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谷物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谷物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加工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磨米、粉碎、磨浆专用设备。
已知国内生产的同类加工设备,如辽宁省凤城多功能家用电磨制造厂生产的MTN-150-Z型多功能家用电磨。它主要采用电机驱动的卧式通轴转动方式,分别完成磨米、粉碎及磨浆。由于通轴设置在整体的机体内,所以当磨浆时,通轴两侧的轴承易受水侵蚀及塞满碎料造成损坏,给使用及维修带来困难;再如凤城石城农机修造厂生产的ZMW-120型综合磨米、粉碎、磨浆机,也是采卧式同轴传动方式,由电机同轴的两端设置在磨米、粉碎和磨浆室内,通过推进器或铰龙分别送到磨米、粉碎和磨浆室内由圆砂轮或磨齿完成谷物去皮及破碎磨浆。上述两种设备均存着粉碎与磨浆共用同一磨室,以更换铁磨与磨浆砂轮部件来完成作业的缺陷,给使用及更换部件带来麻烦,降低整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分体组合结构、便于调整更换、易于维修的多功能谷物加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完成的多功能谷物加工装置,它由磨米、粉碎、磨浆三部分组成,磨米机由筛网形成的磨米室内设置的传动轴上装有磨米砂轮;粉碎机由筛网和料斗形成粉碎室的传动轴装有锤片;磨浆机由电机通轴铰龙端的磨浆室内装有的磨浆砂轮盘,使其分别安装于机架体上,所述的磨米机、粉碎机、磨浆机为分体结构,通过电机通轴一端驱动磨浆机,另一端设置的双联皮带轮通过皮带驱动磨米机和粉碎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采用分体结构,且磨米室、粉碎室均采用活动机体,易于维修、糠米自动分离、谷物加工效率高。
结合附图实施例作具体的描述


图1为本新型的结构视图。

图1所示,多功能谷物加工装置,由磨米、粉碎、磨浆三部分组成,磨米机由磨壳2、活动壳门1及筛网3形成的磨米室内设置的通轴上分别装有磨米砂轮4、拨料器33和风扇31,磨壳2上部的料斗9对应的磨米室内的通轴端带有铰龙构成的推进器。铰龙的螺旋角为10度。由吸风室的轴向安装一风管30与拨料室径向的出料槽34上的开口处连通构成吸糠器,由吸风室一侧的径向设有米糠排出32。
由磨米机上的皮带轮7通过其上的三角皮8与驱动电机通轴端12的双联皮带轮10连接,由驱动电机12连接的壳体与铰接的封盖18构成的磨浆室内,在其内的通轴上固定有活动齿盘19和活动砂轮20,通过螺钉连接成一体。铰接端的封盖18内腔固定设有磨套26,磨套26的轴向分布的通孔内装移动推杆27,使推杆27的一端连接在推动盘28上,由推动盘28的端面固定有定齿盘22和定砂轮21,与活动砂轮相配合构成砂轮磨。推动杆27另一端与调整盘25连接成一体,封盖18的轴向端设置的调整手轮24与调整盘25螺纹连接。磨浆室内的通轴带有铰龙23,封盖18的上部设有料斗17,磨浆室壳体的下部带有出料口29,由电机12通轴一端的双联皮带轮10,通过三角皮带11与粉碎机的皮带轮13连接,粉碎机由半圆形壳体内装有的筛网14与呈圆弧形的料斗17铰接组成的粉碎室,且由粉碎室内的圆轴连接圆盘上装有锤片15,使两轴头端设置在体外的轴座上。由半圆形壳体的下部带有排料孔槽。将磨米机、磨浆机、粉碎机分别固定于机架体1上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谷物加工装置,包括磨米、粉碎、磨浆三部分组成,磨米机由筛网形成的磨米室内设置的传动轴上装有磨米砂轮;粉碎机由筛网和料斗形成粉碎室的传动轴装有锤片;磨浆机由电机通轴铰龙端的磨浆室内装有的磨浆砂轮盘,使其分别安装于机架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米机、粉碎机、磨浆机为分体结构,通过通轴电机(12)一端驱动磨浆机,另一端设置的双联皮带轮(10)驱动磨米机和粉碎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米机的料斗(9)对应于磨米室内磨米砂轮(4)的通轴一端带有铰龙(5)构成的推进器,另一端分别设有拨料器(33)和吸力风扇(31),由吸风室的轴向装有风管(30)与拨料室径向的出料槽(34)上的开口处连通构成的吸糠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浆机铰接的磨浆室内固定设有磨套(26),由磨套(26)上分布的通孔内装有推杆(27),使推杆(27)的两端分别设有推动盘(28)和带有调整手轮(24)的调整盘(25),组成调整机构。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龙(5)推进器的螺旋角为10度。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谷物加工装置,包括磨米、粉碎、磨浆三部分组成,所述的磨米机、粉碎机、磨浆机为分体结构,通过通轴电机一端驱动磨浆机,另一端设置的双联皮带轮驱动磨米机和粉碎机,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易于维修、糠米自动分离、谷物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B02C9/00GK2316998SQ98210630
公开日1999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4日
发明者张玉兴 申请人:张玉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