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菌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58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菌栽培菌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袋,具体地说是食用菌栽培菌袋。
目前,世界上食用菌的栽培方式主要有,箱栽、床栽、袋栽三种形式。我国的栽培方式主要采用袋装,如香菇、黑木耳、猴头、金针菇等。袋栽食用菌袋的制作过程,一般是用塑料袋装料,装好后套上颈圈,然后打穴塞棉塞,接着灭菌、接菌。这种栽培袋接菌时,只能把菌接在料面上,菌种只能从上往下慢慢滋长,黑木耳一般需40多天才能长满袋。这种培菌栽培方式,不仅管理成本高,而且菌龄不齐,袋料上面的菌和最后长到袋底的菌相差30多天,菌龄的延长,不但消耗培养基的营养,而且易衰老,直接影响结菇的产量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出一种由原来把菌接在培养料的上面改为接到培养料的中间,达到上下一齐发菌,使发菌时间缩短近一半,菌龄短、节省工时、降低成本并提高菇的产量和质量的食用菌栽培菌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该食用菌栽培菌袋,由塑料袋、颈圈、棉塞、培养料、接菌块构成,其特征是,在塑料袋内设有培养料,在培养料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底部,将塑料袋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在颈圈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先进之处在于,该食用菌栽培菌袋,具有菌龄短、菌丝壮、营养足、产菇多、质量好等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菌袋菌龄长、上部易衰老、结实能力差等不足之处。


本图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塑料袋1,颈圈2,棉塞3,培养料4,接菌块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地描述,在塑料袋1内设有培养料4,在培养料4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1的底部,将塑料袋1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2,在颈圈2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5,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3,以上便构成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食用菌栽培菌袋,由塑料袋、颈圈、棉塞、培养料、接菌块构成,其特征是,在塑料袋内设有培养料,在培养料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底部,将塑料袋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在颈圈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食用菌栽培菌袋,由塑料袋、颈圈、棉塞、培养料、接菌块构成,其特征是,在塑料袋内设有培养料,在培养料的中心设一圆孔直至塑料袋底部,将塑料袋的袋口折进圆孔并放置一颈圈,在颈圈下圆孔内设有接菌块,在圆孔的上端设有一个棉塞。该栽培菌袋,制作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可大大缩短菌龄周期,提高菇的产量和质量,实属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食用菌栽培菌袋。
文档编号A01G1/04GK2338967SQ982140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0日
发明者隋进清 申请人:隋进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