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虫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5941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虫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生物饵料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虫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轮虫是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因其营养全价、大小适口、游速慢等优点,成为许多水产动物幼体、成体和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时优质的天然饵料。目前轮虫的规模化培养主要采用投喂小球藻等单胞藻类、酵母、光合菌等饵料,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一些单胞藻、酵母等残饵、以及轮虫尸体和代谢物等便沉积于培养体系底部,引起体系水质恶化,影响轮虫生长。
[0003]在工厂化培养中,常以频繁换水或换容器的方式解决水质变坏的问题。这种培养方式获得的轮虫生物量较低,费时费力,且频繁换水易造成轮虫应激,引起轮虫大量死亡。近年来,在韩国、日本等国家通过配置自动化控制PH、溶氧、加料以及去除排泄物等设备,在1吨的封闭系统中可使得轮虫密度达到上万个每毫升,但其培养成本比常规的培养方式要高出3倍多。因此,设计出一种能有效清除轮虫培养体系沉积废物污染问题,且成本较低的培养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虫培养装置,该装置能有效改善培养体系水质,降低培育成本,操作方便。
[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虫培养装置,包括培育容器。所述培育容器底部设置垫块;所述垫块为惰性材料制成的疏松结构;培育容器上连接至少一根输气管,输气管向培育容器内排气的端头连接散气石。
[0006]优选的:所述的垫块的形状与培育容器的底部形状吻合。
[0007]优选的:所述培育容器底部设置定位凸起,所述垫块插接在定位凸起上。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凸起为圆柱形或者尖端朝上的弹头形或钉子形。
[0009]优选的:所述培育容器为敞口圆桶形,上部接入进水管。
[0010]优选的:所述垫块由硬质棉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垫块的厚度为1?5cm。
[0012]优选的:所述输气管均匀布置3?4根。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容器底部设置垫块,小球藻残饵、轮虫代谢物和轮虫尸体等有机废物会沉积在垫块上。有机废物在垫块上聚积稳定,并且不会随水的激荡而再扬起影响体系水质。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可以直接取出并更换新的垫块,操作简单快捷。此外,一些活体小球藻会依附在所设垫块上并缓慢成长,为轮虫提供了额外饵料。而且这些活体小球藻利用水中氨氮等物质进行生长繁殖,不仅消耗掉部分氨氮,降低了体系中的氨氮浓度,改善了培养体系水质。通过连接有散气石的输气管向容器中输送气体,有效提高水中含氧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结合图1-2所示,一种轮虫培养装置,包括培育容器2。所述培育容器2底部设置垫块6 ;所述垫块6为惰性材料制成的疏松结构。在容器底部设置垫块6,小球藻残饵、轮虫代谢物和轮虫尸体等有机废物会沉积在垫块6上。有机废物在垫块6上聚积稳定,并且不会随水的激荡而再扬起影响体系水质。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可以直接取出并更换新的垫块6,操作简单快捷。此外,一些活体小球藻会依附在所设垫块6上并缓慢成长,为轮虫提供了额外饵料。而且这些活体小球藻利用水中氨氮等物质进行生长繁殖,不仅消耗掉部分氨氮,降低了体系中的氨氮浓度,改善了培养体系水质。培育容器2上连接至少一根输气管3,输气管3向培育容器2内排气的端头连接散气石4。输气管3持续向容器中输送气体,提高水中含氧量。输气管3端头连接散气石4,产生的气泡更小更均匀,增大气泡表面积,利于氧气在水中溶解,起到均匀高效供氧的作用。
[0017]所述垫块6可以是方块状,或者圆垫状,或者是规则或不规则的团块状。优选的是所述垫块6的形状与培育容器2的底部形状吻合;这样就能全方位覆盖培育容器2底部,沉淀的有机物都能嵌入垫块6,避免再扬起到水中。垫块6可以是直接放置在培育容器2底部,也可以是放入后增设相应的固定结构,例如:所述培育容器2底部设置定位凸起5,所述垫块6插接在定位凸起5上。这样能保证垫块6固定在培育容器2的底部。所述定位凸起5为圆柱形或者尖端朝上的弹头形或钉子形。优选的如图2中所示为尖端朝上的弹头形,上部的尖端使插接较为轻松,弹头形具有一定弧度,取出也较为容易。
[0018]所述培育容器2为敞口圆桶形,上部接入进水管1。敞口圆形桶结构方便垫块6的设置及取出,且相对应的圆形垫块6较容易加工。所述垫块6的材料为硬质棉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天然纤维例如棉、麻丝、棕丝;合成纤维例如硬质棉、海绵、尼龙纤维等。优选的垫块6为硬质棉制成的厚度为1cm的棉垫,硬质棉透气性好,不变形,抗老化,可回收利用,不仅能达到前文所述效果且环保。优选的,如图1输气管3均匀布置3根,能有效保障容器内水中含氧量。
【主权项】
1.一种轮虫培养装置,包括培育容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容器(2)底部设置垫块(6);所述垫块(6)为惰性材料制成的疏松结构;培育容器(2)上连接至少一根输气管(3),输气管(3)向培育容器(2)内排气的端头连接散气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的形状与培育容器(2)的底部形状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容器(2)底部设置定位凸起(5),所述垫块(6)插接在定位凸起(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5)为圆柱形或者尖端朝上的弹头形或钉子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容器(2)为敞口圆桶形,上部接入进水管(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由硬质棉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6)的厚度为1?5c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虫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3)均匀布置3?4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生物饵料培养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虫培养装置,该装置能有效改善培养体系水质,降低培育成本,操作方便。一种轮虫培养装置,包括培育容器。所述培育容器底部设置垫块;所述垫块为惰性材料制成的疏松结构;培育容器上连接至少一根输气管,输气管向培育容器内排气的端头连接散气石。小球藻残饵、轮虫代谢物和轮虫尸体等有机废物会沉积在垫块上。有机废物在垫块上聚积,并且不会随水中激荡而扬起影响体系水质。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可以直接取出并更换新的垫块,操作简单快捷。通过连接有散气石的输气管向容器中输送气体,有效提高水中含氧量。
【IPC分类】A01K67/033
【公开号】CN204969011
【申请号】CN201520705946
【发明人】刘梅, 朱曦露, 苏艳秋, 罗国强
【申请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