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68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种子包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中对种子进行药液处理的机械设备。
种子包衣是以种子为载体,在包衣机械的作用下,将种衣剂(由农药、微肥等组成的液态混合物)均匀地包裹在种子表面,并形成一层膜衣的种子处理技术,该技术对达到苗期防病治虫,促进生长发育,增产增收,同时为提高种子标准化和商品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种子包衣工作的推广,种子包衣机的研制、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且结构各异,型号繁多。但是,从当前国内生产使用的种子包衣机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诸如滚筒式包衣机国内配套的雾化系统和定量泵工作可靠性差,造价高,机器整体密封性差,而且由于这些机型的供液箱都没有加热装置,降低了机器在北方冬季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呼和浩特畜牧机械研究所研制的包衣机药液雾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由于输送药液的输药管、空心轴全部位于该装置的旋转中心线上,因而降低了药液的雾化质量和种子包衣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部份技术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种子包衣机,达到简化机械结构,降低成本,提高药液雾化质量和种子包衣效果的目的,同时不仅适应气候温和地区使用,又能满足和适应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低温季节种子包衣作业应用,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该机由进料斗、双称重翻斗、雾化器、计量缸体、供液箱、螺杆泵、螺旋搅拌器、配电箱组成。其中供液箱是由盛装药液的药液箱和配置安装在药液箱外部并将其整体密封包容的水箱构成,在药液箱与水箱之间固装着电加热器;在雾化器的圆伞流板上偏置固定安装着药液流管,该药液流管的中心轴线与雾化器的中心轴线不重合,其药液流管的下端药液出口位于雾化盘上方。
本实用新型能始终保持药液在供液箱内良好地流动性能和在雾化器内的高质量的雾化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适应性广、种子包衣均匀的优点。


图1是种子包衣机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供液箱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药液流管在雾化器内装配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1、进料斗2、双称重翻斗3、雾化器4、计量缸体5、供液箱6、螺杆泵7、螺旋搅拌器8、配电箱9、搅拌电机10、搅拌叶片11、流管固定架12、药液箱13、水箱14、电加热器15、圆伞流板16、药液流管17、雾化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种子包衣机由进料斗1、双称重翻斗2、雾化器3、计量缸体4、供液箱5、螺杆泵6、螺旋搅拌器7和配电箱8组成,在药液箱12的上部安装着搅拌电机9,搅拌叶片10固定在搅拌电机9的转动轴下端,并整体位于药液箱12腔内,流管固定架11固装在药液箱12侧壁上,在药液箱12的外部配置安装着水箱13,该水箱13将药液箱12整体密封包容,在药液箱12与水箱13的环状空隙之间固定安装着电加热器14,至此构成适应北方寒冷地区使用、带有电加热装置的供液箱5。在雾化器3的圆伞流板15上偏置固装着药液流管16,该药液流管16的中心轴线与雾化器3的中心轴线不重合,其药液流管16的下端药液出口位于雾化盘17上方。
作业使用时,搅拌电机9旋转并带动搅拌叶片10均匀搅拌药液箱12内的药液,通电后的电加热器14将包围着药液箱12的水箱13内的水适当加热升温,以保持药液箱12内的药液具有适宜温度,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为在雾化器3内实现良好的雾化质量创造条件。药液通过偏置固装在圆伞流板15上的药液流管16直接流落在雾化盘17上,在高速旋转的雾化盘17的冲击力和离心力双重作用下,完成药液的雾化,为与种子的混合、搅拌、包衣提供高质量药液。
权利要求1.一种可对种子进行药物处理的种子包衣机,该机主要由进料斗(1)、双称重翻斗(2)、雾化器(3)、计量缸体(4)、供液箱(5)、螺杆泵(6)、螺旋搅拌器(7)和配电箱(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药液箱(12)的外部配置安装着水箱(13),该水箱(13)将药液箱(12)整体密封包容,在药液箱(12)与水箱(13)之间固定安装着电加热器(14),至此构成供液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包衣机,其特征在于在雾化器(3)的圆伞流板(15)上偏置固装着药液流管(16),该药液流管(16)的中心轴线与雾化器(3)的中心轴线不重合,其药液流管(16)的下端药液出口位于雾化盘(17)上方。
专利摘要种子包衣机属于农业机械中对种子进行药液处理的设备。该机由进料斗、双称重翻斗、雾化器、计量缸体、供液箱、螺杆泵、螺旋搅拌器、配电箱组成,其供液箱是由药液箱和安装在药液箱外部并将其整体密封包容的水箱、以及电加热器装配构成,在雾化器的圆伞流板上偏置固装着药液流管,该流管的中心轴线与雾化器的中心轴线不重合。本机结构简单,种子包衣质量高,适应性广,尤其可满足寒冷地区低温季节作业使用。
文档编号A01C1/06GK2239124SQ962010
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日
发明者李景华, 张世忠, 刘晓航, 李少杰, 马忠才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