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7819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蔷薇科李属果树的抑制栽培,特别是水蜜桃、樱桃类的果树的抑制栽培。
蔷薇科李属果树主要有扁桃、久保桃、水蜜桃、樱桃等,主要生长在我国北纬33°-41°地区,该果树一年中可分为两个时期,即生长期和休眠期。生长期一般从3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在生长期中又可分为萌芽期,幼果生长期,果实成熟期,直到落叶。体眠期可分为生理体眠期和被迫休眠期。生理休眠是指果树在落叶后必须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因品种不同而时间长短不同)才能达到在适宜生长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正常生长发育。不能顺利通过生理体眠期的植株将不能进行正常生长发育。被迫休眠是指当植株顺利通过生理休眠后,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生长需求,植株本身仍处在休眠状态。以桃树为例,在露地栽培中,桃树的休眠是由生理休眠期和被迫休眠期共同组成的。桃的生理休眠通常在7.2℃以下,并以小时数计算,通常称需冷量。普通的桃树需冷量在600-1200小时之间。在我国北方,顺利通过生理休眠时间大约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但这时仍不能达到萌芽生长的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条件不能达到生长要求,植株本身仍处在体眠状态,直至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植株开始生长。
我国北方日光温室或大棚栽培就是在桃树顺利通过生理休眠后,扣棚保温,植株随即萌芽进入生长期利用这种方法,一般可使果实成熟期提前两个月左右。在国外多采用日光或加温温室进行促成栽培,栽培方法基本同于我国北方日光温室栽培,其不同之处,国外设施条件,优于国内,最终效果基本相同。
从栽培方式看,世界各国目前大都采用露地栽培方式,而露地栽培的果树,成熟期相对集中,加上果实本身不耐贮存,经济效益偏低,在我国一般露地栽培的成熟期在6-10月份。集中成熟期在7-9月份。近两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大力推广温室桃,从目前看价格较高,效益较好。但在温室条件下,多采用早熟品种而中晚熟品种进行日光温室栽培的意义不大,早熟品种成熟期比露地早2个月左右,大都集中在4-5月份,成熟期过于集中,且4-5月份并非理想的消费高峰期,如果大面积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不论采用露地栽培和日光温室或大棚促成栽培的方式,都不能做到使果实在春节前后成熟上市,而1-2月份正逢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正值消费高峰期,鲜果上市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同时也为生产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使李属果树的果实在春节前后成熟上市。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1)选苗定植在北纬33°-41°地区,准备好蔷薇科李属的强壮幼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幼苗植株定植于直径30-50毫米大小的营养钵或营养袋中,营养钵中的营养土采用肥沃的腐殖土或以土、草炭及有机肥按1∶1∶1的比例混好掺匀后,装入营养钵中,将幼苗按每平方米4株的部局排列在苗圃中,幼苗定植后浇两次透水,然后上覆0.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2)培育结果能力当营养钵内植侏的新梢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此期在北京约在5月中旬),喷1000-1500百分浓度(ppm)的多效唑一次,每株药液用量50克,同时利用人工技术开张角度;当新梢长度达到40厘米左右时喷800-1000ppm多效唑一次,同时进行摘心处理,促进分枝,当地温达到30℃时可以去掉塑料薄膜;当新梢上的副梢长度达到25厘左右,单株副梢达到20个以上时,喷2000-3000ppm多效唑一次。营养钵中土壤持水量撑握在60-80%;当植株生长到10月份,单株果枝总量在20个以上,果枝长度达到15厘米以上,枝径达到0.5-1厘米左右。10月下旬落叶后浇足冻水,确保安全越冬;(3)控制休眠第二年3月初(土壤解冻前),将具备结果能力的植株转移到0℃的环境中,(变温幅度±1℃),保存1-6个月,空气湿度保持在75-95%;(4)温室栽植晚熟品种的植株于6月初转移到温室中,栽后需进行遮荫处理,防止温度过高,此期,白天温度以25℃以下为宜,白天18-23℃,夜间15-18℃,定植密度株距0.5米、行距1米或株距、行距均1米,亩定植666-1332株,栽植方向南北行向。主栽植株与授粉植株比例为6∶1-8∶1;采用高垄栽培法,垄高25-30厘米,垄宽上口50厘米、下口70厘米,地上覆塑料薄膜,采用膜下滴灌;如果没有滴灌条件,应在栽后浇两次透水后盖地膜;植株萌芽后开花前每亩追复合肥一次30公斤,花期放蜂,每亩一箱,坐果后及时定果套袋,幼果生长期每亩追复合肥一次20公斤,9月15日应扣棚保温,白天25℃左右,夜间12℃左右,湿度80%,11月份-第三年1月份期间,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1-2月份果实进入成熟期,在果实成熟前25天摘除套袋,促进着色。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对植株休眠期的有效地控制,在定植、开花、幼果生长及成熟期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在普通日光温室条件下,达到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亩产量1000公斤以上。
2、解决了李属果树只能在我国北方结果的难题,结束了我国南方(北纬23°以南地区)不能露地种植李属果树的历史,南方露地种植的亩产量达750公斤以上。
3、一年一栽制的发明加速了品种的更新换代,推动了果树行业生产的发展。
实施例一晚熟桃树的栽培方法(适用于久保桃、水蜜桃)(1)选苗定植在北纬33°-41°地区,以北京地区为例,准备好桃树的强壮幼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幼苗植株定植于直径30-50毫米大小的营养钵或营养袋中,营养钵中的营养土采用肥沃的腐殖土或以土、草炭及有机肥按1∶1∶1的比例混好掺匀后,装入营养钵中,将幼苗按每平方米4株的部局排列在苗圃中,幼苗定植后浇两次透水,然后上覆0.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保温、保墒。
(2)培育结果能力当营养钵内植侏的新梢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此期在北京约在5月中旬),喷1000-1500百分浓度(ppm)的多效唑一次,每株药液用量50克,同时利用人工技术开张角度;当新梢长度达到40厘米左右时喷800-1000ppm多效唑一次,同时进行摘心处理,促进分枝,当地温达到30℃时可以去掉塑料薄膜;当新梢上的副梢长度达到25厘左右,单株副梢达到20个以上时,喷2000-3000ppm多效唑一次。营养钵中土壤持水量撑握在60-80%。此期正值花芽分化高峰期,土壤持水量掌握在70%为最佳,促使植株全面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向转化。
当植株生长到9月份,明显观察到花芽形态,当植株生长到10月份,单株果枝总量在20个以上,果枝长度达到15厘米以上,枝径达到0.5-1厘米左右。10月下旬落叶后浇足冻水,确保安全越冬。
(3)控制休眠(强迫休眠)第二年3月初(土壤解冻前),将具备结果能力的植株转移到0℃的环境中,(变温幅度±1℃),保存到6月初,空气湿度保持在75-95%,最佳湿度在85%。
(4)温室栽植植株于6月初转移到温室中,栽后需进行遮荫处理,防止温度过高,此期,温室白天温度以25℃以下为宜,最适宜的温度是白天18-23℃,夜间15-18℃,定植密度株距0.5米、行距1米或株距、行距均1米,亩定植666-1332株,栽植方向南北行向。主栽植株与授粉植株比例为6∶1-8∶1;采用高垄栽培法,垄高25-30厘米,垄宽上口50厘米、下口70厘米,地上覆塑料薄膜。采用膜下滴灌;如果没有滴灌条件,应在栽后浇两次透水后盖地膜。
植株萌芽后,25天左右进入开花期,开花前每亩追复合肥一次30公斤,花期放蜂,每亩一箱,提高作果率,坐果后及时定果套袋,单株留果量以每亩最终产量1000公斤为标准,一般每亩666株的单株留果1.5-2公斤,具体操作应根据不同品种、果实大小合理确定。复合肥中的氮、磷、钾含量各为15%,幼果生长期每亩追复合肥一次20公斤,9月15日应扣棚保温,防止霜害,保温原则,白天18-23℃,夜间8-12℃,湿度80%,11月份至第三年1月份期间,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提高光含效率,1-2月份果实进入成熟期,颜色变红,放出香味,可溶性固性物达到10%以上即可采摘,在果实成熟前25天摘除套袋,促进着色。采收后的植株移出温室,进行再度培育。
在我国北方通过科学利用桃树休眠机理,采用现代人工或化学技术,促进并达到苗木当年形成花芽并具备一定结果能力,从苗木培育开始到果实成熟20个月时间,完成年生长周期,并达到1-2月份果实城熟上市,平均亩产1000kg以上,结束了我国在1-2月份不能生产鲜桃的历史实施例二早熟桃树的栽培方法(以北京地区为例)早熟品种的植株选苗定植、培育结果能力、控制休眠的方法同实施例一相同,在进入温室栽植阶段时,应将植株于9月初定植于温室。以后的管理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桃树的北种南植(1)选苗定植在北纬33°-41°地区,以北京地区为例,准备好桃树的强壮幼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幼苗植株定植于直径30-50毫米大小的营养钵或营养袋中,营养钵中的营养土采用肥沃的腐殖土或以土、草炭及有机肥按1∶1∶1的比例混好掺匀后,装入营养钵中,将幼苗按每平方米4株的部局排列在苗圃中,幼苗定植后浇两次透水,然后上覆0.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保温、保墒。
(2)培育结果能力当营养钵内植侏的新梢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此期在北京约在5月中旬),喷1000-1500百分浓度(ppm)的多效唑一次,每株药液用量50克,同时利用人工技术开张角度;当新梢长度达到40厘米左右时喷800-1000ppm多效唑一次,同时进行摘心处理,促进分枝,当地温达到30℃时可以去掉塑料薄膜;当新梢上的副梢长度达到25厘左右,单株副梢达到20个以上时,喷2000-3000ppm多效唑一次。营养钵中土壤持水量撑握在60-80%;当植株生长到9月份,明显观察到花芽形态,当植株生长到10月份,单株果枝总量在20个以上,果枝长度达到15厘米以上,枝径达到0.5-1厘米左右。10月下旬落叶后浇足冻水。
在当年12月下旬将上述植株转移到北纬23°以南地区露地定植,例如深圳地区,(以当地一月份平均温度在12℃以上为原则)。此法,对已具备结果能力的桃苗,并已顺利通过生理休眠的苗运到南方定植后即可正常萌芽、开花、结果,早熟品种的桃树其果实成熟时间在3-4月份,晚熟品种的桃树其果实成熟时间在4-5月份。由于南方5月份后雨量较大,不利桃生长发育,故不提倡6-11月份种植,桃树的北种南植只能采用一年一栽制。该方法实现桃树露地生产,其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
实施例四樱桃树的栽培方法(适用于红艳、红蜜及红灯品种)(1)选苗定植在北纬33°-41°地区,以北京地区为例,准备好桃树的强壮幼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幼苗植株定植于直径30-50毫米大小的营养钵或营养袋中,营养钵中的营养土采用肥沃的腐殖土或以土、草炭及有机肥按1∶1∶1的比例混好掺匀后,装入营养钵中,将幼苗按每平方米4株的部局排列在苗圃中,幼苗定植后浇两次透水,然后上覆0.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保温、保墒;(2)培育结果能力当营养钵内植侏的新梢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处理(此期在北京约在5月中旬),喷1000-1500百分浓度(ppm)的多效唑一次,每株药液用量50克,同时利用人工技术开张角度;当副梢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喷800-1000ppm多效唑一次,当地温达到30℃时可以去掉塑料薄膜,此期正值花芽分化高峰期,土壤持水量掌握在70%为最佳,促使植株全面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方向转化。
当植株生长到7月份,明显观察到花芽形态,10月下旬落叶后浇足冻水,确保安全越冬。
(3)控制休眠(强迫休眠)第二年3月初(土壤解冻前),将具备结果能力的植株转移到0℃的环境中,(变温幅度±1℃),保存到9月初,空气湿度保持在75-95%,最佳湿度在85%;(4)温室栽植植株于9月初转移到温室中,此期温室白天温度以25℃以下为宜,最适宜的温度是白天18-23℃,夜间10-12℃,定植密度株距0.5米、行距1米或株距、行距均1米,亩定植666-1332株,栽植方向南北行向。主栽植株与授粉植株比例为6∶1-8∶1;采用高垄栽培法,垄高25-30厘米,垄宽上口50厘米、下口70厘米,地上覆塑料薄膜。采用膜下滴灌。如果没有滴灌条件,应在栽后浇两次透水后盖地膜。
9月15日应扣棚保温,防止霜害,保温原则,白天25℃左右,夜间12℃左右,湿度80%,植株萌芽后,25天左右进入开花期,开花前每亩追复合肥一次30公斤,花期放蜂,每亩一箱,提高作果率,坐果后及时定果,幼果生长期每亩追复合肥一次20公斤,11月份至第三年1月份期间,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提高光合效率,1-2月份果实进入成熟期,颜色变红,可溶性固性物达到10%以上,即可采摘。
实施例五早熟桃树的栽培方法(该方法也适用于樱桃)在本实施例中,选苗定植及培育结果能力的方法及步骤同实施例一相同,只是在控制体眠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本实施例是采用的加速休眠的方式,所述的控制休眠的做法是在当年10月份,将具备结果能力的植株转移到空气湿度为75-95%,环境温度为0℃±1℃的环境中,保存1个月左右;所述温室栽植的做法是在当年11月份将植株转移到温室中,此期,温室白天温度以25℃以下为宜,白天18-23℃,夜间15-18℃,湿度80%,定植密度株距0.5米、行距1米或株距、行距均1米,亩定植666-1332株,栽植方向南北行向。主栽植株与授粉植株比例为6∶1-8∶1;采用高垄栽培法,垄高25-30厘米,垄宽上口50厘米、下口70厘米,地上覆塑料薄膜。采用膜下滴灌。如果没有滴灌条件,应在栽后浇两次透水后盖地膜。
植株萌芽后开花前每亩追复合肥一次30公斤,花期放蜂,每亩一箱,坐果后及时定果套袋,幼果生长期每亩追复合肥一次20公斤,11月份至第二年1月份期间,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1-2月份果实进入成熟期。
权利要求
1.一种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苗定植在北纬33°-41°地区,准备好蔷薇科李属的强壮幼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幼苗植株定植于直径30-50毫米大小的营养钵或营养袋中,营养钵中的营养土采用肥沃的腐殖土或以土、草炭及有机肥按1∶1∶1的比例混好掺匀后,装入营养钵中,将幼苗按每平方米4株的部局排列在苗圃中,幼苗定植后浇两次透水,然后上覆0.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2)培育结果能力当营养钵内植侏的新梢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喷1000-1500百分浓度(ppm)的多效唑一次,每株药液用量50克,同时利用人工技术开张角度;当新梢长度达到40厘米左右时喷800-1000ppm多效唑一次,同时进行摘心处理,促进分枝,当地温达到30℃时可以去掉塑料薄膜;当新梢上的副梢长度达到25厘左右,单株副梢达到20个以上时,喷2000-3000ppm多效唑一次,营养钵中土壤持水量撑握在60-80%;当植株生长到10月份,单株果枝总量在20个以上,果枝长度达到15厘米以上,枝径达到0.5-1厘米左右,10月下旬落叶后浇足冻水,确保安全越冬;(3)控制休眠第二年3月初(土壤解冻前),将具备结果能力的植株转移到0℃的环境中,(变温幅度±1℃),保存1至6个月,空气湿度保持在75-95%;(4)温室栽植晚熟品种的植株于6月初转移到温室中,(早熟品种的植株于9月初转移到温室中),栽后需进行遮荫处理,防止温度过高,此期温室白天温度以25℃以下为宜,白天18-23℃,夜间15-18℃,定植密度株距0.5米、行距1米或株距、行距均1米,亩定植666-1332株,栽植方向南北行向,主栽植株与授粉植株比例为6∶1-8∶1;采用高垄栽培法,垄高25-30厘米,垄宽上口50厘米、下口70厘米,地上覆塑料薄膜,采用膜下滴灌,如果没有滴灌条件,应在栽后浇两次透水后盖地膜;植株萌芽后开花前每亩追复合肥一次30公斤,花期放蜂,每亩一箱,坐果后及时定果套袋,幼果生长期每亩追复合肥一次20公斤,9月15日应扣棚保温,白天25℃左右,夜间12℃左右,湿度80%,11月份至第三年1月份期间,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1-2月份果实进入成熟期,在果实成熟前25天摘除套袋,促进着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年12月下旬将达标果枝总量在20个以上植株转移到北纬23°以南地区露地定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李属果树是桃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李属果树是樱桃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休眠的做法是在当年10月份,将具备结果能力的植株转移到空气湿度为75-95%,环境温度为0℃±1℃的环境中,保存1个月左右;所述温室栽植的做法是在当年11月份将植株转移到温室中,此期,温室白天温度以25℃以下为宜,白天18-23℃,夜间15-18℃,湿度80%,定植密度株距0.5米、行距1米或株距、行距均1米,亩定植666-1332株,栽植方向南北行向,主栽植株与授粉植株比例为6∶1-8∶1;采用高垄栽培法,垄高25-30厘米,垄宽上口50厘米、下口70厘米,地上覆塑料薄膜。采用膜下滴灌,如果没有滴灌条件,应在栽后浇两次透水后盖地膜;植株萌芽后开花前每亩追复合肥一次30公斤,花期放蜂,每亩一箱,坐果后及时定果套袋,幼果生长期每亩追复合肥一次20公斤,11月份至第二年1月份期间,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1000ppm,1-2月份果实进入成熟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李属果树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蔷薇科李属果树的抑制栽培,特别是水蜜桃、樱桃类的果树的抑制栽培,本发明使用物理方法对植株休眠期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定植、开花、幼果生长及成熟期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在普通日光温室条件下,达到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亩产量1000公斤以上,解决了李属果树只能在我国北方结果的难题,结束了我国南方(北纬23°以南地区)不能露地种植李属果树的历史。
文档编号A01G17/00GK1243663SQ9810346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3日
发明者赵春生 申请人:赵春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