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粉机磨辊水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85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磨粉机磨辊水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磨粉机上用的磨辊水冷却装置。
现有技术中,磨粉机上用的磨辊均为实心磨辊。这种磨辊最突出的缺点是笨重、成本高、散热慢,直接影响了面粉的质量、产量及单机效率。对上述问题,多年来有不少厂家及专家、学者都竞相研究,但一直未得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磨粉机上用的磨辊水冷却装置,即用水对磨辊进行冷却。这样以来,由于磨辊温度的降低,而面粉质量、产量及单机效率将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延长了辊轴轴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几种技术措施第一,把磨辊的辊轴加工成空心的,即从辊轴两端沿轴线方向分别钻一中心孔,此二孔互不相通。
第二,在合金辊套的两端分别加一端盖,构成辊鼓。辊鼓是空心的。
第三,两辊轴处于辊鼓内腔部位的两端沿径向方向分别钻两个穿孔,这些穿孔分别与辊轴两端的中心孔相通,使冷却水经中心孔及径向穿孔流入或流出辊鼓内腔,从而对辊鼓的合金辊套进行冷却。
第四,冷却水池的水位可略高于磨辊辊轴的水平位置,以保证冷却水能自行流入辊鼓内腔,使之不缺水。从辊轴的中心孔排出的冷却水直接进入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使辊轴及辊鼓内腔的冷却水始终处于负压状态,以避免冷却水外漏。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所以,与现有的实心磨辊相比,该装置具有磨辊散热快、温度低、重量轻、面粉质量好、单机效率高等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磨辊温度过高而影响面粉质量的这一老大难问题。同时也大幅度地延长了轴瓦的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磨粉机磨辊水冷却装置实施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A.搭铁 2A.支架 3A、3B.水封套4A.进水管4B.出水管5.辊轴6A、6B.中心孔7.端盖8A、8B及9A、9B.径向穿孔10.合金辊套11.辊鼓内腔如附图所示,辊鼓由合金辊套(10)及两端盖(7)构成。辊轴(5)处于辊鼓内腔(11)的两端,分别具有两个径向穿孔(8A)、(9A)及(8B)、(9B)。这些穿孔均与中心孔(6A)、(6B)及辊鼓内腔(11)相通。进水管(4A)通过搭铁(1A)固定在机架(2A)上,出水管(4B)通过搭铁(1B)固定在机架(2B)上,进水管(4A)及出水管(4B)通过水封套(3A)及(3B)与辊轴(5)的两端相连接。辊轴(5)直接压入辊鼓两端盖(7)的内孔。
磨辊的冷却过程是这样的,来自冷却水池的水经进水管(4A)、辊轴(5)的中心孔(6A)及径向穿孔(8A)、(9A)流入辊鼓内腔(11),对辊鼓的合金辊套(10)进行冷却,然后再经辊轴(5)的径向穿孔(8B)、(9B)及其中心孔(6B)进入出水管(4B)。从出水管(4B)出来的冷却水直接进入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冷却水池的水面可略高于辊轴的水平位置,使冷却水可自行流入辊鼓内腔(11),以避免辊鼓内腔(11)缺水。从出水管(4B)出来的冷却水直接进入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可使辊轴(5)及辊鼓内腔(11)的冷却水始终处于负压状态,以避免冷却水外漏。
冷却水经辊轴(5)时,同时也冷却了辊轴及其轴瓦。
权利要求1.一种磨粉机磨辊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合金辊套(10)和两端盖(7)构成的辊鼓及辊轴(5)、水封套(3A)、(3B)、进水管(4A)和出水管(4B)构成,循环水泵装在磨辊的出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磨辊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辊鼓由合金辊套(10)及两端盖(7)构成,辊鼓是空心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磨辊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辊轴(5)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中心孔(6A)及(6B),辊轴(5)处于辊鼓内腔(11)的部位具有4个径向穿孔(8A)、(9A)及(8B)、(9B),在辊轴(5)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水封套(3A)及(3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机磨辊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泵装在磨辊的出水端。
专利摘要一种磨粉机上用的磨辊水冷却装置,由合金辊套、两端盖、具有中心孔的辊轴及水封套等部件构成。来自冷却水池的冷却水经辊轴一端的中心孔及辊轴处于辊鼓内腔部位的两个径向穿孔流入辊鼓内腔,对辊鼓的合金辊套进行冷却,然后经辊轴上的另两个径向穿孔及辊轴另一端的中心孔流出,流出的冷却水直接进入循环水泵的进水口,再次打入冷却水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磨辊温度低、重量轻、面粉质量好、单机效率高及辊轴的轴瓦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B02C4/00GK2317938SQ97221629

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3日
发明者王应昂 申请人:王应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