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79350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生活需要的农业领域,它是一种基质,主要用于蔬菜、花卉的育苗和无土栽培。
目前,我国及世界上无土基质栽培发展较快,据有关信息获知,所用基质大都用岩棉或是草炭、珍珠岩等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岩棉和珍珠岩都是无机物质,不易分解,使用后对环境造成污染。草炭虽好,但在我国该资源主要在东北,其它地区使用则成本较高。以江苏为例,由于草炭是从东北运来,价格高达240元/m3,因此混合基质的成本也高达150元/m3以上。
芦苇末是利用芦苇造纸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约占芦苇原料的5%,因其纤维短、杂质多,不能用来造纸,成为有机废弃物。由于数量大,腐烂慢,处理困难,成为造纸行业的一大难题。
对芦苇末进行工业处理已有过不少研究,但仅在作燃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等国将其压成饼作为燃料,国内有人将芦苇末制成燃料棒,但这些方法耗能多,成本高,不符合我国国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将废弃物芦苇末作为植物育苗和栽培的低成本基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芦苇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芦苇末,按照含水量60%芦苇末原料的重量,加入0.1%纤维分解菌(液体)、10%鸡粪、0.5%的尿素;加水,使水分含量调制成75~85%,并搅拌均匀;并覆盖塑料布等防水保温材料。冬天可采用管道加热,进行堆制发酵,当堆中心部分的温度达65℃以上时,翻一次堆,继续堆制;夏天堆制30~40天,冬天堆制45~55天,堆中的温度基本上降至与外界气温相同时,发酵过程完毕,形成了芦苇末基质;经过发酵的芦苇末再进行粉碎、干燥,然后包装,成为基质产品。芦苇末基质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蛭石或珍珠岩等其他物质配合使用。
因此该基质是一种由芦苇末加营养物质、微生物和水拌匀后进行堆制发酵的固体屑状物。
芦苇末的生产工艺简易流程图如图。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芦苇末作基质用途的发酵生产工艺简单、易操作。
(2)变废为宝,对废弃物芦苇末的消化量大。随着设施园艺以及穴盘育苗在我国迅速发展,市场对基质的需求量大,可以解决芦苇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利用芦苇末造纸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3)园艺生产的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效益提高。按本工艺所生产的基质,成本只有90元/m3以下,比草炭降低60%以上,而蔬菜产量基本持平或有提高,经济效益增加。
实施例1由镇江京口区金源基质肥料厂按照本研究提出的工艺,进行了芦苇末发酵的试验,每5吨(25立方米)堆成一堆,加入5kg纤维分解菌(液体),25kg尿素和500kg干鸡粪,搅拌均匀后覆盖塑料布,进行发酵。用温度探测仪测定堆中温度变化,当温度上升到65℃时,翻堆1次,再覆盖塑料布继续堆制。该实施结果表明本生产工艺实用可行,8~9月堆制时间需35天、10~11月40天、12~1月50天就完成发酵全过程。
实施例2按照本方法进行发酵的芦苇末基质经浙江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上海马桥园艺场和镇江旅游经济开发区农科园等单位试用效果良好。与常规的岩棉或草炭混合物基质相比,芦苇末与珍珠岩混合型基质栽培的蔬菜出苗快,生长好,如上海马桥园艺场试验结果,用苇末基质育苗的番茄26天苗龄时,叶片数和株高比对照泥炭与珍珠岩的混合基质分别提高0.5~0.6片和4.47~7.07cm。黄瓜24天苗龄时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4.1~6.5cm和6.96~14.38g,秧苗素质明显提高。苇末基质的成本比对照降低1/3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其特征在于它为一种由用芦苇末加微生物、营养物质和水搅匀后进行堆制发酵的固体屑状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其特征在于微生物为液体纤维分解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液体纤维分解菌为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其特征在于营养物质是指鸡粪和尿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其特征在于鸡粪为10%,尿素为0.5%。
6.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含水量60%的芦苇末,加入0.1%纤维分解菌、0.5%的尿素、10%鸡粪,再加水,将水分含量调制成75~85%,搅拌均匀,进行堆制发酵;并覆盖防水保温材料;当堆中心部分的温度达65℃以上时,翻一次堆,然后继续堆制,使内外发酵均匀;堆中的温度降至基本与环境温度相同时,发酵过程完毕,形成了芦苇末基质;经过发酵的芦苇末进行粉碎、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堆制时间为夏天30~40天;冬天45~55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植物育苗和栽培的基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后的芦苇末,也可以与其他基质原料配合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主要用于植物的育苗和无土栽培。该基质特征:为一种用芦苇末加微生物、营养物质和水,搅匀后进行堆制发酵的固体屑状物。其方法特征:用含水量60%的芦苇末加入纤维分解菌、尿素和鸡粪;将水分调整到75~85%,进行堆制发酵,并覆盖防水保温材料。当堆中心达65℃以上时,翻一次堆,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发酵完毕即成基质;再粉碎、干燥。其优点是变废为宝,不造成环境污染;成本低,比草炭降低60%以上。
文档编号A01G9/10GK1274524SQ9911422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萍萍, 李式军, 程斐, 毛罕平 申请人:江苏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