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6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池塘增氧机。
在养殖鱼虾的池塘中或废水处理场所,一般需安装增氧机,不断地将贫氧水喷向空中,使水滴与空气中氧分子结合,带回水中,提高鱼塘溶氧量。已有的增氧机种类较多,有叶轮式、水车式、喷水式、射流式和螺旋桨推力充气式等,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叶轮式增氧机,它功率大,效率高,在大型鱼塘中使用更适合。但这类增氧机需要有减速机构,体积大,重量重,使用麻烦,搬动不方便,成本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对池塘较下层贫氧水增加溶氧量,使电机浮于水面,电机与浮体直接配合,电机散热良好的构造简单的增氧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增氧机的技术设计方案是由电机、叶轮、浮体或支架和喷水道等所组成,其所谓的叶轮是安装在电机下部的轴流式叶轮,喷水道在电机的周围,喷水口安装分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其所谓的浮体是轻质材料或中空环形体,浮体安装在电机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其所谓的喷水道是电机与浮体之间有内、外导水筒组成,外导水筒可与浮体制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其所谓的内导水筒是电机外壳,上部延伸为分水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塘增氧机,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是电机直接驱动叶轮,浮体在电机外面,并且两者之间为喷水道,结构简单,十分紧凑,使用维修方便,运行可靠,动力效率高,电机浸在流动的水中,散热很好;二是开机后喷水量大,并且叶轮将池塘下层贫氧水提起,把上层过饱含富氧水交换至下层,使池塘上、下水体溶氧趋向一致,提高单位水体的溶氧密度;三是叶轮旋转,使池塘形成较大波浪,打破空气中氧气向水里转移的界面液膜阻力,达到强制增氧作用。可用于水产养殖和痰水处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增氧机示意图。
下面结合
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氧机,由电机4直接带动轴流式叶轮8,传动轴可以是电机轴。在电机4外有浮体1,浮体可制成中空圆环形独立体,也可制成内壁为导水筒,成为外导水筒6,外导水筒可向下延伸吸入下层贫氧水。而电机外壳可制成内导水筒5,内、外导水筒之间形成喷水道7,喷水道的喷水口2有分水器3,分水器3可与电机外壳的内导水筒5制成一体,即内导水筒的延伸。
权利要求1.一种增氧机,由电机、叶轮、浮体或支架和喷水道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叶轮是安装在电机(4)下部的轴流式叶轮(8),喷水道(7)在电机的周围,喷水口(2)安装分水器(3)。
2.如权利要求1所术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浮体(1)是轻质材料或中空环形体,浮体安装在电机(4)的周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喷水道(7)是电机与浮体之间的内导水筒(5)和外导水筒(6)组成,外导水筒(6)可与浮体(1)制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机,其特征在于内导水筒是电机外壳,上部延伸为分水器(3)。
专利摘要一种增氧机,由电机、叶轮、浮体或支架和喷水道等所组成,其叶轮是安装在电机下部的轴流式叶轮,喷水道在电机的周围,喷水道可由内、外导水筒所组成,喷水道的上口安装分水器。本实用新型创造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维修方便,运行可靠,效率高,电机不怕浪花、水滴、雨淋影响,可使底层贫氧水上、下交换,增氧效果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K61/00GK2268381SQ962010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日
发明者吴海钧 申请人:吴海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