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和蔬菜的种植方法_3

文档序号:8228409阅读:来源:国知局
距15cm栽植,移栽时,薇菜苗Ila应带土移植,勿伤根系,栽后浇定根水,并在水沟13内灌水,且水沟13内的水面高度低于第一种植地111的地表高度12?17cm,霜降后停止灌溉并在第一种植地111的地表铺盖一层树叶,可选用杂树飘落的树叶和松针进行铺盖;
[0029]第二年惊蛰后开始灌溉,4?5月份薇菜开始苞芽,苞芽后每天夜晚打开喷水孔进行3?5min的撒喷,芽孢前和芽孢后用稀粪水或尿素水进行追肥提苗,苞芽第一年不对薇菜进行采摘;枇杷春季新梢转绿老熟后用二级稀肥水间隔浇肥两次,两次浇肥之间间隔20d,二级稀肥水中含有5%尿素和I %氯化钾,对枇杷树Ilb进行修剪和拉条使得枇杷树Ilb冠呈圆头形、主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为50?55°,拉条是使用柔绳沿着枝条生长的逆方向拉下,柔绳的另一端用地面上插设的竹签固定,调整主枝与主干间的角度为50?55°,待枝条成型后,将柔绳解下;开花后疏除90%的花朵,第二年秋季施用一次厩肥和复合肥,厩肥的施加量为500?800kg/亩,复合肥的施加量为200?250kg/亩;第二年秋天在第一种植地111上撒播紫云英,紫云英成熟后将其割收和树叶一起铺盖在第一种植地111的地表,霜降后停止灌溉;
[0030]从第三年开始,每年重复如下操作:惊蛰后开始灌溉,并在3、4月份施加一次助芽肥,芽孢前或芽孢后用稀粪水或尿素水进行追肥提苗,荀芽后每天夜晚打开喷水孔进行3?5min的撒喷,4?5月份对薇菜采摘3?4次,采摘时不伤害根部,每次采摘后施稀粪水一次;春末枇杷新生稍转绿老熟后用三级稀肥水间隔浇肥两次,两次浇肥之间间隔20d,三级稀肥水中含有8%尿素和1.5%氯化钾,对枇杷树Ilb进行修剪和拉条,使得新生主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为50?55°,开花后进行疏花,摘果后以及秋季分别施用一次厩肥和复合月巴,厩肥的每次施加量为500?800kg/亩,复合肥的每次施加量为200?250kg/亩;秋天在第一种植地111撒播紫云英,紫云英成熟后将其割收和树叶一起铺盖在第一种植地111的地表,霜降后停止灌溉,助芽肥为火肥土和尿素按照100:5的重量比混合配制得到,配制前用水对尿素进行溶解后再与火肥土进行混合配制。
[0031]上述实施例1、2中,每亩薇菜的栽种量为2000?2500株,每亩年产330公斤鲜薇菜,采摘鲜薇菜的长度为15?20cm,鲜薇菜根部的根部直径为0.8?1.2cm,鲜薇菜的纤维化程度低。
[0032]传统平地栽种,亩薇菜的栽种量为4500?6000株,每亩年产300公斤鲜薇菜,采摘鲜薇菜的长度为15?20cm,鲜薇菜根部的根部直径为0.3?0.6cm,鲜薇菜表面的纤维化程度高。
[0033]另外,在实施例1、2中,枇杷树Ilb亩载70株,第三年后,每株枇杷树Ilb可收获28?35公斤枇杷。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发明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枇杷和蔬菜的种植方法,是指在山坡林地联合种植薇菜和枇杷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山坡林地整地成阶梯式,整地后的各种植地分别沿山坡的等高线开设,相邻种植地之间的坡面外侧采用石块堆筑坝埂,各种植地中部开设有水沟,水沟沿种植地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水沟内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隔段,隔段将水沟分隔成各水槽,各水槽的两端隔段上分别设置第一、二流水口,水槽外侧的槽壁上开设第三流水口,同一水槽上第三流水口的高度与第一、二流水口中高度较小的流水口的高度保持一致,相邻水沟上的第三流水口呈间隔交错状布置,山坡林地的顶部水沟与供水装置相连接,坝埂的上部外侧设置有横状布置的喷水管,喷水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喷水孔/喷头,喷水孔/喷头的出水方向斜向指向坝埂的侧壁,水沟将种植地划分为位于水沟内侧的第一种植地和位于水沟外侧的第二种植地,第一种植地采用改良土壤填整而成,改良土壤为旱田土、泥炭土和火肥土按照0.5:1:0.2?0.8:1:0.4的重量比混合配制得到,旱田土为水稻田排水晒田3?6月后所取的稻田土,晒田期间未播种作物且翻土 2?3次,火肥土为秸杆、树枝叶、杂草烧成的火灰与林地土按照1:2?3的重量比混合配制得到; 52:头年秋末在第二种植地内开挖0.6m深的种植穴,在种植穴内投放1.5kg杂草,然后用0.2kg石灰、2.0kg禽畜粪肥、1.0kg饼肥压实,覆盖地膜进行腐熟,腐熟后撤离地膜,对栽植穴内的肥料进行翻动摊放,头年冬末或当年春初在种植穴内栽植矮化的枇杷树苗,用水浇透,当年枇杷抽生新梢转绿老熟后用一级稀肥水间隔浇肥两次,两次浇肥之间间隔20d,一级稀肥水中含有2%尿素和0.5%氯化钾,春、夏、秋、冬分别抽稍一次,开花后进行疏花;在同年的秋季将人工繁殖/野生的薇菜苗在第一种植地上紧邻坝埂底部处间隔进行栽植,并在水沟内灌水,且水沟内的水面高度低于第一种植地的地表高度12?17cm,霜降后停止灌溉并在第一种植地的地表铺盖一层树叶; 53:第二年惊蛰后开始灌溉,4?5月份薇菜开始苞芽,苞芽后每天夜晚打开喷水孔/喷头进行3?5min的撒喷/雾喷,苞芽第一年不对薇菜进行采摘;枇杷春季新梢转绿老熟后用二级稀肥水间隔浇肥两次,两次浇肥之间间隔20d,二级稀肥水中含有5%尿素和1%氯化钾,对枇杷树进行修剪和拉条使得枇杷树冠呈圆头形、主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为50?55°,开花后进行疏花,第二年秋季施用一次厩肥和复合肥,厩肥的施加量为500?800kg/亩,复合肥的施加量为200?250kg/亩;第二年秋天在第一种植地上撒播紫云英,紫云英成熟后将其割收和树叶一起铺盖在第一种植地的地表,霜降后停止灌溉; 54:从第三年开始,每年重复如下操作:惊蛰后开始灌溉,并在3、4月份施加一次助芽月巴,苞芽后每天夜晚打开喷水孔/喷头进行3?5min的撒喷/雾喷,4?5月份对薇菜采摘3?4次,春末枇杷新生稍转绿老熟后用三级稀肥水间隔浇肥两次,两次浇肥之间间隔20d,三级稀肥水中含有8%尿素和1.5%氯化钾,对枇杷树进行修剪和拉条,使得新生主枝与主杆之间的角度为50?55°,开花后进行疏花,摘果后以及秋季分别施用一次厩肥和复合肥,厩肥的每次施加量为500?800kg/亩,复合肥的每次施加量为200?250kg/亩;秋天在第一种植地上撒播紫云英,紫云英成熟后将其割收和树叶一起铺盖在第一种植地的地表,霜降后停止灌溉,助芽肥为火肥土和人蓄尿液/尿素混合配制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和蔬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坝埂的高度为60?80cm,改良土壤填整的厚度为30?35cm,改良土壤填整层的下侧设置有砂土层,坝埂底部延伸至砂土层内,第二种植地的地表高度高于第一种植地的地表高度20?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和蔬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改良土壤为旱田土、泥炭土和火肥土按照0.5:1:0.2的重量比混合配制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和蔬菜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助芽肥为50kg火肥土和1L人蓄尿液配制得到。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枇杷和蔬菜的种植方法,是指在山坡林地联合种植薇菜和枇杷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包括山坡林地的改造,枇杷、薇菜的栽植,枇杷的剪修和施肥,薇菜的培苗以及薇菜的施肥、灌溉、栽培。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显著提高薇菜的产量和品质,且第三年后每年都能够对薇菜进行采摘,同时套种的枇杷产量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G17-00, A01G1-00
【公开号】CN104542165
【申请号】CN201510041865
【发明人】王寿南
【申请人】芜湖恒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