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蛹虫草酒制作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261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原生态蛹虫草酒制作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蛹虫草是以从青藏高原采集到的野生天然虫草菌为种源,采用现代领先的 生物育种技术,开发获得的优质虫草品种,严格按照国际绿色食品要求,在无 任何污染、全封闭式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一种纯天然蛹虫草,经中国中医研究 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药品质量研究所、四川大学保健食品工 程学院检验,其品质优于野生各类虫草和同类虫草品种。技术己经很成熟,因培 养基主要成分有蚕蛹而得名。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生态蛹虫草保健饮品酒的制作新型生产工艺。能充分发 挥和利用蛹虫草的各种药用保健功效,有效杜绝同种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世面上的保健饮品酒的制作生产工艺,大多采用保健食品与酒浸泡或 将采收后的保健药品粉碎用化学方法提取有效成分调制、发酵而成,我们(四川 省成都草仙生物)工程园以前生产的蛹虫草酒也是采用传统方法用蛹虫草与酒 浸泡而成,然后将酒与蛹虫草分离,用包装将酒分装在世面上销售,这种制作方 法无法釆集到成熟期释放出的大部分孢子粉成分,而虫草孢子粉又正好是虫草 最具药用、珍贵的精华部分,使其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蛹虫草的药用保健功效。 另外不法商贩易假冒生产伪劣产品,消费者又不容易辨别真假。为了克服这些缺 点我们发明了本新型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保健饮品酒的包装瓶底直接种植蛹虫草,将酒瓶作为蛹虫草培 养的小温室,生长成熟的全部虫草孢子粉弹射在瓶内,再将优质白酒直接加入瓶 内浸泡,无菌包装而制作成原生态蛹虫草酒。
四、 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保健饮品酒的包装瓶底, 装上蛹虫草培养的营养基,再把虫草菌种植入营养基上培养,获得优质虫草。 待蛹虫草生长成熟后倒入优质白酒浸泡,无菌包装而制作成原生态蛹虫草酒。 营养基经菌种作用后已成为虫草类似物质对人无副作用,具有蛹虫草同样之功 效。既保持了原生态蛹虫草之特色,将成熟期释放出的全部孢子粉成分吸收在 酒中,又有效地杜绝了同种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
五、 有益效果
将所有的il虫草孢子粉收获并溶入酒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蛹虫草的药用保 健功效,消费者在购买该项产品时连同成熟的蛹虫草一起买回,既保其原生态 蛹虫草之特色,又有效地杜绝同种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


图1是本发明制作工艺的简明流程图。
七、实施方式及实例(参照附图)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第二步,将培养基直接投放于原生态蛹虫草酒包装瓶内,把培养基处理成 熟料后放入菌种。
第三步,将放入菌种后的培养基熟料用保温塑料薄膜封闭,置温室内发酵。 第四步,将放入菌种后的培养基熟料封闭发酵大约60天,待蛹虫草生长成 熟后,直接倒入优质白酒浸泡,经检验合格无菌包装为成品。
八 使用方法,
将制作好的蛹虫草酒,经检验合格无菌包装为成品,销往消费者。消费者 直接开瓶饮用,蛹虫草也可食用。
权利要求
1、本发明“原生态蛹虫草酒制作新工艺”,其特征是在保健饮品酒的包装瓶底直接种植蛹虫草,将酒瓶作为蛹虫草培养的小温室,生长成熟的全部虫草孢子粉弹射在瓶内,再将优质白酒直接加入瓶内成熟的蛹虫草中浸泡,无菌包装而制作成原生态蛹虫草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酒瓶作为蛹虫草培养的小温室其特征是 蛹虫草直接在瓶内生长成熟,优质白酒直接加入瓶内浸泡后全部虫草孢子 粉被酒吸收,充分发挥和利用了蛹虫草的药用保健功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优质白酒直接加入瓶内成熟的蛹虫草中浸 泡其特征是让蛹虫草始终不脱离培养的小温室直接加酒浸泡,减少生产 环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优质白酒直接加入瓶内成熟的蛹虫草中浸 泡其特征是让蛹虫草始终不脱离培养的小温室直接加酒浸泡,全部虫草 孢子粉被酒吸收,它是一种全部收集虫草孢子粉的新方法。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本发明"原生态蛹虫草酒制作新工艺",其特 征是将优质白酒直接加入瓶内成熟的蛹虫草中浸泡,无菌包装而制作成 原生态蛹虫草酒,'此工艺也可制作原生态蛹虫草饮料类、药类制品。
全文摘要
保健酒的制作生产工艺,大多采用保健食品与酒浸泡或将采收后的保健药品粉碎用化学方法提取有效成分调制、发酵而成,蛹虫草酒制作方法类似。这种方法无法采集到成熟期释放出的大部分孢子粉,而它又恰好是虫草最具药用、珍贵的精华部分。另外不法商贩易假冒,消费者不容易辨别。本发明克服这些缺点。本发明是在包装瓶底,装上蛹虫草营养基,再把虫草菌种植入营养基上培养,获得优质虫草。待蛹虫草生长成熟后倒入优质白酒浸泡,无菌包装而成。营养基经菌种作用后已成为虫草类似物质对人无副作用,具有蛹虫草同样之功效。既保持了原生态蛹虫草之特色,将成熟期释放出的全部孢子粉成分吸收在酒中,又有效地杜绝了同种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
文档编号C12G3/04GK101168711SQ200710050309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婧 李, 陈南中 申请人:李 婧;陈南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