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固式铲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3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固式铲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铲,特别是一种铲板。
一般园艺栽培用以铲、挖及翻土的铲,主要利用其盾牌状铲板进行泥土铲挖,其施力上以铲板后端接设的铲柄供使用者握持操作。
从结构分析,通常铲的铲板和铲柄是分离式,为使握持舒适,铲柄以木材或塑胶材制成,为顾及铲挖能力,铲板均以金属制成,为使不同材质的铲板及铲柄组装成一体,需将铲板后端制成一缩小段以插接或包复铲柄,此结构造成铲板与铲柄衔接部位结构强度变得十分脆弱,在铲挖时,如触及坚硬石块或泥土,将很容易因阻力过大而造成铲板缩小段断裂。
市场上虽然有很多相同材质一体制成的铲板和铲柄,强调其能提供较高的结构强度,但其铲板与铲柄衔接处仍然呈缩束状,同样形成结构强度死角,尚不能解决此处的断裂问题。
此外,以铲板的形状分析,大都是呈盾牌状并制成中央内凹状态,以提供其受阻力的抗弯强度,但整体上,在铲挖触及石块或硬土时,仍然有弯折变形的可能,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强固式铲板,它的铲板与铲柄衔接段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且其铲板本身的结构强度也提高,以达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强固式铲板在其结构较脆弱部位一体冲制出适当补强凸肋或肋条,以提高其结构强度。
在铲板后端延伸的铲柄街接蹄叉部位两侧一体冲制出前宽后窄呈收束状的补强凸肋,在铲板两侧及中央凹陷部位一体冲制出由后往前的收束型态的补强肋条。
本实用新型的补强凸肋设置,当在进行铲挖旋力时,铲板与铲柄衔接段可形成一较佳的抗受力强度,藉此使操作上不会产生弯曲变形,从而避免发生断裂现象,铲板两侧及中央凹陷部位的补强肋条,可提供铲板在铲挖时所遭阻力的反向抗力,使其在受力上具有平衡抵消作用,藉以提高铲板的整体抗弯能力,即使在触及坚硬石块或泥土时,也不容易造成弯折变形,从而有效地延长铲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强固式铲板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
图1中B-B剖视图。
参照
图1、2、3,铲板10后端延伸的铲柄衔接蹄叉部位11两侧一体冲制出预定形状的补强凸肋12、13,补强凸肋12、13是按照蹄叉部位11的形体而呈前宽后窄的收束状,藉补强凸肋12的结构,可使铲板10与铲柄衔接段能获较高结构强度,改善传统结构此处易断裂的缺失,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铲板10近两侧缘及中央凹陷部位各一体冲制出补强凸条14、15、16,肋条14、15、16呈由后往前的收束型态,且两侧肋条14、15的高度略大于中央肋条16的高度,藉肋条14、15、16提高铲板10本身的结构强度,以形成一种耐用的强固式铲板。
权利要求1.一种强固式铲板,其特征在于在铲板(10)后端延伸的铲柄衔接蹄叉部位和铲板(10)两侧及中央凹陷部位一体冲制出适当补强凸肋或凸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板,其特征是铲板(10)后端延伸的铲柄衔接蹄叉部位(11)两侧一体冲制出预定形状的补强凸肋(1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板,其特征是铲板(10)两侧及中央凹陷部位一体冲制出三条补强肋条(14、15、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铲板,其特征是补强凸肋(12、13)是按照蹄叉部位(11)的形体而呈前宽后窄的收束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铲板,其特征是补强肋条(14、15、16)呈由后往前的收束型态,且两侧肋条(14、15)的高度略大于中央肋条(16)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固式铲板,其特点是在铲板后端延伸的铲柄衔接蹄叉部位两侧一体冲制出预定形状的补强凸肋,藉以提高铲板与铲柄衔接段的结构强度,在铲板两侧及中央凹陷部位一体冲制出三条补强肋条,以提高铲板本身的结构强度,从而形成一种耐用的强固式铲板。
文档编号A01B1/00GK2283958SQ972066
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6日
发明者施澄雄 申请人:施澄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