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全液压红枣收获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30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最终送至主集果箱8内。垂直输送装置6与收获机两内侧面贴合设置,使内侧空档最大,以提高整机的通过性。本实用新型将垂直输送带设计为敞开式,以避免在传输过程中罩壳与输送带挡板摩擦,容易伤枣及被树叶卡住。而水平输送带为格状,可将吸果器2从地面吸入红枣夹带的灰尘等杂物在输送过程中滤掉。
[0040]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红枣收获机还包括净果器7,所述净果器7安装于垂直输送装置6输出端一侧的机身9上。
[0041]所述净果器7包括液压马达70、风机71、导向板72和风嘴73,所述液压马达70设于风机7内,所述风嘴73设于风机71的出风端,所述导向板72活动安装于风嘴73内。
[0042]当红枣连同剩余树叶等杂物从垂直输送装置6的顶端落入主集果箱8的入口前,经过风口排出的风,将树叶等杂物吹掉。该净果器7的风量可通过电液自控系统带动液压马达实现可调,而风口的大小、角度都能实现调节。具体为:液压马达70通过主机电液自控系统实现风机压力,转速可调,从而控制净果器7风力的大小:由于在风机前端设一个风嘴73,风嘴73内设有一对可调角度的导向板72,以改变风向;最终净果器7可根据不同枣林的不同产量,红枣大小不同的净重,随时可调风力和出风角度,实现最佳净果(除树叶和杂物)效果。
[0043]参阅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包括:
[0044]多组设于一机架40上的接果单元,每个接果单元包括叉状果盘42、机座和旋转机构,所述机座安装于机架40上,所述叉状果盘42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机座上。
[0045]所述机座包括连接架43和立杆44,所述连接架43安装于机架40上,所述立杆44安装于连接架43上,所述叉状果盘42通过旋转机构可旋转的安装于立杆44上。
[0046]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果盘支撑杆45和果盘连接套,所述果盘支撑杆45安装于立杆44上,所述果盘连接套套设于果盘支撑杆45上,并且果盘连接套还与叉状果盘42连接;而叉状果盘42是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安装在果盘支撑杆45的顶部,这样通过果盘支撑杆45和果盘连接套的共同作用即可使叉状果盘42发生转动。
[0047]所述叉状果盘42与链式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并且相邻的叉状果盘42之间相互重叠;用以保持多个接果单元的叉状果盘42相互重叠后仍在一个平面上,具体表现在结构上,是将立杆44的上端面设置成倾斜面;并且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定。
[0048]为了避免在收获机行走时,叉状果盘42与树丫产生相对运动,造成伤枣树的现象,同时为了避免发生漏枣现象,本实施例的叉状果盘42包括果盘本体,和均匀的设于果盘本体圆周方向的多个叉支,并且相邻的两个叉支之间还设有间隙(间隙的距离小于红枣的最小直径);
[0049]由于叉状果盘42设计成叉状,即多个叉支,便于树丫在接触叉状果盘42时能顺势地深入至间隙内。又由于叉状果盘42连接在果盘连接套上,可自由旋转,因而在收获机前行时,树丫对叉状果盘42产生一阻力,在该阻力的作用下,树丫一方面能自然的深入至叉状果盘42的间隙内,一方面带动叉状果盘42作随动旋转。这个过程即可将原有的叉状果盘42对树丫的相对运动化解为无相对运动或基本无相对运动,从而解决了叉状果盘42对树丫的损伤,或者相互的损伤(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所造成的损伤甚微,可忽略不计)。
[0050]同时,由于叉状果盘42为重叠状,并且相邻的两个叉支之间还设有间隙,其最大值不超过22mm(小于红枣最小直径),即避免发生漏枣的现象。
[0051]参阅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果器2包括吸嘴21、集果仓22、离心风机23、第一液压马达24和支撑轮27,所述吸嘴21支撑在支撑轮27上,其顶端连接至集果仓22,所述扫盘I位于吸嘴21的前方。
[0052]所述离心风机23安装于集果仓22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马达24连接并驱动离心风机23。
[0053]所述水平输送装置5设置在集果仓22的下方。
[0054]于所述集果仓22的上部设有一吸风口 28,所述离心风机23连接至该吸风口 28上。所述集果仓22的下部设有若干通风口 31,底部设有卸料口 30。
[0055]进一步的,于所述集果仓22内枢接有隔板29,所述隔板29连接至一减速齿轮25上,该减速齿轮25上连接有一第二液压马达26。所述隔板29还将所述吸风口 28和通风口31隔开。
[0056]该吸果器2的工作原理如下:置于吸果器2前的两对扫盘I将收获前已洒落在地面的红枣集中扫至收获机左右两旁的吸拾器吸嘴21前,通过第一液压马达24带动离心风机23旋转,产生负压,将集于吸拾器吸嘴21前的红枣吸入集果仓22内,集果仓22通过隔板29将集果仓22的吸风口 28和通风口 31隔开,从而使集果仓22分为负压仓和正压仓。由第二液压马达26通过减速齿轮25,带动隔板29旋转,将吸入集果负压仓内的红枣推至正压仓,其中通风口 31的作用是补充正压仓内的空气,以确保红枣自由落入卸料口 30,从而通过卸料口 30落入收获机的水平输送装置5上,最终连同枣树上振落至主输送带的红枣一并送至主集果箱。由于水平输送装置5的表面为隔栅状,而从卸料口落入的红枣一并夹带有部分需清除的灰尘及颗粒物,这部分需清除物可通过输送带隔栅空格中落掉,实现在输送过程中清除吸拾杂物。
[0057]参阅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振打装置3包括驱动马达、连接于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的可调动力杆32、套设于所述可调动力杆32 —端的传动杆33及弹击主杆34,所述弹击主杆34转动啮合于所述传动杆33,所述弹击主杆34上设有多个弹击支杆组35。
[0058]这样,通过所述驱动马达驱动可调动力杆32及传动杆33转动,并带动弹击主杆34及多个弹击支杆组35绕自身轴线做圆周运动,从而相对枣树及红枣产生撞击力,最终将红枣从枣树枝上弹击分离,即实现红枣的采收。
[0059]所述多个弹击支杆组35依次平行固定于所述弹击主杆34上,每一弹击支杆组3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杆351及第二支杆352,所述第一支杆351及第二支杆352的长度活动可调。
[0060]由于弹击支杆组35离弹击主杆34越远,其弹击越大。为了使枣树树冠中各部位的分枝及红枣获得的弹击杆振幅基本相同,根据树冠立截面形状每一弹击支杆组35的第一支杆351的长度大于第二支杆352的长度,即弹击支杆组35采用长短间隔分布,较长的第一支杆351深入树冠内部,接近树主杆,较短的第二支杆352靠近树冠外部,以便长短振动支杆尖部基本均部于树冠各部位,实现枣树各部位获得的振动力基本相等。
[0061]参阅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垂直输送装置6包括支架输送链60,沿支架输送链的两边设有挡板,两侧的挡板之间形成输送槽;所述支架输送链60由钢条和链条组成,在所述钢条上等距离固定若干个托板,所述托板与两侧的挡板形成多个可移动的料斗61。
[0062]支架输送链60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作连续上下循环移动,且移动速度可调,以将水平输送装置内的红枣送至主集果箱。上述挡板也可以设计为料斗,此时,可将两侧挡板省去。
[0063]上述两种垂直输送装置均为敞开式输送(其它输送方式为封闭式,即输送槽上设有一封闭板,以防掉枣)。即可保证不掉枣,也可避免红枣或树枝等其他杂物在上移过程中受托板(或料斗)上沿与封闭板之间的挤压,出现伤枣或卡链等现象,大大提高通过性。
[0064]由于收获机在采收时,根据枣树不同的生长状态及地面状态,吸果器2和水平输送装置5相对于地面的高度需随时可调,所述扫盘I和吸果器2通过一第一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9的前端下部。而所述水平输送装置5通过一第二升降装置安装于机身9的下端。
[0065]且需考虑收获机在转场(非收获时的行走)时的行进要求,设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均为升降油缸。
[0066]本实施例的机身9采用后轮液压转向,使两前轮保持直行状态,便于前轮两内侧的水平输送装置5和叉状圆盘随动接果机构4伸至机身前端,从而使收获机开始接触枣树时,将碰掉的红枣提前接住,同时便于扫盘及吸果器置于前轮前端,使扫盘扫果范围更宽。
[0067]本实施例的红枣收获机采用电液传动及控制方式,包括行走、制动、转向、换挡、输送、净果(风机)、升降等功能,均由发动机分动箱的机械传动转化为泵、电液控制阀及液压马达油缸的电液传动及控制。
[0068]本收获机采用电液传动及控制方式,包括行走、制动、转向、换挡、输送、净果(风机)、升降等功能,均由发动机分动箱的机械传动转化为泵、电液控制阀及液压马达油缸的电液传动及控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