)上;c、主进气管(7)的进气孔设有加热器(11);主进气管(7)外管壁设有限位销座(8)。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增氧效率高每小时达到10~14kg,比国家标准提高5~7倍,电能利用率高,每小时增氧4~5kg/kw,比国家标准高4倍左右;增氧深度可调,在水下0.5~1.5深度的水层均可增氧;由于主进气管设有空气加热器,在寒冷的冬季对冰下的水层亦可供氧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示意图,其中(1)潜水泵、(2)水喷射管、(3)中心进气管、(4)喷射管、(5)混合室、(6)支进气管、(7)主进气管、(8)限位销座、(9)万向支架、(10)浮桶、(11)加热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操作机理做如下说明1、选用上海人民电机厂产的3kw电泵一合,沈阳产的低压聚乙烯浮桶,体积为0.024m3,2个,加工主进气管1只,喷射管1只,空气加热器1合;首先装备主进气管与喷射管,再将万向支架(9)装备在主进气管上,存支架(9)两端上部将两个浮桶分别用U型件固定,最后,在主进气管上端安装好空气加热器(11),下部的进水管与潜水泵(1)用垫片和法兰盘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即安装完毕。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2m深的鱼池,作增氧试验,首先将浮桶支架调节在限位销1.5m处,放入鱼池,接通380V电源,风力为3~4级,运行稳定,喷射管(4)位于l.5m水深处,池塘水面翻浪花;因潜水泵抽进的水经中心进气管(3)四周环形水喷射管(2)进入气水混合室(5)时,在中心进气管(3)口前,以及在混合室(5)上壁支进气管(6)口前,均形成负压空间,因此,水面上的空气源源不断地通过主进气管由中心进气管(3)和支进气管(6)及入混合室内,并在混合室(5)内进行气、水混合后,形成气水泡沫经喷射管(4)喷射到鱼塘水中经六次取样,化验结果,平均增氧量为2mg/l,每度电平均增氧为4.3kg,比国标高4倍,受到养鱼专业户好评。
2、冬季试用。先将池塘冰面砸开冰洞,将卸下浮筒的增氧机,按鱼塘所需供氧深度,把本实用新型喷射式增氧机放入水中,接通电源,潜水泵工作,空气加热器使零下18℃空气加热到零上5℃以上,取样分析水含氧量。比未增氧前高1.0~1.5mg/kg比国标提高3~4倍。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喷射式增氧机,是由潜水泵(1)、喷射管(4)、主进气管(7)和浮桶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a、中心进气管(3)四周设置环形水喷射管(2),混合室(5)上壁设有支进气管(6),b、浮桶(10)为长圆柱形,固定在设有万向机构的支架(9)上,c、主进气管(7)上端的进气孔设有加热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是主进气管(7)外管壁设有限位销座(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业的一种机械设备。针对叶轮式、喷雾式等增氧设备,耗电量大,增氧效率低的缺陷,设计了喷射式增氧机,它是由潜水泵、主进气管、喷射管、浮桶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喷射管位于水面深处,并设有限位销座,浮桶安装在万向支架上,主进气管上端附置有空气加热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养殖行业。
文档编号A01K61/00GK2218448SQ95230768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8日
发明者张武令 申请人:张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