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检疫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92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式检疫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卫生领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使用的检测培养箱,尤其 涉及车载式检疫培养箱。
技术背景
一股瞎况下,疾病预防控审脷卫生监督部门对餐饮及环境卫生等行业进行的卫 生监督采样需要四个小时以上,特别是基层的疾病预防和卫生监督部门所进行的卫 生监测采样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将样品送到检验室进行i咅养,这样既浪费时间, 又容易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车载式检疫培养 箱,将检疫培养箱搭载在现有的卫生监督用工作车辆上,在采样的现场即可开展检 验检疫的培养工作,即便有的仍需要送回到检验室进行培养,也可以确保有稳定可 靠的培养环境和条件,避免发生误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式检疫培养箱,涉及有箱盖、箱内分隔、箱体、电源插 座和箱内温度计组成,所说的箱体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式检疫培养箱的主体件, 整体呈长方体的形式,箱体的上面设置有可以箱体上面盖住的箱盖,在箱体和箱盖 的内侧,都设置有保温复合层。箱体内设置有箱内分隔,在各个箱内分隔内都设置 有各自独立的电热式加热装置,以便对所需要的分隔进行加热升温。箱体正面设置 有箱内温度计, 一般是箱内有几个分隔,在箱体正面就应设置有几个对应的箱内温 度计。箱内分隔应逐个编号,对应的箱内温度计也应对应编号。在箱内温度计的下 面应设置控制该箱内分隔用的电源开关。在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座,可以用 电源连线接通车载电源,为本实用新型供电。采样在进行培养前,应将拟使用的箱
内分隔的温度调至37°C,待温度达到37"时即可将编号样品放入培养箱的箱内分 隔中,记录放入培养箱的时间,待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取出,察看培养结果,并写出 培养报告。也可以待工作人员返回单位后,将样品取出放入检验室的培养箱,连续
计算培养时间。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式检疫±咅养箱,现场采样后即可开始进行培养,縮短 了检验的时间,为及时提供监测信息提供了设备性基础。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 操作使用方便,尤其适合在基层的卫生监督或者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中推广使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式检疫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1^Ti盖2^|内分
隔3-箱体4一电源插座5-箱内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式检疫培养箱,
涉及有箱盖l、箱内分隔2、箱体3、电源插座4和箱内温度计5组成,所说的箱体 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式检疫培养箱的主体件,整体呈长方体的形式,箱体3的 上面设置有可以箱体上面盖住的箱盖l,在箱体3和箱盖1的内侧,都设置有保温 复合层。箱体3内设置有箱内分隔2,在各个箱内分隔2内都设置有各自独立的电 热式加热装置,以便对所需要的分隔进行加热升温。箱体3正面设置有箱内温度计 5, 一般是箱内有几个分隔,在箱体3正面就应设置有几个对应的箱内温度计5。箱 内分隔2应逐个编号,对应的箱内温度计5也应对应编号。在箱内温度计5的下面 应设置控制该箱内分隔2用的电源开关。在箱体3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座4,可 以用电源连线接通车载电源,为本实用新型供电。采样的样品在进行培养前,应将 拟使用的箱内分隔2的温度调至37°C,待温度达到37。C时即可将编号样品放入培 养箱的箱内分隔2中,记录放入培养箱的时间,待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取出,察看培 养结果,并写出培养报告。也可以待工作人员返回单位后,将样品取出放入检验室 的培养箱,连续计算培养时间。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式检疫培养箱,现场采样 后即可开始进行培养,縮短了检验的时间,为及时提供监观幅息提供了设备性基础。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适合在基层的卫生监督或者疾病预 防控制部门中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车载式检疫培养箱,其特征在于箱体(3)的上面设置有可以箱体上面盖住的箱盖(1),在箱体(3)和箱盖(1)的内侧,都设置有保温复合层,箱体(3)内设置有箱内分隔(2),在各个箱内分隔(2)内都设置有各自独立的电热式加热装置,箱体(3)正面设置有箱内温度计(5),在箱体(3)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座(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检疫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箱内温度计(5) 的下面应设置控制该箱内分隔(2)用的电源开关。
专利摘要车载式检疫培养箱,涉及有箱盖、箱内分隔、箱体、电源插座和箱内温度计组成,箱体是主体件,整体呈长方体的形式,箱体的上面设置有可以箱体上面盖住的箱盖,在箱体和箱盖的内侧,都设置有保温复合层。箱体内设置有箱内分隔,在各个箱内分隔内都设置有电热式加热装置,箱体正面设置有箱内温度计,一般是箱内有几个分隔,在箱体正面就应设置有几个对应的箱内温度计。在箱内温度计的下面应设置控制该箱内分隔用的电源开关。在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插座。使用本实用新型,现场采样后即可开始进行培养,缩短了检验的时间,为及时提供监测信息提供了设备性基础。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尤其适合在基层的卫生监督或者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中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C12M1/00GK201209138SQ20082002084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6日
发明者崔向平 申请人:崔向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