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25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式温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尤指一种充气式温室。
由于部份的作物,如香菇或有机蔬菜、花卉等,不适合直接接触外面变化太大的气候,而必须以温室的技术来栽培作物,以有效控制该作物所需的温度及湿度,而现有的温室主要是如图5所示,该温室是由众多的杆体55架设成一棚状的骨架50,并于骨架50上覆设有众多的组合片60,且于壁面上组合一门板65,以供人员进出温室,如此即可隔离室外的温度、风力及湿度。
然而上述的温室于组装时,必须准备众多的杆体与组合片,并逐一的架设,如此不仅需要准备甚多的材料,且架设时,更需要众多且专业的人力,且需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组装,因此其不仅极为不便,同时成本亦高,且现有骨架一般采用镀锌铁管,还是无法抵抗农药、肥料的侵蚀,而缩短其寿命,再者由于其装卸不易,因此通常设计成固定式,搬迁不易,如此将影响到使用者运用上的机动性,无法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要。
经由上述可知,由于现有的温室设计未臻完善,而普遍存在有组装不易、寿命短、成本高及使用不便的缺点,无法完全满足使用的需求,因此如能发展出组装迅速、成本低的温室,则可提升温室的使用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迅速拆装的充气式温室,其组装迅速、成本低,并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温室,其特征在于该充气式温室是由一罩状的棚体所构成,该棚体具有围绕周缘的棚缘部与棚顶部,该棚体是由软质的内、外片对接而成,且于内、外片间注入空气,又棚体的内、外片间接合有一系列纵、横交错的溶合线,使内、外片间形成众多的充气空间,且各溶合线上设有连通各充气空间的通孔,棚体于内片设有一进气孔,该进气孔连接有一具压力检测器的空气压缩机,棚体于棚缘部底缘形成有一道较大径的储水部,且储水部外侧形成有一连接蓄水塔的注水孔,且储水部内形成有溶合线,溶合线上并分别形成有相互交错的通孔。
所述的充气式温室,其特征在于该棚体的纵、横溶合线与相邻溶合线上的通孔是呈相互交错状。
所述的充气式温室,其特征在于该储水部内侧形成有一排水孔。
所述的充气式温室,其特征在于该棚体的储水部各纵、横溶合线与相邻溶合线上的通孔是呈相互交错状。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除可提供作物遮雨、挡风及控制日晒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者不可的需求外,更进一步存在下列优点1、迅速拆装由于温室棚体主要是利用充气及注水的技术,使其迅速定位形成,而不需要费时建构骨架,相较于现有的结构,确实可达到增进组装及拆解速度的功效。
2、易于移动由于棚体可依需要随时充气形成及泄气收合,故可配合使用者的需求,移动至所需的位置,并可利用棚体的储水部获得定位,解决现有温室移动不易的问题。
3、成本低、保养易承前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温室可迅速地利用气体及水源形成,并获得定位支撑,而不需要浪费时间架设骨架及组合片,因此可大幅节省架设温室的时间、人力及材料成本,且其不易受到农药与肥料的侵蚀,易于保养,使用寿命较长,可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可提供备用水由于棚体的底缘设有储水部,其于一般状况下可供温室棚体定位,而当遇到停水或旱季时,则可利用储水部的水源来当做加倍储水,对作物施以灌溉,以解决现有温室无法提供备用水的困扰。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棚体的平面展开图。
图5是现有温室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可迅速形成温室的充气式温室,首先请参看
图1、2所示,该充气式温室主要是由一罩状的棚体10所构成,该棚体10具有围绕周缘的棚缘部15与棚顶部16,而使棚体10的外形略似房屋状;至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则请同时参看
图1、2所示,该棚体10是由软质的内、外片11、12对接而成,且可于内、外片11、12间注入空气,又棚体10构成棚缘部15与棚顶部16的内、外片11、12上接合有一系列纵、横交错的溶合线13(如图2、3所示),使内、外片11、12间形成众多的充气空间14,且各溶合线13上与相邻溶合线13形成有相错的通孔130,使各充气空间14可相互连通,且令空气可依次循环流经每个充气空间14(如图4所示),同时溶合线13可使内、外片11、12相互产生牵制,使棚体10于充气后可形成预定的形状,而不会任意扩展开来;且棚体10于内片11适当位置设有一进气孔17,该进气孔17可供连接有一空气压缩机20,且空气压缩机20具有压力检测器,可供随时检进棚体10的气压大小,当气压不足时,可自动启动空气压缩机20,将空气由进气孔17打入棚体10内,以保持棚体10的形状,避免于使用过程中消气塌陷;又棚体10于棚缘部15底缘形成有一道较大径的储水部18,使棚体10可获得稳固的定位,且储水部18外侧形成有一连接蓄水塔的注水孔180,以供随时由蓄水塔补充水源,再者储水部18内侧形成有一排水孔181,以供排放储水部18内的水源或对作物进行灌溉,且储水部18内形成有一系列溶合线19,相邻溶合线19上并分别形成有相错的通孔190,令储水部18内的水源可相互流通,同时避免储水部18于蓄水后产生变形,再者棚体10于棚缘部15一侧面上设有一门板30,以方便使用者进出温室棚体10,藉此组构成一可随时形成及收合的充气式温式结构,如
图1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形成后的立体外观图。
而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运用,则是如
图1、2所示,首先将蓄水塔内的水源注入棚体10的储水部18内,使储水部18因注满水源而撑出棚体10的外缘形状,并使棚体10定位于预定位置上,接着启动空气压缩机20将空气由棚体10的进气孔17注入,且利用棚体10溶合线13的通孔130,使空气可注满各充气空间14,而形成棚缘部15与棚顶部16,令棚体10可迅速向上撑起形成罩状温室,达到迅速组装的目的;且上述的空气压缩机20可利用其压力检测器检测棚体10内的气压,待气压低于设定值时,即自动充气,以保持棚体10的外形,再者如遇到停水或旱季的状况,则可利用棚体10储水部18的排水孔181注入作物的灌溉系统内,使棚体10具有加强储水的功效,避免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同时当使用者要移动位置时,仅需将棚体10内的空气及储水部18内的水源泄出,即可迅速收合温室,方便使用者位移。
权利要求1.一种充气式温室,包括一罩状的棚体,其特征在于该棚体具有围绕周缘的棚缘部与棚顶部,该棚体是由软质的内、外片对接而成,且于内、外片间注入空气,又棚体的内、外片间接合有纵、横交错的溶合线,使内、外片间形成众多的充气空间,且各溶合线上设有连通各充气空间的通孔,棚体于内片设有一进气孔,该进气孔连接有一具压力检测器的空气压缩机,棚体于棚缘部底缘形成有一道较大径的储水部,且储水部外侧形成有一连接蓄水塔的注水孔,且储水部内形成有溶合线,溶合线上并分别形成有相互交错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温室,其特征在于该棚体的纵、横溶合线与相邻溶合线上的通孔是呈相互交错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温室,其特征在于该储水部内侧形成有一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充气式温室,其特征在于该棚体的储水部各纵、横溶合线与相邻溶合线上的通孔是呈相互交错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充气技术迅速组成的充气式温室,由一棚体构成,该棚体具有棚缘部与棚顶部,该棚体由内、外片对接而成,棚体的内、外片间接合有一系列溶合线,各溶合线上的通孔,使各充气空间相互连通,棚体于内片有一进气孔,该进气孔连接一空气压缩机,又棚缘部底缘形成有一储水部,且储水部外侧有一注水孔,且储水部内有一系列溶合线,溶合线上并分别形成有通孔。
文档编号A01G9/16GK2399923SQ992536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9日
发明者赖沧浪 申请人:赖沧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