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微型机动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0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微型机动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多功能微型机动犁,属微型拖拉机。用于犁田、拨田、抽水、运输、发电等。与之配套的发动机功率为2.5-3.6千瓦。
现有的手扶拖拉机因不能通过田坎,不能替代牛耕,必须具有机耕道的田间方可使用。现有的能通过窄道的微耕机有如下缺点(1)行驶部分采用一条套筒滚子链履带,耕作时很容易拉断。(2)由于结构原因使耕地太浅,不能满正耕地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微型机动犁,它解决了上述问题,其结构合理、产品耐用,可取代农村现有的耕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多功能微型机动犁,具有顺次传动连接的发动机6、皮带及皮带轮7、8、9,离合器10、变速箱11以及行驶部份,支持整机的机架4、装配于机架的铁铧1及固定调整件以及耕作手扶架14,其特征是行驶部分是由与变速箱11输出端传动连接的行驶传动链轮18、置于地面的前、后行驶轮24、19以及外包它们的环链履带20构成的三角形传动行驶机构,且在前、后行驶轮间设有履带托板22,和固定于机架上的斜边履带护板21。


图1多功能微型机动犁结构图图2图1A-A视剖图图3整机传动变速结构图实施例见图1,多功能微型机动犁,具有柴油机6、皮带轮7、9、皮带8、摩擦离合器10、变速箱11、机架4、铁铧1、耕作手扶架14、行驶部分是由行驶传动链轮18、前、后行驶轮24、19以及外包环链履带构成的三角形传动行驶机构,行驶轮间设履带托板22和固定于机架上的斜边履带护板21。采用两条并列的环链履带20(见图2),履带外带有板齿23。三角形传动行驶机构最高处距地面的高度H等于或大于18厘米。铁铧1装于整机前端,机架上装有铁铧尖上、下倾调整机构5及回转轴2;左、右傾操作机构25、回转轴3及操作手柄13(见图2)。
见图3,变速箱11内设轴I上装空转齿轮Z1主动齿轮Z2,轴II上装被动齿轮Z3,低速主动齿轮Z5、高速主动齿轮Z6、倒车主动齿轮Z4,轴III上装双联被动齿轮Z7、Z8、主动齿轮Z9,轴TV上装过桥齿轮Z10、轴上装被动齿轮Z11、行驶传动链轮18,旋耕传动链轮17。由此传动结构,可实现机动犁行驶高低两挡速度以及一挡倒车速度。见图1、图3.若机动犁带动旋耕机工作时,则将旋耕机装于整机后端,机架上装有旋耕架15支撑旋耕机轴辊6,变速箱输出端的旋耕传动链轮17用传动链26与旋耕机轴辊16传动连接,且在该处装单向离合器2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采用两条并置的环链履带,增加了行驶部分的强度、稳定性和耐用性。(2)有一定高度的三角形传动结构可满足耕作田地的需要。(3)履带较窄、能通过田坎行驶并能爬坡地,可在山地、丘陵边远农村、无机耕道的地方提供机械耕作、替代耕牛。(4)铁铧在前,田土能全部翻耕无死角区域。(5)整机行驶具有快、慢两挡前进速度,及一挡倒车速度,更加适用。(6)除犁田外,配上附件可以拨田、抽水、打米、运输、发电等。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微型机动犁,具有顺次传动连接的柴油机(6)、皮带及皮带轮(7)、(8)、(9),离合器(10)、变速箱(11)以及行驶部分,支撑整机的机架(4)、装于机架前端的铁铧(1)及固定调整件以及耕作手扶架(14),其特征是行驶部分是由与变速箱11输出端传动连接的行驶传动链轮(18),置于地面的前、后行驶轮(24)、(19)以及外包它们的环链履带(20)构成的三角形传动行驶机构,且两行驶轮间设有履带托板(22)和固定于机架的斜边履带护板(2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犁,其特征是履带是采用两条并列的环链履带(20),履带外有板齿(23)。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犁,其特征是三角形传动行驶机构最高处距地面高度H等于或大于18厘米。
4.按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犁,其特征是铁铧(1)装于整机的前端,机架上装有铁铧尖上、下倾调整机构(5)及回转轴(2),左、右倾操作机构(25)、回转轴(3)及操作手柄(13)。
5.按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犁,其特征是变速箱11内设轴I上装空转齿轮Z1,主动齿轮Z2,轴II上装被动齿轮Z3,低速主动齿轮Z5,高速主动齿轮Z6,倒车主动齿轮Z4,轴III上装双联被动齿轮Z7、Z8、主动齿轮Z9,轴TV上设过桥齿轮Z10,轴上设被动齿轮Z11,行驶传动链轮(18),旋耕传动链轮(17)。
专利摘要多功能微型机动犁,属微型拖拉机。其发动机为2.5-3.6千瓦。整机由发动机、变速部分、行驶部分、铁铧及机架等组成。行驶部分是由与变速箱传动连接的行驶传动链轮、置于地面的前、后行驶轮、环链履带构成的三角形传动行驶机构。其强度、稳定性、耐用性大大增强。能通过田坎,能爬坡。在山地、丘陵无机耕道处提供机械耕作,替代耕牛。整机行驶有快、慢两挡速度,一个倒车速度。除犁田外,装上配套机械可用于拨田、抽水、运输、发电等。
文档编号A01B3/52GK2269049SQ962339
公开日1997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日
发明者陈涟, 温启根, 刘益洲 申请人:陈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