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包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1012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玉米种子包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种子包衣机。
【背景技术】
[0002]种子包衣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种子成球形或者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技术。目前,种子加工企业均有大型的种子包衣设备,但是,在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在进行种子包衣实验时却没有专用的包衣机,很多技术人员采用不锈钢盆等装置手动转动对种子进行包衣,这种方式不仅不卫生,而且包衣的质量差,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01978173 U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药用糖衣机,有部分科研院所购买了这种设备对种子进行包衣,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下问题:1、需要手动向锅体内喷洒药剂,不仅麻烦而且药剂添加量不准确、不均匀;2、供热管(即热风管)从锅体开口处伸入,整个热风管绕锅体大半周,在向锅体内填料和取料时非常不方便,而且供热管喷出的热风至对准一个部位,不能使全部种子均匀受热,影响包衣效果。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实验的小型种子包衣机,采用糖衣机包衣时药剂添加不方便、不精确以及取放料不方便,烘干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剂添加方便精确,烘干均匀,取放料方便的玉米种子包衣机。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种子包衣机,包括机架、锅体、电机和热风机,所述锅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前端开口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锅体旋转,所述热风机包括为所述锅体内部供热的供热管,其特征在于,该玉米种子包衣机还包括喷药装置,所述喷药装置包括药缸、喷药管、泵体和开关装置,在所述药缸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泵体和开关装置的空腔,所述泵体的输入端与所述药缸贯通连接,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喷药管贯通连接;
[0006]所述锅体包括外层的外锅体和内层的内锅体,且所述内锅体与外锅体之间设置有间隙,在内锅体与外锅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筋;
[0007]所述外锅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圆形开口,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的圆心位于所述锅体的轴线上,且第一圆形开口沿轴向向外设置有凸出部,所述供热管的末端位于所述凸出部内且通过第一轴承与凸出部连接;在所述凸出部上设置有第一链条轮,所述第一链条轮通过链条与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链条轮相连;所述内锅体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且在内锅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圆形开口,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的圆心位于所述锅体的轴线上,在所述第二圆形开口内设置有第二轴承;
[0008]所述喷药管依次穿过所述供热管、第一圆形开口和位于第二圆形开口的轴承内圈后位于内锅体内,且在所述喷药管的末端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与所述锅体的轴线夹角α取值范围为30°彡α彡60° ;
[0009]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单片机、显示屏、按键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显示屏、按键和继电器驱动电路分别与单片机连接,所述按键包括电源按键、启停按键、流量增加按键和流量减少按键,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驱动三极管、继电器和反向二极管,所述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线圈,所述继电器线圈与反向二极管并联,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在泵体电源回路中;
[0010]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锅体支杆,所述锅体支杆的上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外锅体与所述滚轮接触。
[0011]为了既能实现将供热管供给的热量分流,均匀分配给锅体各个位置,又不需要在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另外增设支撑筋,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筋为从所述锅体前端贯穿至锅体后端且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与外锅体和内锅体密封连接的弧形板,两个相邻的所述弧形板构成一个弧形板组,在位于每一弧形板组之间的所述内锅体上设置有所述喷气孔;在所述第一圆形开口和第二圆形开口之间的喷药管上套置一圆筒,所述圆筒的下端焊接在第二圆形开口周围;每一个所述弧形板的后端沿所述凸出部向外延伸,每一弧形板组与凸出部的壁和所述圆筒的壁构成一个四周密闭的通道;在所述凸出部内位于弧形板的上方固定有梅花状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的缺口与所述通道的开口对应,所述密封板的花瓣板与两个所述通道之间的开口对应。
[0012]进一步的,为了阻止喷药管与圆筒之间的缝隙通过热气,且保证喷药管的稳定性,在所述圆筒内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喷药管穿过所述第三轴承。
[0013]在不采用上述弧形板时,作为支撑筋的另一种优选,所述支撑筋为圆柱形。
[0014]为了更方便取料,在所述锅体与水平面最接近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放料口,并在所述放料口上设置有门体。
[0015]由于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的厚度较大,如果将门体一侧与锅体铰接,则不能保证门体与放料口的紧密配合,所以,所述门体通过两个搭扣与所述锅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门体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搭扣的挂鼻,在所述锅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挂鼻对应挂扣。
[0016]为了增加锅体的稳定性,防止锅体后端与供热管连接处的供热管受力变形,在所述供热管靠近所述凸出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设置有与所述供热管配合的卡箍,固定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0017]为了防止药剂在经过位于供热管内的喷药管时药剂受热影响药效,所述喷药管位于所述供热管内的部分设置有一层绝热层。
[0018]为了保证内锅体的种子搅拌均匀,在所述内锅体内侧壁轴向设置有凸筋。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1、供热管和喷药管巧妙的设置在锅体后端,且两者同轴配合,从锅体后端供热气和喷药,不仅不妨碍取放料,而且占用空间小,使整个设备更加小巧;
[0021]2、通过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的间隙供热,将热量均匀分布到锅体内,避免采用一根供热管从前端开口伸入对种子加热不均的问题,使种子包衣烘干时间缩短2-3倍;
[0022]3、采用锅体整体供热和喷雾头喷洒药剂的配合,达到了药剂喷洒均匀、种子受热均匀,使包衣种子质地均匀细腻,包衣不易脱落;
[0023]4、喷药装置的开关装置通过流量增加按键和流量减少按键实现了喷药量的精准控制,不会发生药剂喷洒过多或过少而影响种子包衣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锅体第一实施例的径向剖视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锅体第一实施例从后端局部剖视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锅体第一实施例中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发明锅体第一实施例内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发明锅体第二实施例内锅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发明锅体第二实施例的径向剖视示意图;
[0032]图8为本发明门体与锅体连接示意图;
[0033]图9为本发明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发明开关装置电路原理图;
[0035]图11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36]图中,I机架、101固定座、102锅体支杆、1021滚轮、2锅体、21外锅体、211第一圆形开口、212凸出部、22内锅体、221喷气孔、24门体、23放料口、3电机、4热风机、41供热管、5喷药装置、51药缸、511空腔、52喷药管、521喷雾头、53泵体、6第一轴承、7第一链条轮、8第二链条轮、9第二轴承、10弧形板、11圆筒、12通道、13密封板、131缺口、132花瓣板、14第三轴承、15支撑筋、16搭扣、17固定架、171卡箍、18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1-图1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0038]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锅体2、电机3、热风机4和喷药装置5,所述喷药装置5包括药缸51、喷药管52、泵体53和开关装置。所述锅体2设置在所述机架I上且锅体2前端开口。所述电机3通过链条带动所述锅体2旋转,所述热风机4包括为所述锅体2内部供热的供热管41,在所述药缸5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泵体53和开关装置的空腔511,所述泵体53的输入端与所述药缸51贯通连接,泵体53的输出端与所述喷药管52贯通连接。
[0039]下面对本发明各部件的详细结构进行描述:
[0040]所述锅体2包括外层的外锅体21和内层的内锅体22,且所述内锅体22与外锅体21之间设置有间隙,在内锅体22与外锅体21之间设置有支撑筋。
[0041]所述外锅体2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圆形开口 211,所述第一圆形开口 211的圆心位于所述锅体21的轴线上,且第一圆形开口 211沿轴向向外设置有凸出部212,所述供热管41的末端位于所述凸出部212内且供热管41固定在第一轴承6内圈内,第一轴承6的外圈与凸出部212内部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密封性,在第一轴承6的前后两面采用密封垫密封。在所述凸出部212的外表面套置有第一链条轮7,所述第一链条轮7通过链条与设置在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的第二链条轮8相连。由于锅体2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约为0° Sb <45°,本发明优选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