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0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圾处理机,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生物拉圾处理机。
现有的有机生物拉圾处理机如


图1所示,它包括壳体16′、壳体下安置4只滚轮21′,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左部和右部。左部为动力装置容纳室,其内安置电机14′和与电动机相联的减速器13′;右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上层和下层,上层内依序划分出三个独立的管道,它们分别为顶、底面相通的空气进气管15′、垃圾进入管5′和废气排气管4',空气进气管15′的进口处依序安装风机2′和进气加热器12′,废气排气管4′内设置高温触媒脱臭装置3′;下层内设置一个长形的底部为半圆形的发酵舱1′,用于储存有机垃圾并使其发酵分解,沿发酵舱1′的空间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置一根与减速器13′相联的转轴17′,在该转轴上固定设置三个旋转翼9',并且该旋转翼9′分别沿该转轴17′的轴向和圆周方向均为等间隔设置,每一旋转翼9′上固接一根搅拌爪10′,发酵舱1′的半圆形底部的前下方设置一个由上而下开启的弧形肥料取出门11′,工作时此门关闭成为发酵舱壁的一部分,并在发酵舱1′外设置一个弧形肥料取出门11′开启时的门支架(图中未标出),以便当开启其肥料取出门11′时能托住该门,同时在肥料取出门11′对应的壳体上开孔(图中未标出),又发酵舱1′内加人少量的微生物菌种。它的工作原理是生物垃圾经预处理后由垃圾进入管5′进入发酵舱1′内,与加入的少量微生物菌种经连续搅拌而充分混合,通过加热后好氧发酵数小时即被分解,分解物极大部分变成气体,再经高温触媒脱臭装置3′处理后成为无毒、无臭味、无色之气体散发,处理量达90%左右,残余物无毒、无臭味,可通过开启肥料取出门11′进行清理,并能用作为无土基质添加剂使用。
上述的有机生物拉圾处理机存在着下述的缺点1.有机垃圾未经处理直接由垃圾进入管5′进入发酵舱1′内,仅由微生物菌种分解,分解速度较慢。
2.采用间接加热方式,热效率较低。进气加热器12′安置在空气进气管15′内,通过进气加热器12′加热进气空气,热空气再加热发酵舱1′内垃圾,因热空气在发酵舱1′内停留时间较短,其热量来不及被垃圾充分吸收,就由废气排气管4′排出,热量损失较大。
3.旋转翼9′上只有一个搅拌爪10′,搅拌效果较差。有机垃圾的好氧发酵需要有充分的氧气,搅拌效果不够理想,垃圾与发酵菌种不能很好混合,与氧气接触不够充分,必然影响其好氧发酵的速度。
4.由于在废气出口前采用高温触媒脱臭装置3′来进行高温触媒脱臭,需将废气加热到约240℃以上,使废气成份在触媒作用下氧化分解,达到除臭目的,这样需要消耗较多电能,很不经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垃圾处理量,提高热效率,并且有机垃圾与微生物菌种混合更均匀,与氧气接触较充分的有机生物拉圾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它包括壳体、壳体下安置若干滚轮,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左部和右部,左部为动力装置容纳室,其内安置电机和与电动机相联的减速器;右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上层和下层,上层内形成独立的三个顶、底面相通的垃圾进入管、废气排气管和空气进气管,废气排气管内设置除臭装置;下层内设置一个长形的底部为半圆形的内含有少量的微生物菌种的封闭发酵舱,在发酵舱内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置一根与所述的减速器相联的转轴,在该转轴上固定设置三个旋转翼,并且该旋转翼分别在空间沿该转轴的轴向和圆周方向均为等间隔设置,每一旋转翼上固接搅拌爪,又在发酵舱的半圆形底部的前下方设置一个由上而下开启的弧形的肥料取出门,并在该门对应的壳体部位上开孔,同时在发酵舱与壳体间设置一个该门开启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垃圾进入管内依序固定设置粉碎机及固液分离器,并且集成为一个整体,它的进口对应于垃圾进入管顶部的进口处,出口则对应于垃圾进入管底部的出口处与发酵舱通联;所述的废气排气管内设置的除臭装置是微生物除臭装置。
所述的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进气管的进口以百叶窗式设置在壳体左侧上,出口处设置风机并与发酵舱通联。
所述的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舱半圆形底部固定贴设弧形的电加热装置。
所述的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所述的每一旋转翼上固结三个平行的搅拌爪,中间一个旋转翼上的三个平行搅拌爪与转轴的平面夹角为零,边上两个旋转翼上的三个平行搅拌爪与转轴的平面夹角为10°左右。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使本实用新型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具有以下功效1.具有粉碎和固液态分离功能,一般有机垃圾含水率在80%以上,将其粉碎后经过固液分离器可分离出大部份水份,进入发酵舱内的垃圾重量和体积都大大减小,在微生物菌种作用下其分解速度明显加快,可显著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垃圾处理量。工艺过程更完善、合理。
2.采用直接加热方式,热效率更高。电加热器装在发酵舱底部,直接对垃圾加热,避免了不必要的热量损耗。
3.旋转翼上装有三个搅拌爪,搅拌效果好,有机垃圾与微生物菌种混合更均匀,与氧气接触较充分,较好满足了好氧发酵所需的条件。
4.采用微生物除臭技术取代高温触媒脱臭方法,不消耗电能,运行更经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的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B-B向剖面结构图;图4是图2中A向结构示意图。
由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它包括壳体16、壳体下安置若干滚轮21,壳体16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左部和右部。左部为动力装置容纳室,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内安置电机14和与电动机相联的减速器13。右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上层和下层,上层内依序形成独立的三个顶、底面相通的空气进气管15、废气排气管4和垃圾进入管5,在所述的垃圾进入管5内固定依序设置粉碎机6及固液分离器7,粉碎机6的进口对应于垃圾进入管5顶部的进口处,固液分离器7的出口则对应于垃圾进入管5底部的出口处与发酵舱1通联,并且粉碎机6与固液分离器7集成为一个整体,动力电机20置于壳体左部的上层,在所述的废气排气管4内设置微生物除臭装置3,所述的空气进气管15的进口以百叶窗式设置在壳体16的左侧上,出口处设置风机2并与发酵舱1通联;下层内设置一个长形的底部为半圆形的内含有少量的微生物菌种的封闭发酵舱1,在发酵舱1内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置一根与所述的减速器13相联的转轴17,在该转轴17上固定设置三个旋转翼9,并且该旋转翼9分别在空间沿该转轴17的轴向和圆周方向均为等间隔设置,每一旋转翼9上固接三个平行的搅拌爪10,如图4所示,中间一个旋转翼上的三个平行搅拌爪与转轴的平面夹角为零,边上两个旋转翼上的三个平行搅拌爪与转轴的平面夹角为10°左右。又在发酵舱1的半圆形底部的前下方设置一个由上而下开启的弧形的肥料取出门11,并在该门对应的壳体部位上开孔19,同时在发酵舱1与壳体16间设置一个该门开启时的支架18,又在所述的发酵舱1的半圆形底部固定贴设弧形的电加热装置12。
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它包括壳体、壳体下安置若干滚轮,壳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左部和右部,左部为动力装置容纳室,其内安置电机和与电动机相联的减速器;右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上层和下层,上层内形成独立的三个顶、底面相通的垃圾进入管、废气排气管和空气进气管,废气排气管内设置除臭装置;下层内设置一个长形的底部为半圆形的内含有少量的微生物菌的封闭发酵舱,在发酵舱内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置一根与所述的减速器相联的转轴,在该转轴上固定设置三个旋转翼,并且该旋转翼分别在空间沿该转轴的轴向和圆周方向均为等间隔设置,每一旋转翼上固接搅拌爪,又在发酵舱的半圆形底部的前下方设置一个由上而下开启的弧形的肥料取出门,并在该门对应的壳体部位上开孔,同时在发酵舱与壳体间设置一个该门开启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垃圾进入管内依序固定设置粉碎机及固液分离器,并且集成为一个整体,它的进口对应于垃圾进入管顶部的进口处,出口则对应于垃圾进入管的底部出口处与发酵舱通联;所述的废气排气管内设置的除臭装置是微生物除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进气管的进口以百叶窗式设置在壳体左侧上,出口处设置风机并与发酵舱通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舱半圆形底部固定贴设弧形的电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所述的每一旋转翼上固结三个平行的搅拌爪,中间一个旋转翼上的三个平行搅拌爪与转轴的平面夹角为零,边上两个旋转翼上的三个平行搅拌爪与转轴的平面夹角为10°左右。
专利摘要一种有机生物垃圾处理机,它包括壳体、壳体左部内安置电机和与电动机相联的减速器,壳体右部的上层内形成独立的三个顶、底面相通的空气进气管、内固定设置粉碎及固液分离器的垃圾进入管、内设置微生物除臭装置的废气排气管,壳体右部的下层内设置一个长形的底部为半圆形的内含有少量的微生物菌种的发酵舱,其前下方设置一个由上而下开启的肥料取出门,其中间位置安置一根与减速器相联的转轴,转轴上等间隔设置均带有三个搅拌爪的三个旋转翼。
文档编号C05F9/00GK2359288SQ9822558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9日
发明者葛永乐, 戴冶艇, 梅先焘, 马洪军, 曹泓 申请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