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955382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而像现在所依靠的高科技转基因,虽然能改变水稻的质量和性状,但并不能提高 农作物的产量,同时,由于转基因种子价格大大高于普通良种种子,从而增加了农业种植成 本,而从实际种植经验中找出种植规律来提高粮食产量,则是一个可行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种:选取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播种前15天晾晒2-3天,播种前1-2天采用浸种 剂浸种8小时,所述浸种剂为蔗糖与蜂蜜水混合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由3. 5%蔗糖、2. 5%蜂 蜜其余为水构成; 2) 播种:选择一块向阳、水灌的田地作为育苗的秧田,水深为0. 25-0. 5厘米,将上述浸 泡过的水稻种子播散到秧田中; 3) 插秧:当秧苗的高度达到8~10cm时,将秧苗带土从秧田移出,移栽到稻田中,秧苗之 间的间隔为l〇_12cm,之后保持水深l-2cm; 4) 拔节期:在拔节期中期任选一天,选择晴天,室外温度为25-30°C,早上开始排水,晒 田,傍晚引入新水; 5) 幼穗分化期:在水稻幼穗分化期以喷雾方式进行喷洒生物制剂,所述生物制剂为白 醋、辣椒液、氯化钾、过磷酸钙、硝酸钙的混合溶液,其中白醋3. 5wt%,辣椒液5wt%,氯化钾 8wt%,过磷酸妈4wt%,硝酸妈5wt%,其余为水,喷洒量为每亩50千克; 6) 抽穗期:在此阶段秧苗的幼穗继续生长至抽穗,在此阶段保持自然生长,喷洒三次发 酵豆浆水,每次间隔8-10天,所述发酵豆浆水按重量份取25份黄豆与10份绿豆加水50份 磨成豆浆,接种枯草杆菌和放线菌发酵15-20天后,按1 :30比例兑水喷洒; 7) 成熟期: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水稻种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采用 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水稻种植,收获的水稻颗粒饱满,极大的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通 过对水稻种子的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在水稻拔节期进行搁田与晒天一天处理, 能明显降低水稻的病虫害发生率和提高水稻生长韧性,在幼穗分化期的处理,能够使水稻 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保证水稻的营养生殖,为抽穗打下牢固的基础,在抽穗 时期的处理能够提高提高了水稻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养分均衡,并且降低了水稻病 虫害的发生率,促进了水稻养分向米粒中积累,通过连续五年的种植试验统计,本发明方法 种植水稻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水稻尚15%_18%。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种:选取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播种前15天晾晒2-3天,播种前1-2天采用浸种 剂浸种8小时,所述浸种剂为蔗糖与蜂蜜水混合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由3. 5%蔗糖、2. 5%蜂 蜜其余为水构成; 2) 播种:选择一块向阳、水灌的田地作为育苗的秧田,水深为0. 25-0. 5厘米,将上述浸 泡过的水稻种子播散到秧田中; 3) 插秧:当秧苗的高度达到8~10cm时,将秧苗带土从秧田移出,移栽到稻田中,秧苗之 间的间隔为l〇_12cm,之后保持水深l-2cm; 4) 拔节期:在拔节期中期任选一天,选择晴天,室外温度为25-30°C,早上开始排水,晒 田,傍晚引入新水; 5) 幼穗分化期:在水稻幼穗分化期以喷雾方式进行喷洒生物制剂,所述生物制剂为白 醋、辣椒液、氯化钾、过磷酸钙、硝酸钙的混合溶液,其中白醋3. 5wt%,辣椒液5wt%,氯化钾 8wt%,过磷酸妈4wt%,硝酸妈5wt%,其余为水,喷洒量为每亩50千克; 6) 抽穗期:在此阶段秧苗的幼穗继续生长至抽穗,在此阶段保持自然生长,喷洒三次发 酵豆浆水,每次间隔8-10天,所述发酵豆浆水按重量份取25份黄豆与10份绿豆加水50份 磨成豆浆,接种枯草杆菌和放线菌发酵15-20天后,按1 :30比例兑水喷洒; 7) 成熟期: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0007] 通过连续五年的种植试验统计,本发明方法种植水稻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水 稻高 15%-18%。
[0008] 对比本发明方法种植与一般种植方法种植相同品种水稻所产大米的成分:
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水稻种植方法比一般水稻种植方法种植出来的大米在营养 品质上要更好。
【主权项】
1. 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选种:选取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播种前15天晾晒2-3天,播种前1-2天采用浸种 剂浸种8小时,所述浸种剂为蔗糖与蜂蜜水混合溶液,按重量百分比计由3. 5%蔗糖、2. 5%蜂 蜜其余为水构成; 2) 播种:选择一块向阳、水灌的田地作为育苗的秧田,水深为0. 25-0. 5厘米,将上述浸 泡过的水稻种子播散到秧田中; 3) 插秧:当秧苗的高度达到8~10cm时,将秧苗带土从秧田移出,移栽到稻田中,秧苗之 间的间隔为l〇_12cm,之后保持水深l-2cm; 4) 拔节期:在拔节期中期任选一天,选择晴天,室外温度为25-30°C,早上开始排水,晒 田,傍晚引入新水; 5) 幼穗分化期:在水稻幼穗分化期以喷雾方式进行喷洒生物制剂,所述生物制剂为白 醋、辣椒液、氯化钾、过磷酸钙、硝酸钙的混合溶液,其中白醋3. 5wt%,辣椒液5wt%,氯化钾 8wt%,过磷酸妈4wt%,硝酸妈5wt%,其余为水,喷洒量为每亩50千克; 6) 抽穗开花期:在此阶段秧苗的幼穗继续生长至抽穗开花,在此阶段保持自然生长,喷 洒三次发酵豆浆水,每次间隔8-10天,所述发酵豆浆水按重量份取25份黄豆与10份绿豆 加水50份磨成豆浆,接种枯草杆菌和放线菌发酵15-20天后,按1 :30比例兑水喷洒; 7) 成熟期: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专利摘要】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种;播种;插秧;幼穗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当稻穗垂下并且呈金黄色时即可进行收获。与现有水稻种植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极显著的优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水稻种植,收获的水稻颗粒饱满,极大的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通过对水稻种子的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在抽穗时期的处理能够提高水稻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利于养分均衡,并且降低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促进了水稻养分向米粒中积累,通过连续五年的种植试验统计,本发明方法种植水稻产量比一般种植方法种植水稻高15%-18%。
【IPC分类】A01C1/00, A01G16/00
【公开号】CN105309255
【申请号】CN201510620054
【发明人】尹成飞
【申请人】全椒县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