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脱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48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脱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脱粒机械。
现有的脱谷机的主要由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脱粒滚筒,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一端的驱动轮等部分组成。脱粒滚筒上带有许多钉或凸柱,在电动机、柴油机等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脱粒滚筒旋转,人工手持水稻、谷子、小麦等被脱物秸杆的末端,将被脱物置于脱粒滚筒上脱粒。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易出现伤亡事故。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自动脱谷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脱粒滚筒,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一端的驱动轮,它还包括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包括喂料链托架、喂料链、上夹料框、下夹料框和传动机构,喂料链托架通过弯曲的支撑臂固定于支架上,喂料链安装于喂料链托架两端的齿轮上,上夹框安装于喂料链托架上,下夹料框由相互之间铰接的几段组成,每一个铰接点处有一个套筒式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撑杆外套有调整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如下结构1、在脱粒滚筒的下部设置有振筛,振筛的一端通过偏心轮和传动杆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上。
2、在脱粒滚筒的后部设置有一个或两个风扇,该风扇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上。
3、在脱粒滚筒的前部设置有一个风扇,该风扇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了喂料结构。将被脱物置于喂料机构的前端,可以自动地将被脱物带入脱粒滚筒上做连续运动进行脱粒,其工作效高,劳动强度小,同等规模的脱谷机,每台可节省劳动力8-10人,脱净率高,破谷率低,下草整齐,乱草少,操作安全。设置振动筛后,可保证产品的纯净度,在脱粒滚筒后端配制的风扇,可以有效地吸出颗粒中的杂质,提高其纯净度。在脱粒滚筒前端配制的电扇可以防止杂物缠绕在脱粒滚筒轴上,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水稻小麦、谷子、高梁等多种农作用的脱粒。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3是
图1的右视图;图4是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支架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脱粒滚筒2的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架上。在脱粒滚筒外有脱粒滚筒罩4。脱粒滚筒的前端安有一个风扇8。脱粒滚筒轴的后端安有两个风扇11、12,这两个风扇外各罩有一个风箱。脱粒滚筒轴的末端安装驱动轮5。喂料机构位于支架的一侧,它包括喂料链托架7,喂料链6,上夹料框20,下夹料框21。喂料链托架通过弯曲的支撑臂22固定于支架上。喂料链托架的两端各有一个齿轮,喂料链6安装于喂料链托架两端的齿轮上。喂料链上带有齿。上、下夹料框位于喂料链的下部,上夹料框安装喂料链托架上。下夹料框由相互之间铰接的几段组成,每一个铰接点处有一个套筒式支撑杆23,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撑杆外套有调整弹簧24,可根据被脱料的多少,自动调整,保持良好的夹紧度。喂料机构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上的减速箱15,减速箱的输入与输出轴相垂直,输入轴与脱粒滚筒轴之间有传动带16,输出轴与喂料链托架一端的齿轮之间有传动链5。振动筛3位于脱粒滚筒的下部,其一端通过偏心轮和传动杆安装于脱粒滚筒的一端,另一端向下倾斜,并且由吊杆安装于支架上。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脱谷机,它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脱粒滚筒、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一端的驱动轮,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包括喂料链托架、喂料链、上夹料框、下夹料框和传动机构,喂料链托架通过弯曲的支撑臂固定于支架上,喂料链安装于喂料链托架两端的齿轮上,上夹框安装于喂料链托架上,下夹料框由相互之间铰接的几段组成,每一个铰接点处有一个套筒式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撑杆外套有调整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脱谷机,其特征是在脱粒滚筒的下部设置有振筛,振筛的一端通过偏心轮和传动杆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脱谷机,其特征是在脱粒滚筒的后部设置有一个或两个风扇,该风扇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脱谷机,其特征是在脱粒滚筒的前部设置有一个风扇,该风扇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脱谷机,其特征是在脱粒滚筒的前部设置有一个风扇,该风扇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自动脱谷机。它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脱粒滚筒,安装于脱粒滚筒轴一端的驱动轮,它还包括喂料机构,该喂料机构包括喂料链托架、喂料链、上夹料框、下夹料框和传动机构,喂料链托架通过弯曲的支撑臂固定于支架上,喂料链安装于喂料链托架两端的齿轮上,上夹框安装于喂料链托架上,下夹料框由相互之间铰接的几段组成,每一个铰接点处有一个套筒式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撑杆外套有调整弹簧。其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操作安全。
文档编号A01F7/00GK2307440SQ972255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日
发明者王喜军 申请人:王喜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