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17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鳗鱼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鳗鱼片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有水产品加工企业8287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306万吨,加工产 量为912万吨。1998-2002年5年全国水产加工企业数量增加了 37%,水产品加 工能力增长了 34.2%,水产品加工产量增长了 29.57%,水产品工业产值增长了 65.25%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水产加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6.66% 提高到24.47%。水产品加工的附加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我国水产加工率运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一些渔业发达国家加工率已达50% 70%。
中国2002年出口加工水产品208.5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 36.8%。除了来 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外,产地加工出口的加工品包括烤鳗、罗非鱼片、斑点叉尾、 对虾、鱿鱼胴体、章鱼、克氏虾、鲮鱼罐头、蟹肉等产品。
产品出口市场较为单一。出口国家主要是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罗非 鱼、斑点叉尾80% 90%供给美国;从2000至2005年美国罗非鱼进口量的增长 率一直保持在20%, 2003年罗非鱼刚刚进入美国水产品消费前十名排行榜,现 在已经登上了第六位,增量十分惊人。烤鳗90%供给日本。
中国烤鳗业经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鳗鱼加工出口国,但烤鳗市 场比较单一,主要销往日本,日本消费者长期使用鳗鱼,对鳗鱼的质量要求高, 更是加剧了企业的竞争,对鳗鱼烧烤外观和品质都有更高的要求,所如何提高 烧烤品质,增加产品的制成率成为行业的难题。
国内对发展水产加工的重视不够,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进传 统水产加工产品方面应用不足。 一是技术装备水平低;许多加工企业仍然延续 传统的作坊式手工生产技术,技术装备大部分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设备陈旧老化,可靠性差,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二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 多数企业生产能耗和物耗偏高,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档次低,加工成本
3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水产食品消费提出了 更多、更高要求。对水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的特点。因为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水产品除要求食用简便、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外,人们 对健康关注程度加大,对膳食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日常生活中,水产食品的摄 入量逐渐增多,鱼片因其营养丰富和使用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鱼片的 需求量逐年增加。为此也进行了鳗鱼片生产线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
公开号为CN1282533A,
公开日为2001年2月7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 开了一种烤鳗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输送带、传输动力装置、排鳗段、蒸煮 段、烧烤段、酱料浸段。
上述烤鳗预处理装置和现有的各种鳗鱼片生产线大体上都是等高的长条形 的,有些整条烤线长达100多米,蒸柜段正处于中间,蒸柜为平置,由于鳗鱼 片是从背开形成两片鱼肉,鱼腹部中间形成一凹槽,经过蒸柜时,中部(腹部) 肉薄,经过蒸煮工艺后,呈现出凹陷坑状,凹陷部将积满蒸汽水,这样会造成 使鳗鱼片整体蒸煮不均匀;进入烘烤阶段,积水腹部颜色与两边肉片不一致; 由于积水将影响鳗鱼片整体质量和口感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鳗鱼片生产线,以解决现在的鳗鱼片生产 线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一种鳗鱼片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本体,生产线本体上依次设置有排鱼段、 蒸煮段、烧烤段、浸酱料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本体的中间部分设置有 提升部,生产线本体两侧呈坡状沿生产线流动方向形成上坡段和下坡段。
所述提升部设置在蒸煮段至烧烤段的中间部分。
所述生产线本体安装在框架上;所述框架设置为四棱台或三棱柱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鳗鱼片生产线,将烤鳗线蒸煮段设计成有上、下坡段,主要 还在于如下优点
1、鳗鱼片是从背开形成两片鱼肉,鱼腹部肉薄,鱼腹部中间形成一凹槽,经过蒸柜时,由于蒸柜设计成上坡段和下坡段,在蒸煮行进过程中使鳗鱼片在 蒸柜内形成一定的坡度,腹部凹陷部不致积水,这样就能使整条鳗鱼片得到均
匀蒸煮,使鳗鱼片整体蒸煮均匀;积水腹部颜色与两边肉片一致;不影响鳗鱼 片整体质量和口感。既能熟透,又能起到很好的灭菌效果。
2、热蒸汽都是往上升腾,从两边斜坡段(蒸柜)往中间高度聚升,使中间 部分蒸柜蒸汽温度更高,这与平置生产线的蒸柜相比,本实用新型蒸柜的效果 会更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i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i ,
如图i所示, 一种鳗鱼片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本体i,中间部分的生产线本 体ii通过提升部将生产线本体i高度提升,两侧的生产线呈坡状,沿生产线流
动方向形成上坡段12和下坡段13。
生产线本体安装在框架2上,所述框架2设置为四棱台的形状,所述框架2 正视为梯形,俯视为方形;所述框架2包括上边21,上斜边22,下斜边23, 底边24和横杆(图中未示出);上边21的一端与上斜边22的上端连接,上边 21的另一端与下斜边23的上端连接;底边23的一端与上斜边22的下端连接, 底边23的另一端与下斜边23的下端连接;各个连接点可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
所述上边21与底边22之间设置主竖立杆25;所述上斜边22和底边24之 间以及下斜边23和底边24之间设置次竖立杆27;所述次竖立杆27的上端连接 拱形的围栏26;所述上边21之间设置起支撑作用的横杆,所述上边21之间、
5底边24之间设置横杆。
所述上边21,上斜边22,下斜边23和底边24的数量至少为2根。所述主 竖立杆25和次竖立杆27的数量至少为2根。所述横杆的数量至少为4根。
本实用新型将生产线本体1中间部分11,即从蒸煮到烘烤流水线的中间部 分高度提升,生产线本体1的两侧部分设计成上坡段12和下坡段13,在蒸煮行 进过程中使鳗鱼片在蒸柜内形成一定的坡度,腹部凹陷部不致积水。
鳗鱼片传送带经上坡段12行进,并将待加工的鳗鱼片,头或尾顺着传送方 向排放。这样蒸煮过的鳗鱼片传送经过上坡段12时,鳗鱼片中部积水,也随着 行进时的倾斜流失,经过生产线本体1中间部分11,热蒸汽都是往上升腾,从 两侧坡段往中间高度聚升,使中间部分蒸柜蒸汽温度更高,在经过下坡段13时, 鳗鱼片中部积水,也会随着行进时的倾斜流失,从而达到沥干的目的。这样就 能使整条的鳗鱼片得到均匀蒸煮,既能熟透,又能起到很好的灭菌效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 一种鳗鱼片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本体l,生产线本体的中间部 分ll通过提升部将生产线本体l高度提升,两侧的生产线呈坡状,沿生产线流 动方向形成上坡段12和下坡段13。
生产线本体安装在框架2上,所述框架2设置为三棱柱的形状,所述框架2 正视为三角形,侧视为方形;所述框架2包括上斜边22,下斜边23,底边24 和横杆(图中未示出);上边21在此实施例中特化为一点,即上斜边22与下斜 边23的连接点;底边23的一端与上斜边22的下端连接,底边23的另一端与 下斜边23的下端连接;各个连接点可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设置。
所述上边21与底边22之间设置主竖立杆25;所述上斜边22和底边24之 间以及下斜边23和底边24之间设置次竖立杆27;所述次竖立杆27的上端连接 拱形的围栏26;所述上边21之间设置起支撑作用的横杆,所述上边21之间、 底边24之间设置横杆。
所述上边21,上斜边22,下斜边23和底边24的数量至少为2根。所述次 竖立杆27的数量至少为2根。所述横杆的数量至少为3根。
本实用新型将生产线本体1中间部分11,即从蒸煮到烘烤流水线的中间部分高度提升,生产线本体1的两侧部分设计成上坡段12和下坡段13,在蒸煮行 进过程中使鳗鱼片在蒸柜内形成一定的坡度,腹部凹陷部不致积水。
鳗鱼片传送带经上坡段12行进,并将待加工的鳗鱼片,头或尾顺着传送方 向排放。这样蒸煮过的鳗鱼片传送经过上坡段12时,鳗鱼片中部积水,也随着 行进时的倾斜流失,经过下坡段13时,鳗鱼片中部积水,也会随着行进时的倾 斜流失,从而达到沥干的目的。这样就能使整条的鳗鱼片得到均匀蒸煮,既能 熟透,又能起到很好的灭菌效果。
本实施例适用于鳗鱼片的生产,也适用于其他水产鱼片的生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 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 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 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鳗鱼片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本体,生产线本体上依次设置有排鱼段、蒸煮段、烧烤段、浸酱料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本体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提升部,生产线本体两侧呈坡状沿生产线流动方向形成上坡段和下坡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部设置在蒸煮段至烧烤段的中间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鱼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本体安装在框架上,所述框架设置为四棱台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鳗鱼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置为三棱柱的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鳗鱼片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本体,生产线本体上依次设置有排鱼段、蒸煮段、烧烤段、浸酱料段,所述生产线本体的中间部分设置有提升部,生产线本体两侧呈坡状沿生产线流动方向形成上坡段和下坡段;在蒸煮行进过程中使鳗鱼片在蒸柜内形成一定的坡度,腹部凹陷部不致积水和蒸汽,这样就能使整条鳗鱼片得到均匀蒸煮,使鳗鱼片整体蒸煮均匀;积水腹部颜色与两边肉片一致;不影响鳗鱼片整体质量和口感。既能熟透,又能起到很好的灭菌效果。
文档编号A23L1/326GK201267170SQ2008201534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玮 周, 孔卫东, 帆 江, 陆领倩, 波 陈 申请人:上海汉德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