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47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播种机械,特别是一种移栽机械。
水稻的栽培通常以插秧为主,因此各种形式的插秧机不断为研制生产。随着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现了抛秧的新栽培方法。目前国内也有个别抛秧机生产厂家。现有的抛秧机主要是由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抛秧盘和动力机械所组成的。抛秧盘是一个锥形体,其内壁上分布有导轨,在动力机械的带动下旋转和行进。秧苗由人工置于抛秧盘内,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秧苗分布抛出。由于人工添苗的不稳定性,抛秧盘结构设计的不完善,抛秧机的运行速度难以控制等原因,使得抛出的秧苗的均匀性较差,工作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秧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水稻抛秧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杆连接构成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抛秧盘,抛秧盘安装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上,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连传动杆,相交轴传动箱和变速箱固定于机架上,抛秧盘呈倾斜安装,其倾斜在10°-13°,在机架上还安装在秧苗传送带,秧苗传送带的主动滚通过链条或皮带与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如下结构特征1、抛秧盘的上部呈锥形,下部呈弧形,底呈平面形,其内壁上分布有4-8个导轨。
2、导轨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增高,并且导轨上边线的下部呈直线形、与抛秧盘锥形部位相对应的部分呈弧形。
3、它设置有速度测试装置,该速度测试装置包括安装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与抛秧盘之间的光电跟踪器和安装于牵引拖拉机上的处理显示器,两者之间由导线相连。
4、机架下带有底部为平板,四边向上挠起的载机船。
5、秧苗传送带的两边有凸起的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抛秧盘安装角度的调整,使得所抛出的秧苗能够比较均匀的分布和保证比较准确的抛秧高度。设置秧苗传送带后,不仅可以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而且使秧苗在进入抛秧盘之前有一个均匀的过程和比较准确地将秧苗进到抛秧盘中部的分秧体上,使秧苗的分布更均匀。采用相交轴传动箱,将抛秧盘直接连接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上,简化了结构,传动平稳,使得抛秧的均匀程度更高。本实用新型的抛秧盘内的导轨的下部有一直线段,秧苗落入抛秧盘后有一个均匀的过程。由于抛秧机的行进和抛秧盘的转动由同一拖拉机带动,所以抛秧盘的转速与拖拉机的行进速度有关,而抛秧盘的转速又直接影响抛秧的高度、速度和广度,也就是直接影响抛秧的质量,影响水稻产量。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速度测试装置,可以将抛秧机的转速和运行速度调整到一个最佳数值。本实用新型的载机船,即是操作人员的站台,又可以起到平整土地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秧苗传送带的截面形状可以保证带的速度平移,无横向位移。本实用新型采用拖拉机为动力,其制造容易,结构简单,机架主要由杆和螺钉连接组成,拆装和运输均十分方便。其相交轴传动箱可以设计成不同的转数比,以配合不同的拖拉机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
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导轨的形状示意图。
图5是速度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机架1由几根杆由螺钉连接构成。机架的下部有底部为平板,四边向上挠起的载机船2。抛秧盘3的上部呈锥形,下部呈弧形,底呈平面形,其内壁上分布有4-8个,最佳为6个导轨4,导轨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增高,并且导轨上边线的下部呈直线形,与抛秧盘锥形部位相对应的部分呈弧形。抛秧盘的中心有一个锥形分秧体5。相交轴传动箱6、变速箱7固定于机架上。抛秧盘直接安装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上。抛秧盘呈倾斜安装,其倾角α=10°-13°。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连传动杆7。机架上安装有秧苗传送带8。秧苗传送带的主动滚9通过链条10与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秧苗传送带的两边有凸起的边,在运转过程中凸起的边部分与传动辊相接触。其速度测试装置包括安装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与抛秧盘之间的光电跟踪器16和安装于牵引拖拉机上的处理显示器11,两者之间由导线连接。机架上有放置秧苗盘13的位置。抛秧盘上带有限位防风罩12。机架上带有悬挂孔。使用时将抛秧机悬挂于拖拉机后,将传动杆连接与拖拉机上。通过调整拖拉机的速度确定抛秧盘的转速和抛秧机的运行速度。将秧苗置于秧苗盘内放置于机架上,人站在载机船内,将秧苗均匀地放置于秧苗传送带上,由传送带送入抛秧盘,在抛秧盘下部均匀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导轨上升,被比较均匀地抛出。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抛秧机,它包括由杆连接构成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抛秧盘,其特征是抛秧盘安装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上,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连传动杆,相交轴传动箱和变速箱固定于机架上,抛秧盘呈倾斜安装,其倾斜在10°-13°,在机架上还安装在秧苗传送带,秧苗传送带的主动滚通过链条或皮带与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抛秧盘的上部呈锥形,下部呈弧形,底呈平面形,其内壁上分布有4-8个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增高,并且导轨上边线的下部呈直线形,与抛秧盘锥形部位相对应的部分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它设置有速度测试装置,该速度测试装置包括安装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与抛秧盘之间的光电跟踪器和安装于牵引拖拉机上的处理显示器,两者之间由导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下带有底部为平板,四边向上挠起的载机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架下带有底部为平板,四边向上挠起的载机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秧苗传送带的两边有凸起的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秧苗传送带的两边有凸起的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秧苗传送带的两边有凸起的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稻抛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秧苗传送带的两边有凸起的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水稻抛秧机,它包括由杆连接构成的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抛秧盘,抛秧盘安装于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出轴上,相交轴传动箱的输入轴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连传动杆,相交轴传动箱和变速箱固定于机架上,抛秧盘呈倾斜安装,其倾斜在10°—13°,在机架上还安装在秧苗传送带,秧苗传送带的主动滚通过链条或皮带与减速器的一个输出端相连。其结构简单,抛秧效果好。
文档编号A01C11/02GK2308241SQ972255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日
发明者李方贵 申请人:李方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