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_2

文档序号:8449591阅读:来源:国知局
H值上升。本发明适用区域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我国海岸线长达4000公里,滨海盐渍土资源极其丰富。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原土快速改良技术体系具有工程措施简单、材料易得、低成本、操作简便等特点,是我国滨海重度盐渍区域土壤改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滨海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该技术体系不仅适用于滨海重度盐渍区域,同时也适用于内陆其他粘质重度盐渍土区域。
[0016]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快速原土改良绿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物料掺拌前后0_20cm 土层土壤容重;
图3为物料掺拌前后0-20cm 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
图4为物料掺拌前后0-20cm 土层土壤总孔隙度;
图5为物料掺拌前后0-20cm 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
图6为物料掺拌前后0-60cm 土体内不同时期土壤盐分;
图7为物料掺拌前后0-60cm 土体内不同时期土壤pH ;
图8为物料掺拌前后0-60cm 土体内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试验地块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区,该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研宄区原多为淤泥滩涂及淤泥回填的鱼塘虾池,地表大部分为海水覆盖,属于滨海滩涂地貌,填海造陆后,浅层地下水位咸水,水位埋深浅,土壤除能生长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如碱蓬)外,常规农作物以及草坪、花丼、灌木、乔木等绿化植物均不能生长。
[0020]实施例1: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滨海重度盐渍土,0-20 cm耕层土壤容重为1.65 g/cm3土壤含盐量为30~4(^/1^巾!1为8.75;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 m2 (试验小区规格10 mX10 m)。栽植的绿化植物为紫穗槐。对照为未进行掺拌处理的原土。地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试验小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8° 30’,北玮39° 10’,距海岸线7.2公里。
[0021]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粗沙、秸杆直接改良土壤质地偏粘的结构状况,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尤其非毛管孔隙度状况,增大土壤饱和导水率,同时秸杆分解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利用石膏中的Ca2+置换土壤中的Na+,改良土壤碱化状况;通过土壤物理结构的改良,有利于滴灌淋洗土壤盐分,降低土体内的盐分至一般耐盐植物可正常生长承受的盐分范围之内。具体环节如下:
(I)将盐渍土平整土地,掺拌物料
将滨海重度盐渍土平整土地,铺一定量的粗沙、石膏、秸杆,采用机械2-3次深翻将物料掺拌入0-60cm深度的土壤。所述粗砂颗粒大小3.1-3.7mm,掺拌量为50m3/亩,所述石膏有效成份为CaSO4.2Η20,掺拌量为2t/亩;所述秸杆为粉碎后长度2~4cm的玉米秸杆,掺拌量为30m3/亩。
[0022]( 2 )起垄栽植绿化植物
施入200 kg/hm2 N素和150 kg/hm2 P素增加土壤有效态养分;起垄宽2m,垄面平整,垄间开沟20cm宽,20cm深;栽植绿化植物后用20m3/亩的玉米秸杆进行地表覆盖。
[0023](3)滴灌方式进行淋盐和正常灌溉
在完成绿化植物栽植和地表秸杆覆盖后,即以滴灌措施进行淋盐,分2天时间完成,每天滴灌水量25m3/亩;然后依据土壤含水量状况进行正常滴灌灌溉,当0-30cm 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开始滴灌,滴灌后使土壤含水量达80%田间持水量。
[0024](3)结果及评价
由实施例可以看出,物料掺拌后,0-60 cm土体内土壤盐分显著下降,由15 g/kg下降至3-4 g/kg(图6),脱盐效果明显,土壤pH略有升高。同时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耕层土壤容重在物料掺拌后下降至较适于植物生长的1.2~1.4 g/cm3,耕层土壤总孔隙度显著增加,持水量显著增大,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的淋洗并能更好的吸附保持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图8),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动,土壤耕性增强。
[0025]与单一石膏改良盐渍土相比,粗沙的使用快速改良了土壤容重,在较短时间内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数量,可是盐分迅速淋洗;秸杆的适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一方面长期供给养分供植物生长所需,另一方面避免了因石膏施入土壤PH的过度升高。
[0026]与现有的工程盐渍土改良方式相比,物料掺拌的方式简便、快速,节省人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良成本;土壤持续脱盐,绿化植物生长形成的景观效果好。
【主权项】
1.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滨海重度盐渍土平整土地,铺施粗沙、石膏和秸杆,采用机械2-3次深翻将物料掺拌入0-60cm深度的土壤;所述粗砂颗粒大小3.1-3.7mm,掺拌量为50m3/亩;所述石膏有效成份为CaSO4.2Η20,掺拌量为2t/亩;所述秸杆为粉碎后长度2~4cm的玉米秸杆,掺拌量为30m3/亩;物料掺入土壤3个月后,施入180~220 kg/hm2 N素和120~160 kg/hm2 P素增加土壤有效态养分,起垄栽植绿化植物,栽植后用20m3/亩的秸杆进行地表覆盖,以滴灌措施进行淋盐,进行正常滴灌灌溉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垄栽植绿化植物的具体要求为:垄宽2m,垄面平整,垄间开沟20cm宽,20cm深;所述淋盐滴灌在绿化植物栽植后立即进行,分2天时间完成,每天滴灌水量25m3/亩;所述正常滴灌依据土壤含水量状况进行,当0-30cm 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开始滴灌,滴灌后使土壤含水量达80%田间持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指Im 土体内土壤含盐量多15g/kg,饱和导水率为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土壤有效态养分的施入量为N素200 kg/hm2, P素为150 kg/h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0-20 cm耕层土壤容重为1.65 g/cm3,土壤含盐量为30~40g/kg;pH 为 8.75。
【专利摘要】基于物料掺拌的滨海重度盐渍土壤的原土改良绿化方法,将滨海重度盐渍土平整土地,铺施粗沙、石膏和秸秆,采用机械2-3次深翻将物料掺拌入0-60cm深度的土壤;所述粗砂颗粒大小3.1~3.7mm,掺拌量为50m3/亩;所述石膏有效成份为CaSO4·2H2O,掺拌量为2t/亩;所述秸秆为粉碎后长度2~4cm的玉米秸秆,掺拌量为30m3/亩;物料掺入土壤3个月后,施入180~220 kg/hm2 N素和120~160 kg/hm2 P素增加土壤有效态养分,起垄栽植绿化植物,栽植后用20m3/亩的秸秆进行地表覆盖,以滴灌措施进行淋盐,进行正常滴灌灌溉管理。本发明适用区域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IPC分类】A01B79-02
【公开号】CN104770097
【申请号】CN201510154564
【发明人】刘广明, 李金彪, 杨劲松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