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豆矿泉水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6362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绿豆矿泉水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豆矿泉水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是以绿豆为原料的矿泉水饮料,属于食品领域。
二、现有技术目前的饮料总类很多,有水果饮料、奶汁饮料、粮食饮料等,如中国专利(CN 1020666C)公开了一种绿豆汁保健饮料的制法,它是以绿豆、白花蛇舌草、芦根洗净,加水分别煮沸、过滤取汁,与配制的糖浆混合,经巴氏灭菌、灌装、密封即得。此发明是以中药配制为主,而且任何药都有毒负作用,对于一些健康群体来讲无需饮用,提高了成本。
三、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提高人体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原素,又能起到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助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适合各类消费群体,成本低、口感略苦的一种绿豆矿泉水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绿豆矿泉水的配方,按重量配比绿豆60-80克焦糖10-20克冰糖9-15克柠檬酸1-2克一种绿豆矿泉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1)、绿豆汁制取将绿豆清洗干净,然后加矿泉水2-5倍,煮沸5-15分钟,过滤取汁。
(2)、焦糖的制取将白糖在炒锅内烘炒2-10分钟,适宜温度350℃-450℃,使其颜色为咖啡色。
(3)、糖浆的配制焦糖、冰糖溶于65℃-80℃矿泉水中,趁热过滤,按用量加入柠檬酸,加入糖浆中。
(4)、配制饮料绿豆汁、糖浆混合于矿泉水中,进行巴氏灭菌,再充2-3倍体积的CO2,灌装密封,即得绿豆矿泉水饮料产品。
配制400毫升绿豆原汁及1000毫升矿泉水饮料所含成份。
绿豆150克焦糖50-80克冰糖20-50克柠檬酸1-1.6克CO2气体碳酸型饮料CO2含量为2.5倍的体积矿泉水饮料汁液总体积为1000毫升。
本发明营养丰富,每百克绿豆种子含蛋白质22.1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59克,钙49毫克,磷268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0.22毫克,硫胺素0.53毫克,核黄素0.12毫克,以及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本发明是一种二合一饮料,它既有传统绿豆汤特点,又有矿泉水的优点,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助消化,能增加人体免疫力的一种绿豆矿泉水饮料。
四、实施例1一、配方绿豆70克焦糖19克冰糖10.8克柠檬酸1.2克具体操作如下(一)绿豆汁的制作-清洗后的绿豆添加4倍的水加盖煮沸,沸腾6分钟,使绿豆粒充分膨胀但不破皮,过滤留汁去渣。
(二)焦糖的制取将白糖在炒锅内烘炒4分钟,适宜温度为375℃-400℃,使其颜色为咖啡色。
(三)将焦糖、冰糖溶于85℃矿泉水中,糖浆中含水量45%,趁热过滤,按用量将柠檬酸加入糖浆中。
(四)碳酸水液温度保持在6℃左右,CO2含量保持2-3倍体积。
(五)将绿豆汁、糖浆混合后,采用巴氏高温瞬时杀菌,再冷却至9℃,与碳酸水混合灌装,封口和验瓶。
实施例2一、配方400毫升绿豆原汁及1000毫升矿泉水饮料所含成份。
绿豆150克焦糖50-80克冰糖20-50克柠檬酸1-1.6克CO2气体碳酸型饮料CO2含量为2.5倍的体积矿泉水饮料汁液总体积为1000毫升。
绿豆矿泉水的制备工艺(1)、绿豆汁制取将绿豆清洗干净,然后加矿泉水2-5倍,煮沸5-15分钟,过滤取汁。
(2)焦糖的制取将白糖在炒锅内烘炒2-10分钟,适宜温度为350℃-450℃,颜色为咖啡色。
(3)、糖浆的配制焦糖、冰糖溶于65-80C矿泉水中,趁热过滤,按用量加入柠檬酸,加入糖浆中。
(4)、配制饮料绿豆汁、糖浆混合于矿泉水中,进行巴氏灭菌,按400毫升原汁加水至1000毫升,再充2-3倍体积的CO2,灌装密封,即得绿豆矿泉水饮料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绿豆矿泉水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绿豆60-80克焦糖10-20克冰糖9-15克柠檬酸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豆矿泉水的配方,其特征在于400毫升绿豆原汁及1000毫升矿泉水饮料所含成份;绿豆150克焦糖50-80克冰糖20-50克柠檬酸1-1.6克CO2气体碳酸型饮料CO2含量为2.5倍的体积矿泉水饮料汁液总体积为1000毫升。
3.一种绿豆矿泉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1)、绿豆汁制取将绿豆清洗干净,然后加矿泉水2-5倍,煮沸5-15分钟,过滤取汁。(2)、焦糖的制取将白糖在炒锅内烘炒2-10分钟,适宜温度350℃-450℃,使其颜色为咖啡色。(3)、糖浆的配制焦糖、冰糖溶于65℃-80℃矿泉水中,趁热过滤,按用量加入柠檬酸,加入糖浆中。(4)、配制饮料绿豆汁、糖浆混合于矿泉水中,进行巴氏灭菌,再充2-3倍体积的CO2,灌装密封,即得绿豆矿泉水饮料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豆矿泉水的配方及制备工艺,属于食品领域。目前的绿豆饮料中含有大量的中药成分,不适合于健康群体饮用,成本较高。本发明是将绿豆汁、糖浆混合于矿泉水中,进行巴氏灭菌,加入CO
文档编号A23L2/02GK1531873SQ0310786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4日
发明者李晓军 申请人:李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