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排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5852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排污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专用工具,尤其涉及移动式排污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室内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产生的粪便、喂食时剩余的饵料以及水中产生的其他物质对于水质污染很大。而现有的一种养殖池中央排污器,包括梯形PVC管帽和PVC圆柱形排污管,PVC管帽内径为160mm的一端开口,高50cm、直径160mm的PVC圆柱形排污管一端插入PVC管帽的开口端,PVC管帽直径为50_,其中一端封闭。这种结构的排污器在
使用的过程中,易松动,从而达不到排污的效果。现有技术如公布号为CN104798722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用排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圆柱体和设置在圆柱体下面的锥形体组成,所述圆柱体和锥形体一体化设置,所述圆柱体和锥形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圆柱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水通孔,所述锥形体的下面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部为针尖形,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倒刺,所述倒刺的开口向上,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本发明结构简单,在使用的时,只需要将立柱端插入淤泥内,然后将排污管插入空腔内,便可以实现排污,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污器不易松脱,而且通过设置拎手方面使用完成后进行拎起,另外设置连接接头可以更好的与排污管进行相互对接。然而,其需要操作者进入水池内进行操作,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可便携移动、无需操作人员进入水池即可排水、能按需排污、排污彻底且不易堵塞淤积的移动式排污器。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移动式排污器,包括倒置的U型管道本体,其中:管道本体的排水端的长度大于管道本体的吸水端;排水端的顶端附近设有注水口,并且注水口具有注水调控机构;排水端上设置有放水阀;排水端的末端连接有U型的排水接头;排水接头还连接有排水调控管。采用上述结构,能在操作人员无需进入水池的情况下完成吸水排污工作。淤泥与水体同时吸入管道本体形成混合物形式的污水,不易堵塞排污沟渠。能极大的降低人工,且可以很好的改善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且能够省去每个水池相应配套的排水部件,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0005]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排水接头与排水调控管以插接方式连接。插接方式连接操作便利,速度快。注水调控机构为阀门或旋盖。为了降低成本,可以使用带有旋盖的直角接头连接,由于是标准件,因此成本很低。吸水端连接有吸水接头。吸水接头可以是U型管,也可以是直角接头或非直角接头。吸水口朝下会由于吸力大,直接使吸水口吸住池底从而阻滞吸水排污操作。通过连接接头,使吸水方向改向,既能防止堵塞,又可以通过旋转吸水端进而调控吸水吸污的方向。吸水端也可以采用柔性管作为优化方案。排水调控管的长度为排水端长度的0.6倍至I倍。排水调控管太长则会使水从吸水端溢出,无法让操作者清晰的看到注水高度。太短则会由于水量太小无法形成持续水流,无法完成吸水功能。本技术方案可以采用硬管,因此有很大的排污排水能力,可以替代现有的固定式排污管。管道本体内部设有能扰动水流的整流件。该整流件一方面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排水接头水流速度过大进而喷涌而出,影响生产环境卫生。另一方面,能将污物与水体充分搅动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进而有利于污水从排水接头流出后进入排污沟渠而不易堵塞沟渠。整流件采用具有弹性的柔性橡胶或软塑料材料。弹性构件能防止瞬时的堵塞,使水流持续,同时能减缓水流速度。整流件为喇叭口结构,并且在该喇叭口结构的细端附近具有细条形的结构物。细条形的结构物有利于打碎结块的污物。
[0006]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管道本体的排水端的长度大于管道本体的吸水端;排水端的顶端附近设有注水口,并且注水口具有注水调控机构;排水端上设置有放水阀;排水端的末端连接有U型的排水接头;排水接头还连接有排水调控管。采用上述结构,能在操作人员无需进入水池的情况下完成吸水排污工作。淤泥与水体同时吸入管道本体形成混合物形式的污水,不易堵塞排污沟渠。能极大的降低人工,且可以很好的改善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且能够省去每个水池相应配套的排水部件,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因而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可便携移动、无需操作人员进入水池即可排水、能按需排污、排污彻底且不易堵塞淤积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09]附图标号说明:管道本体1、吸水端la、排水端lb、注水口 11、阀门11a、放水阀12、排水接头2、排水调控管3、吸水接头4、整流件5。
[0010]实施例:参照图1,移动式排污器,包括倒置的U型管道本体1,其中:管道本体I的排水端Ib的长度大于管道本体I的吸水端Ia ;排水端Ib的顶端附近设有注水口 11,并且注水口 11具有注水调控机构;排水端Ib上设置有放水阀12 ;排水端Ib的末端连接有U型的排水接头2 ;排水接头2还连接有排水调控管3。采用上述结构,能在操作人员无需进入水池的情况下完成吸水排污工作。淤泥与水体同时吸入管道本体I形成混合物形式的污水,不易堵塞排污沟渠。能极大的降低人工,且可以很好的改善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且能够省去每个水池相应配套的排水部件,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排水接头2与排水调控管3以插接方式连接。插接方式连接操作便利,速度快。注水调控机构为阀门Ila或旋盖。为了降低成本,可以使用带有旋盖的直角接头连接,由于是标准件,因此成本很低。吸水端Ia连接有吸水接头4。吸水接头4可以是U型管,也可以是直角接头或非直角接头。吸水口朝下会由于吸力大,直接使吸水口吸住池底从而阻滞吸水排污操作。通过连接接头,使吸水方向改向,既能防止堵塞,又可以通过旋转吸水端Ia进而调控吸水吸污的方向。吸水端Ia也可以采用柔性管作为优化方案。排水调控管3的长度为排水端Ib长度的0.6倍至I倍。排水调控管3太长则会使水从吸水端Ia溢出,无法让操作者清晰的看到注水高度。太短则会由于水量太小无法形成持续水流,无法完成吸水功能。本技术方案可以采用硬管,因此有很大的排污排水能力,可以替代现有的固定式排污管。
[0011]实施例2:参照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管道本体I内部设有能扰动水流的整流件5。该整流件5 —方面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排水接头2水流速度过大进而喷涌而出,影响生产环境卫生。另一方面,能将污物与水体充分搅动混合形成均匀的混合物,进而有利于污水从排水接头2流出后进入排污沟渠而不易堵塞沟渠。整流件5采用具有弹性的柔性橡胶或软塑料材料。弹性构件能防止瞬时的堵塞,使水流持续,同时能减缓水流速度。整流件5为喇叭口结构,并且在该喇叭口结构的细端附近具有细条形的结构物。细条形的结构物有利于打碎结块的污物。
[0012]操作步骤如下:将管道本体I设置在需要排水的水池边;
先打开放水阀12,并且在排水接头2上插接排水调控管3 ;
将注水口 11的阀门(Ila)打开,并通过注水口 11向所述的管道本体I内注水;
关闭所述的注水口 11 ;
拔去所述的排水调控管3。
[0013]通过调节吸水端Ia的朝向对吸污的方向进行按需调控。
[0014]整个过程,操作人员都可以在水池外侧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因此,较传统的橡胶管虹吸方式具有很大的便利性,且本发明的装置可以采用很大的管径。
[0015]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移动式排污器,包括倒置的U型管道本体(I),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本体(I)的排水端(Ib)的长度大于所述的管道本体(I)的吸水端(Ia);所述的排水端(Ib)的顶端附近设有注水口( 11 ),并且所述的注水口( 11)具有注水调控机构;所述的排水端(Ib )上设置有放水阀(12 );所述的排水端(Ib)的末端连接有U型的排水接头(2 );所述的排水接头(2 )还连接有排水调控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排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接头(2)与所述的排水调控管(3)以插接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排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注水调控机构为阀门(Ila)或旋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排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水端(Ia)连接有吸水接头(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排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调控管(3)的长度为所述的排水端(Ib)长度的0.6倍至I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排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管道本体(I)内部设有能扰动水流的整流件(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排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整流件(5)采用具有弹性的柔性橡胶或软塑料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排污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整流件(5)为喇叭口结构,并且在该喇叭口结构的细端附近具有细条形的结构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移动式排污器,包括倒置的U型管道本体,其中:管道本体的排水端的长度大于管道本体的吸水端;排水端的顶端附近设有注水口,并且注水口具有注水调控机构;排水端上设置有放水阀;排水端的末端连接有U型的排水接头;排水接头还连接有排水调控管。采用上述结构,能在操作人员无需进入水池的情况下完成吸水排污工作。淤泥与水体同时吸入管道本体形成混合物形式的污水,不易堵塞排污沟渠。且能够省去每个水池相应配套的排水部件,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因而本发明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可便携移动、无需操作人员进入水池即可排水、能按需排污、排污彻底且不易堵塞淤积的优点。
【IPC分类】A01K63/04
【公开号】CN105210979
【申请号】CN201510767946
【发明人】曾霖, 蔡荣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