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20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对生物器官组织进行消化分离的分离器。
背景技术
对于生物器官组织进行消化分离,目前是在无菌状态下,将生物器官或组织灌注消化酶后,分割成中等大小块状,然后置于内有无菌不锈钢珠的无菌消化器内,将消化酶泵入消化器内,使之循环并升温至适宜温度(摄氏37度),达到规定温度后保持,并将消化器均匀摇动,利用钢珠机械作用加强消化,一段时间后收集分离过滤后产生的细胞及细胞团。目前采用的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结构是筒体用螺钉连接顶盖,在筒体上与顶盖结合处设有滤网,在筒体上设有进液管,顶盖设有出液管。这样结构的分离器存在的缺点是筒体用螺钉连接顶盖,在连接时,要求用专用工具施压均匀,否则会出现漏液现象;滤网无支撑,不便更换;不具备测温功能,对于分离器内组织处于什么温度无从知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检测筒体内温度的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包括筒体、滤网及顶盖,在所述的筒体上设有温度探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筒体与所述的顶盖采用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的筒体与所述的顶盖之间设有滤网装置及密封圈,所述的滤网装置的滤网架底部设有过滤孔,卡环将所述的滤网卡装在所述的滤网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在筒体上设有温度探测器,能检测筒体内的温度,便于操作,筒体与顶盖采用螺纹连接,便于筒体与顶盖连接且能防止泄漏,在筒体与顶盖之间设有滤网装置及密封圈,滤网卡装在滤网架上,便于更换滤网且提高分离器的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检测筒体内温度、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在筒体4上设有进液管5和温度探测器6,顶盖1设有出液管2,筒体4与顶盖1采用螺纹连接,在筒体4与顶盖1之间设有滤网装置3及密封圈7,滤网装置3的滤网架8底部设有过滤孔9,卡环11将滤网10卡装在滤网架8上。
参见图1,无菌状态下,将生物器官或组织灌注消化酶后,分割成中等大小块状,然后置于内有无菌不锈钢珠的无菌筒体4内,筒体4加装无菌金属滤网装置3和垫圈7,旋紧顶盖1,将消化酶通过进液管5泵入筒体4内,使之循环并升温至适宜温度(摄氏37度),温度由安装于筒体上的温度探测器6读取,达到规定温度后保持,并将消化器均匀摇动,利用钢珠机械作用加速细胞释放,一段时间后收集从出液管2分离过滤后产生的细胞及细胞团。所有过程均为无菌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包括筒体(4)、滤网(10)及顶盖(1),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筒体(4)上设有温度探测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筒体(4)与所述的顶盖(1)采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筒体(4)与所述的顶盖(1)之间设有滤网装置(3)及密封圈(7),所述的滤网装置(3)的滤网架(8)底部设有过滤孔(9),卡环(11)将所述的滤网(10)卡装在所述的滤网架(8)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在筒体(4)上设有温度探测器(6),筒体(4)与顶盖(1)采用螺纹连接,在筒体(4)与顶盖(1)之间设有滤网装置(3)及密封圈(7),滤网装置(3)的滤网架(8)底部设有过滤孔(9),卡环(11)将滤网(10)卡装在滤网架(8)上。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检测筒体内温度、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生物器官组织消化分离器。
文档编号C12M1/00GK2818486SQ2005201320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9日
发明者王维, 叶斌, 刘晟 申请人:王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