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3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涉及水稻插秧机。
目前使用的水稻人力插秧机虽有多种型号,但其结构基本相同。以中国延吉插秧机厂生产的2ZTR-4型人力水稻插秧机为例,其结构主要由机架船底板〔16〕、牵引杆〔12〕、牵引杆座〔14〕、操纵杆〔13〕、分插机构〔15〕、秧门〔11〕、秧箱〔10〕、移箱机构〔9〕等组成。(参见图2)。其中,移箱机构主要由棘齿〔1〕、齿条〔8〕、滑板〔5〕及装在滑板上的定位销〔7〕等构成,棘齿与滑板由铰链〔2〕连接(参见图3),工作时,每插一次秧,棘齿板就随着滑板上、下往复运动一次,其棘齿定位销与齿条之间就脱离、接触一次,当滑板下落时,棘齿尖〔3〕与齿条先接触,使齿条带动秧箱作左或右的横向运动,之后滑板上的定位销与齿条接触,使秧箱固定,进而完成一次插秧。这种移箱装置经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棘齿尖〔3〕与齿条齿的磨损,会出现滑板定位销〔7〕顶齿现象,即定位销与齿条齿的齿尖相碰而不能进入齿谷,使之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插秧机移箱机构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对人力插秧机的移箱机构提出改进,使之提高移箱机构的使用寿命。
改进后的移箱机构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将滑板〔5〕上的定位销去掉,在棘齿板〔4〕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销支杆〔6〕,定位销支杆的另一端装有定位销〔7〕。棘齿板〔4〕与定位销支杆〔6〕可为一体构成,也可为不能改变相对位置的固定连接的两体。定位销〔7〕与棘齿〔1〕由同一铰链〔2〕同滑板连接。当棘齿尖〔3〕、定位销〔7〕不与齿条接触时,由于棘齿板重量大,使得其中的一个棘齿的位置低于定位销〔7〕位置,当滑板下移时,处于低位置的棘齿尖〔3〕首先接触齿条〔8〕,从而推动齿条作左或右的横向运动,随着滑板继续向下移动,棘齿和定位销以铰链〔2〕为圆心转动,使定位销沿圆周运动与齿条接触,定位销接触齿条后,齿条则不再作横向运动而被固定,图1即表现了这种固定状态,因为定位销下移时,相对于齿条的运动方向基本是相互垂直的运动,所以,即使棘齿〔1〕与齿条齿有较大磨损,定位销也不易与齿条的齿尖相碰。
改进后的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可提高使用寿命。
图1是改进后的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的结构图。
图2是人力插秧机整机的结构图。
图3是改进前的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的结构图。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详见图1,人力插秧机的移箱机构主要由棘齿板〔4〕、两个棘齿尖〔3〕、定位销支杆〔6〕、定位销〔7〕、滑板〔5〕、齿条〔8〕构成,其中棘齿板〔4〕、棘齿尖〔3〕、定位销支杆〔6〕、定位销〔7〕为同一体构成,棘齿板〔4〕与滑板之间由铰链〔2〕连接,定位销与各棘齿尖〔3〕之间的距离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力插秧机的移箱机构。它由棘齿[1]、滑板[5]、齿条[8]、铰链[2]构成,其特征是在棘齿板[4]上固定连接有定位销支杆[6],在定位销支杆的另一端装有一个定位销[7]、定位销与各棘齿尖[3]之间的距离相同。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对人力插秧机移箱机构的改进。它去掉了滑板[5]上的定位销,并在棘齿板上固定连接一个定位销支杆[6],在定位销支杆的另一端安装定位销[7]。采用这种结构的移箱机构,可有效防止因棘齿尖[3]与齿条齿磨损而产生定位销顶齿现象,使移箱机构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A01C11/02GK86209972SQ86209972
公开日1987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86年12月5日
发明者李太云 申请人:李太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