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粉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38096阅读:9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枇杷粉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原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粉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系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是我国南方主要果树之一。目前,我国枇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现有五大产区:浙江杭州塘栖、江苏吴县洞庭、安徽歙县、浙江黄岩和福建莆田。其中以福建莆田发展为最快,已成为闻名世界的枇杷大产区。枇杷清香鲜甜,略带酸味,产自我国淮河以南地区,以安徽“三潭”最为著名。在徽州民间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之说,与樱桃、梅子并称为“三友”。4 5月采收,剥去外皮,取果肉鲜用。枇杷果肉营养丰富,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系分析,枇杷果实可食部份每100克含蛋白质0.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7克、粗纤维0.8克、灰分0.5克、钙22毫克、磷32毫克、铁0.3毫克、B族维生素3毫克、类胡萝卜素1.33毫克,其中钙、磷及胡萝卜素显著高于其他常见水果,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枇杷还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及维生·素A、B、C。其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丰富的维生素B、胡萝卜素,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功用,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营养素。因此,枇杷也被称为“果之冠”,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可预防癌症、防止老化。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肺热咳嗽、胸闷多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枇杷粉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的枇杷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其中每百克粉含钙200-400毫克、磷300-440毫克、铁2_4毫克、B族维生素30-42毫克、类胡萝卜素10-20毫克,在保健食品和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枇杷粉的加工方法,将枇杷鲜果经清洗、分选、热烫、破碎去核、护色、冷却、榨汁、粗滤、调酸、浓缩、调配、预冻、冻干、灭菌、包装工序制成枇杷粉。所述的护色是在破碎去核的同时加入护色剂,护色剂的组分按果实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算:0.02-0.l%Vc、0.04-0.1%异Vc钠和0.002-0.005%焦亚硫酸钠,余量为水。所述的调配过程中加入调配液,其组分按果汁可溶性固形物总重的百分含量计算:0.1-0.2%Vc、20-40%乳糖和0.5-1%食用级_■氧化娃,余量为水。所述的冻干条件为50min升温至95-100°C,保温5h ;IOmin降温至85_90°C,保温3h ; IOmin降温至75-80 °C,保温3h ; IOmin降温至65-70 °C,保温2h ; IOmin降温至55-60 0C,保温至完全干燥为止。所述的枇杷粉为一种淡黄色或金黄色粉末,易分散且溶于水,每百克粉含钙200-400毫克、磷300-440毫克、铁2_4毫克、B族维生素30-42毫克、类胡萝卜素10-20毫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枇杷经上述加工后得到的枇杷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果的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其中钙100-200 mg/百克粉,维生素A原10_15mg/百克粉,维生素C5-10mg/百克粉,维生素B30-50mg/百克粉。更值得重视的是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制成粉剂后,便于在食品和药物中添加使用,也方便运输和保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枇杷粉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卸车:将新鲜枇杷倒入输送水槽,利用水流把枇杷送至车间内清洗;
滚筒清洗:米用滚筒清洗机对新鲜枇杷进行充分清洗;
分选:将烂果、虫果挑选出来,放至上层皮带输送至车间外;
漂烫:经过分选的枇杷进入螺旋漂烫机,根据枇杷成熟度调整螺旋漂烫机输送速率和温度;
去核:根据枇杷成熟度调整去核机旋转速率,去核判断以枇杷能去核完全且核未被破碎为标准;
护色:根据配方(Vc:0.02-0.1% ;异 Vc 钠:0.04-0.1% ;焦亚硫酸钠:0.002-0.005%)称量添加剂,并逐一加入护色罐内,定容至250L,搅拌至完全溶解;流量泵流量控制在200-250L/小时,流量泵刻度在50-55%。冷却:调整去核后 枇杷浆输送速率,使去核后的枇杷浆通过列管式预冷器后,温度降至25-30°C左右,以保证枇杷浓缩汁的品质;
压榨:将冷却后的枇杷浆经过带式压榨机进行榨汁;
粗滤:将压榨过的枇杷汁通过80目旋振筛过滤输送至调酸罐;
调酸:预先配制浓度10%的柠檬酸溶液,测定调酸罐内枇杷汁的总酸,计算出需加入柠檬酸溶液量,将枇杷汁总酸调至0.6±0.2% ;
真空浓缩:枇杷汁具有热敏性,为最大限度保持枇杷汁的风味及营养成分,故采用真空浓缩。设定一效真空度_70±5kPa,蒸发温度75±5°C; 二效真空度_75±5kPa,蒸发温度60±5°〇;三效真空度-85±5迚&,蒸发温度50±5°C;出料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为50±2° Bx0调配:为了防止枇杷汁在冻干过程中氧化褐变,以及改善最终枇杷粉产品的风味,需对枇杷汁进行调配,配方如下(相对于枇杷汁可溶性固形物总重的百分含量):Vc:
0.1-0.2% ;乳糖:20-40%,食用级二氧化硅 0.5-1% ;
预冻:将均质后的枇杷浓缩汁进行快速预冻至共晶点以下_26°C ;
冻干:冻干参数如下:50min升温至95-100°C,保温5h ;IOmin降温至85_90°C,保温3h ;IOmin 降温至 75-80°C,保温 3h ; IOmin 降温至 65_70°C,保温 2h ; IOmin 降温至 55_60°C,保温至完全干燥为止。灭菌:紫外线照射杀菌。分析检验:测定钙,维生素A原,维生素C,维生素B、磷、铁等有效成分,并按食品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包装、贮存:要求密封避光室温包装保存。为了充分公开本发明的枇杷粉及其加工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取新鲜枇杷1000kg,进水流输送,滚筒清洗;采用70°C热水,频率50Hz的螺旋漂烫机漂烫;然后采用60Hz去核速率进行去核,并喷洒(Vc:0.05% ;异Vc:0.05% ;焦亚硫酸钠:
0.003%)的护色液;去核护色后的枇杷浆经冰水冷却至30°C ;然后经带式压榨机压榨,榨出的果汁经80目振动筛粗滤,调酸至0.6% ;然后进行三效五段真空浓缩,参数为一效真空度_70±5kPa,蒸发温度75±5°C ;二效真空度_75±5kPa,蒸发温度60±5°C ;三效真空度-85±5kPa,蒸发温度50±5°C ;出料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为50±2° Bx0浓缩后的枇杷汁进行调配,加入0.l%Vc ;30%乳糖,0.7%食用级二氧化硅(加入量按枇杷汁可溶性固形物总重的百分含量);然后把调配后的枇杷浓缩汁送入速冻库预冻至-26°C ;最后进行冻干,冻干参数为 50min, 95°C, 5h ;IOmin, I 85°C,3h ;10min,
I 75°C , 3h ;10min, I 65°C , 2h ;10min, I 55°C ,至结束。枇杷粉理论得量为91kg,实际获得85kg,得率为93.4% ;经测定(每百克粉含):钙310毫克、磷330毫克、铁2.5毫克、B族维生素33毫克、类胡萝卜素15毫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 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枇杷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枇杷鲜果经清洗、分选、热烫、破碎去核、护色、冷却、榨汁、粗滤、调酸、浓缩、调配、预冻、冻干、灭菌、包装工序制成枇杷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色是在破碎去核的同时加入护色剂,护色剂的组分按果实重量的百分含量计算:0.02-0.l%Vc、0.04-0.1%异Vc钠和0.002-0.005%焦亚硫酸钠,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配过程中加入调配液,其组分按果汁可溶性固形物总重的百分含量计算:0.1-0.2%Vc、20-40%乳糖和0.5-1%食用级二氧化硅,余量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冻干条件为50min升温至95-100°C,保温5h ; IOmin降温至85_90°C,保温3h ;IOmin降温至75_80°C,保温3h ;IOmin降温至65_70°C,保温2h ;IOmin降温至55_60°C,保温至完全干燥为止。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加工得到的枇杷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枇杷粉为一种淡黄色或金黄色粉末,易分散且溶于水,每百克粉含钙200-400毫克、磷300-440毫克、铁2-4毫克、B族维生素30-42毫克、类`胡萝卜素10-20毫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枇杷粉及其加工方法,将枇杷鲜果经清洗、分选、热烫、破碎去核、护色、冷却、榨汁、粗滤、调酸、浓缩、调配、预冻、冻干、灭菌、包装工序制成枇杷粉。经测定,本发明的枇杷粉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其中每百克粉含钙200-400毫克、磷300-440毫克、铁2-4毫克、B族维生素30-42毫克、类胡萝卜素10-20毫克,在保健食品和药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23B7/024GK103070363SQ20131003527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林剑阳 申请人: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