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使菌种及种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49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使菌种及种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我国阴阳五行原理相一致的特定规律的磁场,运用该磁场效应提供一种能激活菌种与种子,使其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技术。使用的是50HZ频率、磁场剂量在80mT以下的安全磁场,对农作物无毒无害。
目前使种子增产的方法较多,大多采用永久磁场,电磁脉冲及使用激素等方法,但真正在农业上产生积极效果的不多。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用我国阴阳五行原理,设计出运用特定规律的多种磁场效应,使菌种及种子被激活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多个不同磁芯和线圈组合串联,线圈两端是由相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和相同的正弦波半波信号电压幅值叠加,使其按照阴阳五行原理对应的相位沿其顺时针方向运动叠加,不断产生出激活不同菌种及种子所需要的磁场效应。
本发明具有阴阳发生组合电路与阴阳平衡调整电路,阴阳发生组合电路具有调整电源电路,阴阳发生组合器及其组成的频率脉冲发生及输出电路与输出器组成的磁通发生及输出电路。阴阳平衡调整电路具有电源调整电路,阴阳平衡调整器及其组成的时间调整及输出电路。
下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图示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说明书

图1是本发明设计原理图。
说明书图2为摘要附图,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说明书图3是本发明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结构原理图,以及电脉冲示意图。
说明书图4是本发明阴阳平衡调整器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
说明书图5是本发明输出器结构原理图。
说明书图6是阴阳五行原理的数学解析图。
如图1所示,其左图即为阴阳五行图,从2(圆心的垂直线向上与圆周交点),向两边沿圆周分成五等分,以图所示为1、2、3、4、5个点,按照我国“易经学”所述,世界万物都是以阴阳五行及阴阳平衡规律为其纲。也是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从右图可以看出,若将其圆周水平轴线的下部分以左图中S点为圆心,沿X-X1轴线移转过去,即成一个正弦波的波形,该正弦波的上下波形的1、2、3、4、5即为上述阴阳五行图的5个点。而且按照“易经学”所述,是从1至5,沿顺时针方向循环往复运动。
如上所述,阴阳五行图圆周为360°,分成五等分,每等分为72°。∠10X为18°,依次∠20X为90°,∠30X为162°,∠X04为54°,∠X05为126°。因此,只要将正弦全波信号与相应的正弦半波信号分别在上述5个角度的相位叠加,即产生如图1右边所示的5个叠加点。
按照“易经学”及中医理论所述,向上的为阳,向下的为阴。因此,1、2、3三个叠加点为正向叠加波形,4、5为负向叠加波形。根据菌种及种子的阴阳属性不同,分别采用正向叠加波形,或是负向叠加波形达到激活菌种及种子的效果。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图2由两个部分组成,图中左边部分为阴阳发生组合电路,图中右边为阴阳平衡调整电路。
图左边阴阳发生组合电路具有调整电源电路,阴阳发生组合器及其组成的频率脉冲发生及输出电路,由输入器组成的磁通产生及其输出电路。
图2左边电路中K1是电源开关,RD1为电源保险,V是电源电压表,B1是电源变压器,L1是其初级,L2、L3、L4为B1的次级。K2为强度调节开关,以上组成调整电源电路。
图中Z为阴阳发生组合器,K3为移动开关,分K3A、K3B、K3C、K3D四组,每组有三个档位。LED-L1、LED-L2为两个绿发光二级管。S1、S2为两个输出器。RD2、RD3为S1、S2的保险。J1-1、J1-2、J2-1、J2-2各为继电器J1、J2的触点。当K1闭合,~220V电源经变压器B1,由其L1感应出L2、L3、L4三组不同电压。图中K2处于1位置时,L2一端通过K2接入Z的7脚(为Z的电源输入端),L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RD2、S1接Z的3脚形成回路和通过RD3、S2接Z的8脚形成回路,产生磁场输出。
当K2处于2位置时,L3与L2串联,当K3处于3位置时,L4、L3、L2串联。K2在2、3位置时,与其在1位置时与Z的接线方法相同。这使B1输出电压依次增大,以提高激活功率。LED-L1、LED-L2分别接入Z的4脚、5脚与9脚、10脚,各代表S1与S2是否正常工作的指示。移动开关K3四组中所有1档位置为阳输出,K3A的1档接入Z的1脚。K3B的1档接入Z的12脚,K3A的共用线(K3A的动触点)接Z的6脚。K3四组中所有2档位置为阴输出,K3A的2档接入Z的2脚,K3B的2档接入Z的13脚,K3B的共用线(K3B的动触点)接Z的11脚。
图2右边电路为阴阳平衡调整电路。B2为电源变压器L1’为其初级。L2’为其次级,L2’一端通过电源保险RD4接入T的10脚,另一端接入T的11脚,组成电源调整电路。T为阴阳平衡调整器,LED-H1、LED-H2为红发光二级管,LED-U1、LED-U2为黄发光二级管,J1、J2为继电器,通过移动开关的K3的三组K3C、四组K3D组成时间调整及输出电路。
当K3移至K3D的3档位置时,K3D的1、2、3档位置的共用线(K3D的动触点)接T的9脚,3档位置接T的7脚,这时T得电工作。T通过其5脚给J1供电,通过3脚给J2供电。J1得电按设定程序开始工作,调节阴的输出时间。J1工作时通过T的2脚和1脚形成回路,使LDE-U1、LED-U2亮。
当J1完成阴的规定输出时间后即停止工作,这时J2通过T的3脚得电工作,则J2-1、J2-2开始工作,调节阳的输出时间。J2工作通过T的6脚与1脚形成回路,使LED-H1、LED-H2亮。当J2完成阳的规定输出时间后即停止工作,这时J2又重新工作。如此轮番工作,实现所需要的阴阳调节。
当K3C处于1档位置时,通过T的8脚连接T的6脚和1脚形成回路,即在阳输出时,使LED-H1、LED-H2红指示灯亮。当K3C在2档位置时,通过T的8脚连接T的2脚与1形成回路,即在阴输出时,使LED-U1、LED-U2黄指示灯亮。
图3左边是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结构原理图,右边是它的电脉冲示意图。
阴阳发生组合器Z是由四组电脉冲电路组成,第一组(A1)、第二组(A2)、第三组(A3)、第四组(A4),每组分别是由一个相同容量的电容和一个二级管并联而成。第一组(A1)的一端为第一二级管(D1)的负端与第一电容(C1)的正端连接,为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第1输出脚(1),与移动开关K3A的第1档相接,第二组(A2)的一端为第二二级管(D2)的正端与第二电容(C2)的负端连接为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第2输出脚(2),与移动开关K3A的2档相接,第三组(A3)的一端为第三二级管(D3)负端与第三电容(C3)正端连接,为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第12输出脚(12),与移动开关K3B的1档相接,第四组(A4)的一端为第四二级管(D4)正端与第四电容(C4)负端连接,为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第13输出脚(13),与移动开关K3B的2档相接。
当图2中K3A、K3B在1档时,A1、A3两组与电路接通。这时当交流电经过D1、D3整流后,只有直流通过,而经过C1、C3时交流电通过。这时经过对C1、C3的容量选定,可使交流电50赫兹脉冲和经过D1、D3整流后的半波形完全吻合,形成如图3右边的每个正弦波形上半部分(即00轴以上)最高峰D处(图1为2处),由于交直流混合而产生叠加点。并使整个上半波形,出现连续的脉冲。假若调整C1、C3的容量,如图1所示,可使两波形叠加在1、3点上,但调整后的C1、C3容量仍是相等的。
当K3A、K3B在2档时,A2、A4两组与电路接通,这时C2、C4虽然经过与C1、C3相同容量选定,但D2、D4与D1、D3电流方向正相反。因此,在图3右图的正弦波的下半部分(即00轴以下)的最低G处产生两波形的叠加点。并使整个下半波形,出现连续脉冲。若调整C2、C4容量,如图2所示,可使两波形叠加在4、5点上,但调整后的C2、C4容量仍是相等的。
当K3A、K3B、K3C、K3D均在3档时,T工作使继电器J1吸合,J1-1、J2-1的共用点接通K3A的3档上,J1-2、J2-2共用点接通K3B的3档上。J1-1的常开触点(2)接通Z的2脚,J1-2的常开触点(2)接通Z的13脚。这时,A2、A4两组经S1、S2与电路接通,使整个下半部分波形(即00轴以下)最低处G产生叠加点,并出现连续的脉冲,此时输出器S1、S2皆为阴。LED-U1、LED-U2的黄指示灯亮。当J2吸合时,J2-1的常开触点(2)接通Z的1脚,J2-2的常开触点(2)接通Z的12脚。这时,A1、A3两组经S2、S1与电路接通,使整个上半部分波形(00轴以上)最高处D产生叠加点,并出现连续的脉冲。此时输入器S1、S2皆为阳。LED-H1、LED-H2红指示灯亮。
图3左图中阴阳发生组合器Z中的第一互感器LH1、一次绕组两端为阴阳发生组合器的Z的第4、5输出脚(4、5),与第一发光二级管(绿色)LED-L1两端相接,第二互感器LH2一次绕组两端为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第9、10输出脚(9、10),与第二发光二级管(绿色)LED-L2相接。第一互感器LH1的二次绕组两端为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第3输出脚(3)、第6输入脚(6),第3输出脚接第一输入器S1的一端,第6输入脚接移动开关(k3)第1组(K3A)的动触点。第二互感器LH2二次绕组两端为阴阳发生组合器Z的第8输出脚(8)、第11输入脚(11),第8输出脚接第二输入器S2的一端,第11输入脚接移动开关(K3)第2组(K3B)的动触点。在Z正常工作时,LH1、LH2也正常工作,LED-L1、LED-L2得电亮,以表示Z和S1、S2正常工作。当Z中电容毁坏,没有交流电输出,则LH1、LH2不工作,LED-L1、LED-L2失电不亮,表示Z已毁坏,此时,S1、S2停止工作。另外当RD2、RD3熔断,或S1、S2线圈烧断,以及其连线折断等,LED-L1、LED-L2均不亮。因此,LED-L1、LED-L2又是检验S1、S2及Z是否正常工作的标志。
通过激活菌种及种子的增产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易经学”阴阳五行及阴阳平衡的理论是正确的。对于秋粮作物,如玉米、大豆等,因为正赶上夏季种植生长,天气很热所谓阳盛阴衰的状态,这时必须使用如图1所示正弦波形下半部分的4、5处叠加磁场处理种子,实现阴阳调和,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若是夏粮作物小麦等,是冬天种植生长,天气很冷,所谓阴盛阳衰的状态,这时必须使用如图1所示正弦波形上半部分的1、2、3处叠加磁场处理种子,实现阴阳调和,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在实践中若按相反的规律去处理种子,一般不会增产。
但对于有些菌种及种子,不存在上述情况,如有些菌种既是好氧型,又兼厌氧,阴阳基本是调和的,这时可采用叠加波形从图1的1、2、3、4、5处,顺时针方向往复循环,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上下D、G处均有叠加波形的磁场,等时等量的交替叠加。
图4是阴阳平衡调节器T的结构原理图。T是由整流稳压电路、时间振荡电路、射阴电路、输出分配电路与推动电路五部分所组成。
稳压电路由D1、D2、D3、D4组成的桥整流,稳压块IC1与电容C1、C2,二极管D17所组成。图4中桥整流的A点为T的10脚,B点为T的11脚,C点接IC1的1脚,D点接IC1的2脚。C1的正端接C点,负端接D点。C2的正端接IC1的3脚,负端接D点,C1、C2的负端引出线为T的4脚。IC1的3脚为T的9脚,D17的正端接IC1的3脚,负极为T的8脚。T的8脚接K3C的共用线(K3C的动触点),T的9脚接K3D的共用线(K3C的动触点)。
时间振荡电路由非门(555集成块)IC2,电容C3、C4,电阻R1、R2、R3组成。IC2的8脚为T的7脚,与R1、R3的各1端接通。R1的另一端接IC2的7脚,R3的另一端接IC2的4脚。R2的1端接IC2的7脚,另一端接IC2的6脚。C3的正端接IC2的2脚,并连接IC2的6脚,负端接D点。C4的一端接IC2的5脚,另一端接D。IC2的1脚接D,组成时间振荡电路。其予定的时间参数,可通过调整R1、C3阻容来实现。T的7脚接K3D的3档位置。
射随电路由电阻R4、电容C5与三极管BG组成。IC2的3脚为输出端,与R4、C5的各一端连接,C5另一端接D,R4另一端接BG的B端、C端接T的7脚。其E端接C6、R6的各一端,C6、R6的另一端接D。通过射随电路对交流电的干扰进一步排除,使电源更加稳定。
输出分配电路由集成块IC3(可采用4017)、电阻R5、R7、R8与电容C6、C7以及二极管D5~D14所组成。IC3的16脚接T的7脚,其15脚接C7的负端及R5的一端,C7正端接T的7脚,R5的另一端接D。IC3的14脚接BG的E脚,其13脚接R7一端,R7另一端接IC3的8脚并接D,R8的一端接D,另一端为引出线T的1脚。D5~D14的正端分别接IC3的1、2、3、4、5、6、7、9、10、11各脚。其负端接IC3特性分两路组成输出电路。两路的技术参数可根据需要调整IC3连脚的二级管的数目,以及R5、R7、R8与C6、C7的阻容来实现。
推动电路由IC4、IC5、D15、D16、D18、D19所组成。IC4的1脚接T的7脚,其4脚接D,其5脚接IC3的输出端组成一路推动电路,引出线为T的5脚(接J1)。D18正端接IC4的2、3脚引出线为T的5脚,负端接T的6脚(接K3C的1档位置)。IC5的1脚接T的7脚(接K3D的3档位置),其4脚接D,D16正端接D引出线为T的4脚,负端接IC5的2、3脚引出线为T的3脚,IC5的5脚接IC3的输出端,组成另一路推动电路。D19的正端接IC5的2、3脚引出线为T的3脚(接J2),其负端引出线为T的2脚(接K3C的2档位置)。
若根据需要两个输入器S1、S2一阴一阳相互转换时,只需将图2左边Z的12、13脚相互调接一下,其它不变动。当K3D处在3档时在K3C的三个档位上,输出器S2、S1出现一阴一阳的情况。
图5是输出器S1的结构原理图。第一输出器S1是由U型磁芯(F)和在其每个磁柱上边缠绕相同匝数的园形线圈L构成,把绕成的每个磁柱上边的线圈沿一个方向首尾顺序串联在一起,串联后的起始端为S1的输入端,另一端为S1的输出端。
第二输出器S2采用E型磁芯,在每个E型磁芯中间柱子上边缠绕成相同匝数的方形线圈。把缠绕成的每个磁芯中间柱子上的线圈,按第一输入器S1中的园形线圈L的相同方向首尾顺序串联相接,串联后的起始端为输入器S2的输入端,另一端为S2的输出端。
当图2中阴阳发生组合器Z产生的交直流混合电脉冲,经过图5的第一输出器S1和第二输出器S2中的线圈L后,在每个磁柱端面将产生出相应变换的磁脉冲。每个输出器磁柱上的线圈首尾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串联相接,磁场S-N(或N-S)顺序排列产生一个螺旋状变化磁通。按图2中K3A所处1档位置时,叠加点在波形上部分则为正向脉冲。当K3A处2档位置时,叠加点在波形的下半部,则为负向脉冲。当K3D所处3档位置时,则S1(或S2)为正脉冲,S2(或S1)为负脉冲。
关于U型或F型磁芯的数量为1至多个,按算术级数n增加。
运用本技术制成的产品,S1与S2必须配合使用,根据需要,S1、S2可以各配一个到多个,但必须成对使用。菌种及种子就是放在S1与S2所产生的磁场中间进行激活处理的。
为进一步证明阴阳五行及阴阳平衡规律在本发明的作用价值,现根据图6所示,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解析。图中将园周分成A、B、C、D、E五等分,各自向00轴线作垂线,以AA1、BB1分别向上延长,所得A1A4=AA1、B1B4=BB1。
图1右图中,B1B2=C1C,A1A2=E1E,则只需证明B2B4+A2A4=0D,即可证明阴阳五行的阴阳是平衡相等的。
∵A2A4=D1D2∴只需解出B2B4=0D1+D2D取B3B4=D2D、A3A4=D2D,将0B3、0A3连接起来,出现了△B3B10,△A3A10与△HD10,△FD10四个直角三角形。图中△HD10、△FD10为等高(0D1)两个直角三角形。
∵B1B3=A1A3,0B1=0A1(园周五等分是从D向两半园对等分开的)。
∴ ∠B1B30=∠A1A30∴∠D1H0=∠D1F0,∠H0D1=∠F0D1由于△HD10、△FD10是三个角相等的等高三角形∴HD1=FD1又∵0B1=0A1,B1B3=A1A3,B1B2=A1A2∴B2B3=A2A3∴△B3B2H与△A3A2F是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B2H=A2F又∵0B1=0A1,HD1=FD1∴B2H=D1H∵△B3B2H,△0D1H为三个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且B2H=D1H∴B2B3=0D1∵B2B4=B2B3+B3B4=0D1+D2D∴AA1+BB1=CC1+D0+EE1由此可见,中医阴阳五行中阴阳平衡的学说是有科学依据的。同时说明图1所示的5个叠加磁场与图3所示的两个叠加磁场是一致的。即图3右图在D点上的叠加,可代替图1右图1、2、3三个点上叠加。在G点上(即0-0轴下部90°相位)的叠加可以代替图1在4、5点上的叠加。
综上所述,几年来我们通过对玉米、大豆、小麦等种子及食用菌、食品生产菌等菌种的激活试验,不但取得玉米增产15~20%,大豆增产10~15%,小麦增产约10%及食用菌增产约20%,食品生产菌均有增产的好成绩外,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表明,其一些产品的内在质量有所改善。同时,经过河南医科大学和河南大学对菌种进行生物效应和育种的实验测定,证实该设备所产生的磁场效应有极显著的基因生物学效应,为本发明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在农业及工业领域里的推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采用本技术所生产的设备,是在自然条件下,将菌种及种子置放在设备所产生的叠加磁场中,处理时间10~20分钟。处理后的种植及生产条件不变,产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广泛用于药品、食品、有机酸、化工产品生产菌、环保微生物、农业微生物、食用菌及各种农作物、果树、中药材等种子处理。是无毒无害的绿色增产,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能使菌种及种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技术,是在运用特定规律的磁场作用菌种及种子来实现增产的,其特征是;每路线圈两端是由相同频率的正弦波和正弦波半波信号,按照我国阴阳五行及阴阳平衡原理在一个正弦波上所处的不同位置,作为上述两波叠加时相位差和电压幅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使菌种及种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技术,其特征是正向两波叠加所述的相位差为水平轴线上半部的∠18°、∠90°、∠162°;负向两波叠加的相位差为水平轴线下半部的∠54°及∠126°,负向两波叠加相位差在水平轴线下半部的∠90°时,可与正向两波叠加相位差∠90°,分别单独或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使菌种及种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技术,其特征是上述特定规律的叠加磁场的第一输出器是由U型磁芯和在其每个磁柱上边缠绕相同匝数的园形线圈构成,第二输出器是由E型磁芯和在其中间柱子上边缠绕相同匝数的方形线圈构成;每个输出器磁柱上的线圈分别首尾按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串联相接,串联后的起始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菌种及种子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技术,是运用与我国阴阳五行及阴阳平衡原理相一致的磁场效应作用菌种及种子实现的。即将相同频率的正弦波及正弦半波信号按照阴阳五行在一个正弦波所处的不同位置作为其相位和幅值叠加而成的磁场。广泛用于药品、食品、有机酸、化工产品生产菌、环保及农业微生物、食用菌及各种农作物、果树、中药材等种子处理,是无毒无害的绿色增产,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C12N13/00GK1524954SQ03106300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8日
发明者李晓舟, 陈振方, 张秉玉, 李明放, 李霞, 李刚, 马云霞, 李春霞 申请人:焦作市新新应用技术研究所, 李晓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