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52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
[0045]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打草机100的移动和工作时的导向,打草机100上还配备一副滚轮组件134,安装在外壳120上,位于修边钢丝128和操作杆102之间。滚轮组件134支撑打草机100整体。滚轮组件134包括滚轮136、轮轴138和连接臂140。滚轮136包括两个由轮轴138连接在一起的轮子。当然滚轮136也可以是一个轮子或者多个轮子。连接臂140 —端指向轮轴138并与之相连接,另一端指向外壳120中心并与之相连接,通过连接臂140将滚轮136固定在外壳120上。连接臂140为直线型杆状件,但不限于直线型杆状件,也可以是弯曲的杆状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臂140也可以安装在护罩130上,使滚轮136作为打草支撑轮。
[0046]优选地,在修边状态下,轮轴138与马达输出轴是平行的;在打草状态下,轮轴138与马达输出轴是垂直的。优选地,连接臂140上设置有可以90°弯曲的关节(图中未示出),以使轮轴138在修边状态与打草状态之间切换。
[0047]如图3所示,打草机100经过调整形成修边状态时,操作杆102的纵剖面、轮轴138垂直面二者是平行或者共面的,这使得操作者可以轻松的握住手柄组件104,并按自己的行动方向推行打草机100进行修边。
[0048]如图4所示,为了将修过过程中的碎草和尘土在被打草头124打出后,进入草丛侧150而不散落在路面上,打草机100上还配备有一只与马达连接的风扇机构144,位于护罩130与打草头124之间。如图5所示,风扇机构144包括与马达相连接的风扇147、包裹在风扇147周围且与外壳120相连接的蜗壳145、与蜗壳145相连接的风道148以及设置在风道148末端的出风口 146。蜗壳145是密闭的,风扇147在密闭的蜗壳145中产生风,风经过风道148吹向出风口 146。经过对风道148的使用,可以将出风口 146设计到所需的位置。当然根据实际的需要,也可以直接在蜗壳上设计出风口 146,而无需多设计风道147。外壳120的一侧连接操作杆102,出风口 146位于外壳120的另一侧,朝向所述打草绳126工作面;轮轴138与马达输出轴的距离设为第一边,出风口 146与马达输出轴的距离设为第二边,第一边与第二边构成的角度为α,α的范围为30° -70°。出风口 146位于马达122与打草绳126工作时所形成的圆周之间,且与马达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打草绳126的长度。出风口 146的面积范围小于或等于打草绳126工作时所形成圆周面积的四分之一。风扇147在蜗壳145内形成风源,并经风道148以及出风口 146吹出。
[0049]如图6所示,出风口 146的方向与打草绳126的切割平面设有一定的倾角β,以使风力正好吹出打草绳126的切割平面,避免风力因被打草绳126形成的风屏阻挡而降低打草效果。出风口 146的倾角β的范围为10° -90°。如图9所示,打草绳126的一侧在草丛150侧,滚轮136的一侧在地面149侧,地面149与草丛150以分界线151为界。修边过程中,修边中的碎草和尘土在被打草绳打出后,借着风扇机构144的风力被吹向草丛侧150,保持了路面的整洁。当然,为了将打出的草吹向草丛侧150,也可以在护罩130与打草头124之间设置另一种无需风道和出风口 146的开放式风扇。
[0050]为了防止修边时,出风口 146与地面149接触干扰修边,在出风口的边缘还设置有限位机构132,限位机构132与地面149接触后可以滑行或者滚行。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机构132即为修边钢丝128。限位机构132的纵剖面可以与操作杆102的纵剖面、滚轮组件134的纵剖面也可以平行或者共面。
[0051]当打草机100进行修边时,滚轮组件134支撑起打草机100整体。此时,打草机100以滚轮136为支点,操作杆102 —端得手柄组件104可以上下移动。将主手柄上的握持位沿操作杆102方向距地面149的距离设为L,将主手柄112上的握持位距地面149的垂直距离设为h,将操作杆10与地面149的仰角设为Θ,则可以得到:
[0052]h=Lsin Θ
[0053]人机设计以操作者在直立行走时的操作高度作为设计基准,L的取值范围为700-1400mm,优选1100mm ;h的取值范围为700_1200臟,优选840mm; Θ的取值范围为30-80°,优选50°。当限位机构132触地时,操作杆102相对地面149达最大仰角,最大仰角的优选范围为50-80°。当Θ为最大仰角时,打草绳126与地面149接触的长度控制在之间,如此打草绳126不会因为过长而磨损严重,也不会因过短而无法完整修边。
[0054]将打草边界142最低点距地面149的距离设为H。Θ的优选范围为50_65°,最大仰角为65°,即Θ最大为65°。实际修边操作中,当Θ小于50°时,打草边界142距地表的距离H大于0,打草绳126无法接触地表,不会产生磨损,同时也会可能存在修边不干净的情况,如图4所示;当Θ等于50°时,打草边界142正好与地面149相切,此时应是打草时的最佳角度,不仅可以将草割干净,而且也不会引起打草绳126的磨损。当Θ在50-65°范围内时(不包括50°和65° ),打草边界142距地表距离小于0,打草绳126修边切深受到控制,打草边界142切入地表,打草绳126受到少量磨损,如图7所示;当Θ等于65°时,Θ达到最大仰角,打草边界142切入地表的深度达到最大,如图6所示;当Θ大于65°时,由于受到限位机构132的阻挡,打草边界142不会继续切入地表,打草绳126磨损长度得到控制,如图8所示。经过上述设计,修边时,用户可以得到最近的修边体验,且由于限位机构132会触地,打草绳126打入地表的距离得到有效控制。
【主权项】
1.一种打草机,包括: 手柄组件,供操作者握持; 操作杆,一端连接手柄组件; 外壳,与操作杆另一端连接,并且内置收容空间; 马达,容纳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该马达具有马达输出轴; 打草头,与马达连接,并被驱动旋转,用于安装打草绳,所述打草绳工作 时形成打草工作面; 护罩,安装于外壳,用于遮罩至少部分所述打草工作面; 滚轮组件,安装到外壳,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轮轴;以及 风扇机构,包括与所述马达输出轴连接的风扇、包围在所述风扇周围且与所述外壳相连的蜗壳、与所述蜗壳相连的风道,所述风道末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外壳一侧,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操作杆相对并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草机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打草状态和修边状态,在所述修边状态下,所述轮轴与所述马达输出轴平行,所述轮轴与所述马达输出轴的距离设为第一边,所述出风口的中分点到所述马达输出轴所在的直线的距离设为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构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30° -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打草工作面形成一个夹角,所述夹角范围为10° -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马达与所述打草工作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草机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出风口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触地时限定操作杆相对地面的最大仰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或者所述风道末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仰角范围为50°-8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上设有伸缩部,所述伸缩部控制操作杆的纵向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草绳的工作长度在120mm-130mm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相对地面成最大仰角时,打草绳与地面接触的长度在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打草机,包括手柄组件,操作杆、与操作杆连接的外壳、容纳于外壳的马达、由马达驱动的打草头,与外壳相连的具有轮轴的滚轮组件以及具有出风口的风扇机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所述打草机在修边状态下,所述轮轴与所述马达输出轴平行,所述轮轴与所述马达输出轴的距离设为第一边,所述出风口的中分点到所述马达输出轴所在的直线的距离设为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构成夹角的角度范围为30°-70°。本发明的打草机使被打下的碎草和泥土被定向清理到草地中,避免二次清理。
【IPC分类】A01D43/00
【公开号】CN104969716
【申请号】CN201410129436
【发明人】孙益民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